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度開展,我國教育更加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閱讀是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平臺,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是目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目標。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閱讀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閱讀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語文積累,提升他們的言語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充分把握閱讀教學中可利用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要素,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積累和運用語文知識和技能,豐富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閱讀教學設計注重滲透核心素養
語文閱讀教學設計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滲透。新課程理念下,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閱讀教學設計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主體的觀照,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主閱讀,給予他們理解文本的充分時間,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教學目標的設計要體現三維目標,注重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讓工具性學習材料能夠“言”“意”共生;教學方式要體現個性化,讓字詞句的教學與語文素養的提升有機融合;教學活動要民主化,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多與學生就文本“對話”;教學過程要注重對學生“多元解讀”能力的培養,通過問題教學和板塊式閱讀等方式,實現學生對文本結構和人文內涵的領悟。小學階段教學文本主要有敘事類、詩歌、解釋性文本和文學作品的摘錄等幾種類型,依據不同類型的文本,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技巧和側重點。對于敘事類,要求學生理解文章的敘述內容、表達的主題,對于那些主要突出人的精神的,可以引導他們理解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境界;詩歌要求學生欣賞詩中的意境;對于解釋性文本,要求學生對所解釋的事物有所了解;文學作品中的摘錄可以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二、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他們對文章的感知能力。
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離不開朗讀,學生通過朗讀能夠更好感知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傳統的閱讀教學留給學生自由朗讀的時間太少了,更多的是教師帶領學生閱讀,通過教師有意的引導,學生去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學生缺乏主動感知文章的機會,就難以真正理解文章。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留出自由朗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思考。例如,講授二年級上冊小學語文《我們成功了》這篇課文,講述了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傳來以后,人們得知喜訊聚集在一起歡慶北京成功的情景。教師在講解這篇文章之前,需要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寫作背景,能夠舉辦奧運會的國家,都是綜合國力較強的國家,中國一直有一個奧運夢,但是在申辦2000年的奧運會時輸給了悉尼,北京申奧成功,圓的是中國人民一個世紀奧運之夢。然后教師播放當年申奧成功之后的錄像,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當時人們的喜悅之情。然后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文章中不認識的生字詞,然后教師示范朗讀,學生糾正自己讀錯的字音。接著教師可以進行一個分組朗讀比賽,讓每個組的學生帶著情感朗讀課文,看看哪個組讀的更好。學生們情緒高昂,仿佛置身于申奧成功后的現場一般,激動的朗誦著,然后學生帶著這樣的情感閱讀文章,能夠充分感知到作者內心的喜悅之情,不但提高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還培養了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2.教會學生在閱讀中模仿,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運用文字完整準確地表達自身想法。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比表達更簡單、容易,閱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礎內容。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找到閱讀與口頭表達的聯系點,還要找到閱讀與書面表達的聯系點,如:一些值得學生鑒賞的句子、運用相關修辭手段的句子、富含深意的句子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積累語言素材,不斷加深感悟,從而真正實現自身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目的。比如在閱讀中遇到這樣的描寫:“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表達方式,并轉化成自己的語言,教師可以出示句式:大大小小的湖泊,有的好像_____,有的如同_____,有的仿佛_____。要求學生討論,進行想象說話練習。目的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其發散思維,加深情感體驗,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活學活用比喻句。
3.閱讀教學過程中設置疑問,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課文內容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形成思維方式的過程,教師通過設問置疑,開闊學生的思維,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思考更深層次的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例如,講授五年級下冊小學語文《將相和》這篇課文,文章講了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將和相為什么要和?有沒有出現過矛盾,又是怎么解決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認真研讀文章,分析藺相如和廉頗各自的優點,得出要以國家的利益為重、知錯就改的道理。通過教師設問置疑和學生的討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教師應當以語文核心素養為標準設計教學活動,豐富閱讀教學模式和方式,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盧碧云.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7).
[2]李作芳.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