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效
摘要:在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小學教學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在新課標的不斷改革中,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需要教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在傳統文化熏陶中培養出的那種高尚的品性,并且在不斷的教育中養成健全的人格。本文就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作出簡要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內涵;實現路徑
一、海量閱讀經典書籍是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前提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古往今來,人們都將閱讀作為學習的一種有效途徑,并且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從“鑿壁偷光”到“唐詩三百首”,在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熏陶中,學生不知不覺中就會體會到閱讀的重要性,并且在閱讀中能體會到文字的美感,例如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體會到荷花那種淋漓盡致的美,從朱自清的“春”中,我們也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早春的魅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這種教學策略,將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而閱讀本身也能夠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讓他們在不斷的練習中,不斷的累計素材,為日后語文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教師還可以適當舉辦一些與閱讀有關的活動,例如“閱讀交流會”、“詩歌朗誦”等等活動,通過舉辦這些活動,也能夠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讓他們帶著興趣一同去交談自己在閱讀中的心得體會,并且讓他們有閱讀的欲望,從而進一步鍛煉了他們的閱讀能力,讓他們自發的去感受文字的力量。
二、掌握科學學習方法是提高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講究一定的策略,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以死記硬背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知識點,學生勢必會感覺疲憊,進而產生厭學的心態,在學習詞語的組合、子型的時候,僅僅依靠背誦并不能體會句子背后的含義,因此學生很難做到舉一反三,因此,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則應該改變自身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讓他們自己去體會句子的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以及作者的情感表達,進而加深他們對于語言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真正愛上語文,在閱讀過程中,真正讀懂文字的內涵。
例如小學二年級《媽媽睡了》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并不應該直接對于課文進行講解,而應該在講解初期采取一定的方法,起到“導學”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在教授這篇課文初期首先讓學生自身去感受“媽媽”的樣子,讓他們去回憶母親在他們心中是一個怎樣的地位,接著就可以讓學生去思考,媽媽睡著后是什么樣子,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個怎樣的形態,眼睛是怎樣的,睫毛是怎樣的,進而對于文章進行引入,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媽媽睡了,和文中的媽媽睡著后的樣子有什么不同,并且帶領學生去體會文中的表現手法,并且與自己的描繪相對比,這樣學生就會發現自己在語言表達上的不足,并且在學生進行回憶“媽媽”這一過程中實際也是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能加強學生的注意力,能讓學生更多的心思放在學習上,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不斷的與自身的經歷相融合,這樣也能夠加強他們對于本篇課文的理解,也能不斷明白本文情感細膩的表現手法,并且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不斷去引導學生朝著本篇內容的寫作手法相靠近,眾所周知,一切的學習都是首先從模仿開始的,而開展閱讀這門學科的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學生在進行文章的閱讀的過程中,在不斷揣摩作者想法的同時,還可以不斷去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使自己的文字描寫變得更加生動,在不斷的閱讀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掌握一些閱讀方面的技巧[2]。
三、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是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
小學生不能和成年人相比,正是由于他們是未成年人,因此缺乏自控力,需要教師、家長之間進行正確的引導,并且由于小孩子普遍有活潑好動的天性,因此在課堂中難免會做一些小動作,并且在長時間的閱讀中很難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度,因此往往半途而廢,這種狀況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尤為明顯,因為他們很難做到對于自己的行為習慣進行約束,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進行知識的傳播,更是要時刻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情況,一旦發現學生在課堂中有不規范的行為,應該及時進行約束、指正,幫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將使他們終生受益,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長期的任務,讓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從而加強他們的閱讀量,并且讓他們的讀書筆記互相傳閱分享,這樣學生在完成讀書筆記的過程中,勢必將更加努力。不同學生的情況是良莠不齊的,作為教師,更應該針對每個學生的表現情況因材施教,在課堂中控制講課的速度,切莫拔苗助長,對于那些在課堂中表現良好的學生,可以適當給與獎勵,讓他們得到積極的反饋,從而對語文課堂更加感興趣,而采取表演獎勵的同時也無疑間,加強了學生之間的競爭力,提高了本堂課的聽課效率[1]。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可以是多方面的,教師必須對于日常教學中的一點一滴進行規范,不斷引導學生提升閱讀的能力,同時在課堂中還應該時刻規范學生的表現情況,對于那些表現好的學生要積極的表揚,而對于那些表現不好的學生要及時指正,從而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喜斌,王會娟.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8(12):81-83.
[2].戚韻東.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學生發展巡航[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6(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