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興君
摘要:小班化教育教學是當今農村小學教育的熱點問題,是鄉村教師普遍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小班化 ?教育教學 ?實施策略
小班化教育教學是當今農村小學教育的熱點問題,是鄉村教師普遍關注的焦點。通過小班化教育理念的引領,以研究課堂教學中互助共進教學策略為切入點,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互助共進,努力達到教學的四個目標,即“發揚學生個性化”、“小組合作民主化”、“課堂教學的開放化”和“教學評價的多元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以學生發展為本,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編排合理而有序的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小班化教育教學,我根據教學目標與新課程實施的要求,靈活運用各種不同的課桌編排形式,使課桌的擺放與教學活動的性質及參加人員的需要協調一致,使教學活動在相應的課桌擺放形式下獲得最大的效益。實踐中,我感到本班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個性特征的差異較大,針對這一問題,根據學生差異、興趣愛好和需求,我有的放矢地采取了“同質或異質分組合作學習”的策略,同質,有利教師重點輔導,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異質,有利于同學相互幫助,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養。我班16個孩子,我將孩子四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分組時考慮孩子們各方面能力差異,每組均衡配置,設組長一人,其他孩子分工各不相同。例如:組長、檢查員、記錄員、匯報員等。組長經常輪換,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領導者,以充分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培養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二、活用教學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我以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為主題,以學生的愛好、個性為出發點,布置教室環境,在語文課上我通過學生創設的情境進行習作的練習、自編自演童話等活動培養了學生欣賞美、感受美、享受美;同時結合語文學科和校園活動相結合的特點,組織我班學生開展《我是故事小大王》講故事比賽活動,再將班上優勝者選出參加校內的比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科教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同時,我在班上還舉行詩歌朗誦會,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通過互動也展示了學生背誦古詩的能力。我還利用孩子們自己設計的“閱讀小能手”,開展“每日讀,我最行”的活動,每天請一個小組根據單元主題的內容自選一個短文帶到班上來供大家閱讀,其他小組的成員可以互相交流、合作,看哪一組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完成閱讀,然后就請這小組同學推選一名發言人當“小老師”進行講解,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十分濃厚,個個躍躍欲試。這樣不僅培養了孩子的合作競爭意識,還讓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在公共安全教育課上,同學們還設計了“交通安全標志”的牌子,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增強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此外,班級還設置了“小小展示臺”,同學們將自己滿意的作業、小制作、圖畫進行展示,每周一輪換,增強了孩子們學習的自信心。英語課上,老師讓學生們在已初步掌握單詞的基礎上,發揮小組合作互助共進的優勢,讓已掌握的同學教一教還未掌握的同學,共同進步,提升小組實力以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比賽。有時,讓小組合作表演課文對話,并設最佳表演獎、最佳口語獎,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小組合作,互助共進
怎樣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為了解決難題,我們選學摘抄有關小班化小組合作理論的文章進行學習,寫讀后隨感,并按計劃認真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教師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充實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每位教師都撰寫了實施小班“互助共進”教學策略隨感,將所思、所想、聽課得失隨時真實的記錄下來,學校收集整理成冊,通過不斷的學習,反思,老師達成共識:要想小組合作收到實效,必須培養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學會把個人自學時準備好的內容在組內進行匯報;學會聽別人的發言,除了會一邊聽一邊思考外,還要學會吸收別人發言中自己需要的東西,必要時做些簡單的記錄;學會為別人的發言作補充或糾正別人發言中的錯誤,學會對別人的發言做必要的評議;學會向其他組或全班做合作學習后的匯報。師生的相互接觸、交流體現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全過程,各小組交流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打破小組界限,允許提倡學生去接觸另外的同學,進一步進行交流。
四、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新課程標準注重評價的激勵性,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評價具有診斷、鑒別、調節、激勵的作用。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往的總結式評價方式,重視對興趣、情感、態度、習慣、實際等的評價,隨時給學生以激勵。當孩子們認真預習課文,完成了生字的認識與詞語的大致了解時,他們會送自己一個笑臉;當孩子能做到端正書寫、字跡工整時,他們會為自己豎起大拇指;當孩子能大聲并流利地朗讀課文時,他們會獎勵自己一顆五角星;當孩子能自己整理好自己的課桌與書包時,他們會獲得老師獎勵的水果形象。以此,讓學生從中感受自我評價的愉悅情懷。小組評價: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后,學生間的互評,使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享受小組成就的快樂,這對每個學生的進步,都起著老師和家長替代不了的作用。分層評價:對于學習困難生,我運用表揚性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指明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們努力向上;優等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己。
農村小學小班化教學是歷史發展和新世紀教育的必然結果。對于小班化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我們會扎扎實實地潛心研究,不斷汲取優秀的經驗為我所用,努力摸索出一條適合我校校情的小班化教育之路。
參考文獻:
1:高永芳 《讓學生成為小組合作的主人》2002.09
2:鄭立達 《上海教育科研》 2002 (8)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