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摘要:在我國目前的教育環境下,要求高初中生對國家的政治思想有所了解,并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探索能力。所以這就嚴格要求政治老師將政治進行生活化、趣味化,將有效的內容灌輸于學生,讓他們對政治產生興趣,并且能夠有自己的想法,將來為祖國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高中政治;趣味教學;哲學
前言:
政治在高中文科也占據主要地位,也是高考文科成績高低的關鍵之一。所以老師應該科學合理地將政治知識灌輸于學生,讓他們合理的消化政治知識,并讓讓他們意識到政治的重要性。其次學習政治不能一味的死記硬背,老師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的工具來加深學生對政治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做出一套合理有用的考點,使抽象的政治變為具體化。
一、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于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重要意義
(一)豐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教育理念
書本上的東西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學生如何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是老師最大的任務,現如今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多,老師也應該認真的做出一套適合學生的學習課件,利用現代化信息工具將政治課程內容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并且緊密聯系于生活,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有效的記住該課程的內容。同時還要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一般來講,學生都會對政治產生厭倦感,這是由于高二的哲學政治比較抽象古板,學生難以理解。比如在學到唯物主義和辯論主義的課程時,學生就對理解所學思維表示非常的吃力。所以,此時就要求教師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將該課程內容合理的轉化為學生易理解的模式,這樣就可以創造出合理的情境,學生也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加強課堂的互動,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二、一些高中的政治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
一般傳統教學模式就是古板的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然后再要求學生把相應的學習內容進行背誦。這樣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感,而且會更容易忘記,因為他們沒有理解課程的內容,光靠背誦是不行的。首先老師應該強化他們對該內容的理解,并將該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劃分出來,再出一些相應的題目訓練。這樣學生可以合理的將知識點進行消化,并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二)教學工具的使用問題
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老師上課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他們的上課設備也非常的齊全。因此老師可以科學合理的運用這些設備進行教學。但大多數老師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只是將課本的內容古板的輸入到多媒體課件中,并沒有參入其他的學習元素,這樣學生也只會古板的接受卻不能理解,同時是也只能按照多媒體設備的課件上進行授課,缺少了課堂互動。更有甚者,還有一些老師不會運用多媒體設備,其上課模式依舊以傳統模式一模一樣。這些都不能很好的加知識灌輸以學生。
三、生活化教學對高中政治教學趣味性的啟示
不可否認的是,要想學生學好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對政治產生興趣,可以說一旦學生對政治產生興趣,那么他們這個科目就成功了一半。而如何培養他們的政治興趣是老師最重要的目標,所以這就要求任課老師科學合理的研究出一套學習方案,結合一些生活實際來吸引學生,讓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魅力。
(一)新課導入環節生活化
我們建議老師在進行教課時,多結合一些生活實際。這樣學生也就不會古板的學習課程的內容了。例如在學到有關經濟方面的章節時--“生產與消費”,老師可以舉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案件,再比較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容易理解了。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出一套科學教學方針,是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最好方法。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如今現代比較多媒體化,老師可以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一些多媒體工具,進行創新與改變,自己做出一套適合學生的科學課件。他們所學的內容即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老師將生活與政治聯系在一起,可以將抽象的政治知識點具體化,同時學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了。當然還不能缺少課堂氣氛與互動,比如說在進行教學家庭理財最章節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扮演其中的角色,比如股票,國債,存款,保險等這一系列抽象物體,然后我想同學們利用自己的角色對老師進行推銷。這樣就能加上學生對該課程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吸引了他們的上課興趣,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
(三)教學過程生活化
一般來說學生都比較討厭古板的學習政治內容,因為他們只是在書本上學習這些內容,缺少了一些實際的想象力,從而就對該課程產生厭倦。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可以將生活中的一些抽象物體引入課程中,讓同學們在生活中學習到相關知識點。讓他們學習在一個自由、平等以及愉悅的環境中。此外,現在互聯網技術比較發達,在虛擬網絡中也就出現了一些網絡用語,最常出現的就有“蒜你狠”“豆你玩”等一些熱語,可以細心地發現這些網絡用詞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所以老師應該培養課堂氣氛,不再古板的進行教學,將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趣味化,在進行教學時引入一些生活用語或者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有在學習“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這一課程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觀點去理解和討論房價以及生活質量的問題,自己再引入一些有趣的話題,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學習。
結語:
在如今互聯網發達的時代,任課老師們應該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要古板的將知識灌輸于學生,更不要在學生們不理解的情況下死記硬背,這樣只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在痛苦的氛圍中學習。所以,老師應該將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在教學是加入一些生活元素,可以很好的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同時還會對相應的課程產生興趣,從而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1]于世艷.高中生《生活與哲學》課學習興趣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陳燕.高中思想政治哲學課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3]王冰.高中《生活與哲學》課趣味性教學運用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7.
[4]韋日鮮.高中思想政治“綜合探究”課的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5]陳學英.論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5.
[6]張麗莉.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實現途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