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芬
【摘要】當前我國范圍內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帶動了人們的理財觀念改變,人們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會選擇不同類型的金融理財產品以實現自身資金增殖的目的,而在具體的產品購買以及資金投資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風險,因此如何識別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類型與風險內容并采取有效的規避措施,是投資者在金融理財產品選擇過程中必須慎重思考的一項內容。
【關鍵詞】金融理財產品;風險分析;規避策略
投資者在購買金融理財產品的過程中必須明確一個觀念:那就是金融產品在幫助投資者實現資產增殖、效益提升的過程中也必然面臨著與產品投資相關的種種金融風險。因此金融投資者在金融理財產品的購買過程中必須要對金融理財產品的各項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規避和控制,才能最大化的降低金融理財產品的各項風險,并確保與提升由金融理財產品所帶來的各項金融收益。因此,如何降低金融理財產品風險并提升其收益,是其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確保金融行業能夠健康、安全、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本文主要分析金融理財產品的具體概念,以幫助投資者提升對金融理財產品的認知,同時對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及規避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幫助投資者有效規避相應的風險。
一、金融理財產品的具體概念
金融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體進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所開發設計的,具有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功能的各項金融產品組合。金融理財產品可看作是投資者聯合商業銀行進行金融投資的一種方式,在此過程中銀行需要依照客戶的具體授權對其投資金額進行有效管理,同時依照具體的合同約定與客戶共享金融理財產品所帶來的收益與風險。目前我國范圍內金融理財產品包括保證收益類的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類的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類的理財產品三種類型。由于我國金融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腳步較晚,導致目前我國金融理財產品雖然類型眾多,但總體的市場規模仍然有待擴大。另外市場的供需均衡性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規范與提升。因此,金融理財產品市場中的產品提供者在理財產品的設計、開發、管理、銷售等一系列服務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同時投資者本身的理財觀念、專業水平、理解程度以及概念認知、風險預防等意識也需要不斷優化。
二、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原因
(一)由于價格而引發的金融理財產品市場風險
當前我國的金融理財產品收益模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整體產品類型仍然隸屬于保證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三種類型,導致整個金融理財產品類型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暴露出同質化的發展趨勢。也正因這樣,雖然金融理財產品的管理方式與收益模式各不相同,但相關金融機構為了追逐產品銷量以及市場收益,在金融理財產品市場中大量使用價格競爭的方法獲取最大的產品銷售數量,例如當前金融理財產品市場中部分理財產品的銷售數量不斷提升,而當前市場上缺乏合適的投資組合,使得投資者最終確定的投資產品均會隨大流進入到當前類型的金融理財產品群體中,致使整個市場的資金投入方向受到限制。進而使整個市場的收益風險不斷增高。
(二)由于操作而引發的金融理財產品收益風險
當前我國金融理財產品的研發、設計、銷售、管理等諸多操作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服務流程,上述環節在互相關聯的同時也存在多項問題。例如金融機構為了追逐產品銷量而對營銷人員頒布相應的銷售任務,在銷售壓力下難免會引發各種銷售操作,如夸大金融理財產品的收益、或只談收益不談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等。另外,部分銷售人員缺乏相應的金融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容易誤導客戶盲目購買金融理財產品。對金融理財產品操作的規范性、合法性、秩序性等均造成嚴重傷害,同時也對投資者造成不利影響,致使相應的金融理財產品最終產生種種風險。
(三)由于政策而引發的金融理財產品監管風險
政府政策的發布必然會造成金融市場的變化乃至動蕩,也由此會對金融理財產品的收益產生相應的影響。結合當前全球經濟的發展局勢來看,在全球范圍內經濟發展速度仍然十分突出的情況下,美國次貸風波所造成的損害仍然存在。且當前我國政府部門與美國政府部門在具體的經濟溝通、對外貿易上也存在一定的沖突現象,因此我國政府部門很可能因與美國的沖突,在戰略應對上重新頒布相應的金融管理政策,這都對金融投資市場的行情發展產生相應的影響。此外,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對金融理財產品以及理財投資企業的監管力度逐漸提升,政策影響引發的外匯理財產品組合的最終收益很有可能發生變化,因此政策性風險也是投資者在購買金融理財產品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內容。
(四)由于管理而引發的金融理財產品技術風險
我國目前在金融理財產品的管理與監控工作開展過程中,信息化水平雖然不斷提升,但具體的深入程度、普及程度仍然有待提升。少部分已經完全實現金融理財產品信息化監管的企業,在具體的產品監管過程中也仍然面臨多項問題。如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較低而不適應金融理財產品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企業產品類型眾多導致不同類型產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與管理標準不一致等,均對金融理財產品的監管服務效果造成不利影響,也由此對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預防效果及最終理財收益造成不利影響。
三、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規避策略
(一)金融企業機構的風險規避策略
首先,金融企業在金融理財產品服務過程中必須建立具備專業水平的理財服務團隊,并確保金融理財產品研發、組合、購買、監管等一系列服務過程中的工作人員專業程度,確認其全部考核合格并擁有相關資質證明后才能上崗。金融企業應加強對全體金融理財產品服務人員的能力培訓,提升其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提升其服務水平以及服務能力的專業度,提升其職業意識與責任意識的綜合能力,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其次,金融企業應當結合金融理財產品的實際類型與組合建立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將金融理財產品風險納入企業整體金融風險管理體系中。通過專業的風險監管、風險識別、風險控制等一系列流程提升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管理質量,并全方位、多層次地提升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控制效果。另外金融企業還應當進一步提升金融理財產品收益的合理性、科學性與實效性,結合金融理財產品的成本、銷售、風險、收益、市場變化等多項內容,采取風險轉移、風險控制、風險調整等多項措施降低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