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以及現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廣,一些全新的教育思想越來越受到各級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和重視,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來說,思維導圖教學法成為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其中,依托于語文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對此,文章依托于思維導圖基本概念,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教育改革;應用方法
引言:
基于國家語文學科改革方向,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而對于以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學生學習效率低下、閱讀能力較差等問題,如何依托于思維導圖等全新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形象、更加生動的語文課堂,成為了當前小學語文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對此,依托于實際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和具體語文教學案例對思維導圖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符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趨勢,值得我們給予足夠重視。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1.學生學習興趣較低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往往正處于精神不易集中、思想較為活躍的階段,因此,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旦課堂教學內容不足以吸引學生,學生便很可能對學習內容喪失興趣,進而出現走神等課堂教學問題。同時,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情況來看,受應試教育制度影響,很多教師依舊使用落后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而這種一味重視知識傳輸的教學形式不僅嚴重打壓了學生的學習個性,同時也不利于形成有趣、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
2.學生學習效率較低
對于現階段語文學科改革工作來說,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即要求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教材信息。但是,基于實際教學情況我們發現,很多教師一味重視熟能生巧的反復抄寫方法,而這雖然能夠使大多數學生獲取牢固的短時記憶,但由于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所學知識,使得其本身記憶效率十分低下,不僅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同時也給學生增加了較大的學習壓力,并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及價值
所謂思維導圖,其多指的是一種以人類發散思維為核心、以圖文共存為表現的知識網絡構成方法,其中,科學研究指出,包括樹狀圖、餅狀圖、蜘蛛圖在內的思維導圖不僅能夠使課堂知識網絡以非常直觀的狀態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也能依托于不同知識間的聯系交互實現對于學生知識網絡的有效構建,有助于改善學生學習效率,并能夠就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行全面培養。
三、思維導圖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基于多樣表現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思維導圖來說,多樣表現形式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在思維導圖中,教師不僅可以融入與課堂教材內容息息相關的文字、圖片和數字,同時也能依托于計算機多媒體穿插一定的視頻和音頻,這就意味著本身對顏色比較喜愛的小學學生很容易在思維導圖應用后對課堂學習產生濃厚興趣,進而起到增加學生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熱情的最終目的。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由于該課涉及祖國美麗的河山景色,因此教師可依托于思維導圖在課堂中穿插融合一定的視頻、圖片,引導學生在觀賞西沙群島美麗景色的過程中加深對于文章描繪西沙群島詞句的理解,最終使學生對寫景類文章產生濃厚興趣,并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基于嚴謹導圖結構,提高學生閱讀技巧
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通篇閱讀找不到文章主線是其閱讀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此,教師可依托于思維導圖嚴謹的導圖結構,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引導下仔細梳理文章結構,明確文章故事主線,最終幫助學生有效分清文章主次,并切實提高自身的閱讀技巧。例如,在教學《秋天的懷念》一課時,由于文章為敘事類文章,因此教師可基于思維導圖為學生梳理文章的人物和事件,進而使學生分清文章的三個事件,在循序漸進中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章“母親”角色所體現的偉大母愛,最終有效提高學生的文章感悟,并切實增加學生的語文情感,使其獲取較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
3.基于重點知識概括,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來說,其不僅飽含記敘文、說明文等諸多文章類型,同時還涵蓋大量的生詞短語,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分清主次,強調重點,往往是每一個語文教師所必須完成的任務。對此,教師可依托于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于直觀的思維導圖中直接找尋學習重點,進而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獲取最有效的語文知識。例如,在教學《寄揚州韓綽判官》一課時,教師可以詩詞的語句為主干,以重點詞匯的解釋為發散,依托于完整的思維導圖結構實現對全文知識要點的詳細展示,進而幫助學生有序高效的進行課堂學習,最終使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思維,并切實提高其課堂學習效果。
4.基于發散思維結構,提高學生寫作素養
在語文教學工作中,寫作教學往往與閱讀教學有著緊密聯系的密切關系,而之所以以往教學中很多小學學生十分畏懼寫作,多與其閱讀能力有限無法正確審題有關。對此,教師可依托于發散性思維導圖不斷拓寬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能夠于簡單的寫作要求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最終獲取廣泛的寫作素材,增加自身語文寫作的切實水平。例如,在教學“春天的顏色”相關寫作時,教師可基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以不同顏色為基礎,以不同景色為擴充,逐步構建集植物、動物、人為一體的思維情境,進行幫助學生獲取較好的寫作角度,并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
結束語:
綜上,本文基于思維導圖應用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詳細闡述了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方法,其中,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只有進一步強化認識,不斷借助思維導圖教學方法拓寬教學手段,并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技巧、學習習慣等多個方面著手進行培養,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蕓.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J].名師在線,2019 (25):31-32.
[2]周晶.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 (08):11-13.
[3]高永梅,劉曉麗.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9,35 (08):49-52.
[4]黃莉娟.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8 (29):42-43.
作者簡介:劉春曉,漢族,男,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法學專業,專科,單位: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米橋鎮紅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