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飛
摘要:伴隨著現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進步,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師應當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實際情況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從而構建一個多層次、多元化、趣味性、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我校結合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對于學生的學習形式進行了積極的創新,趣味游園就是其中之一,趣味游園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趣味游園”這一形式代替學生的期末評價,讓學生扮演小動物、進行數學題目的“探險”等方式,進行知識學習和鞏固,這種形式不僅僅從多方面進行學生知識的考察,更能夠進一步的引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綜合評價。趣味游園的評價形式不僅僅將寓教于樂的素質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更是將“以人為本”的教育準則貫穿始終。本文從趣味游園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的意義的角度出發,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于趣味游園構建小學數學改革新模式做出了一些探索實踐。
關鍵詞:趣味游園;多元評價;小學數學;改革新模式
引言: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以其邏輯性和抽象性為特點,但是由于小學生自身知識視野的限制,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一些數學知識點很難理解,從而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始終不高。教師基于趣味游園的啟示對于小學數學課堂進行全新的創新和改革,就能過進一步的促進數學課堂的趣味性的提升,從而為學生健全數學知識基礎。
一、趣味游園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的意義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依舊采用的是“壓迫式”的教學模式,即教師為課堂的主宰者,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樣不僅僅讓教師自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不到提升,更是進一步的忽略了在小學階段對于學生數學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讓學生一味的被動的接受知識,不僅僅讓學生養成了學習需要“拄拐棍”的習慣,更是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產生抵觸和抗拒的情緒。結合趣味游園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一方面可以通過趣味游戲的情景創設,引導學生進入情景的同時促進學生興趣的激發,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的氛圍,從而真正的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這種教學模式還充分的切合了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性格特點,一節課學生注意力集中地時間往往不足一半,但是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創新,就能夠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驅動學生的內在主動性,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讓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學習效率。
二、趣味游園構建小學數學改革新模式
(一)汪汪隊叢林探險,創設趣味教學情境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情景教學法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因此在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的結合趣味游園中得到的啟發,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的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情境,通關趣味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小學生由于自身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的特點,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這一特點進行教學,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從而能夠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科充滿學習熱情,積極的促進學生的鉆研精神。
例如,筆者在進行“生活中的數”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筆者就會為學生創設出這這樣一個情境:“小紅的一天——小紅早上7點起床,吃了一碗飯之后去上學,媽媽開車用了25分鐘將他送到學校。小紅的班級中一共有42個人,其中27個男生,15個女生。在學校小紅學習了6節課,他對數學課最感興趣,他的用了30分鐘就將數學家庭作業完成了。”然后提出問題,小紅在一天之中接觸了多少個“數字”呢?你的一天能接觸多少數字?然后筆者會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這樣的情景創設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出鋪墊,一方面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讓學生真正的激發自身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汪汪隊愛思考,游戲融入教學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教師不僅僅應當注重學生自身數學知識掌握的基礎,更應當從學生未來學習發展的角度出發,進行相關數學思維、數學思想的培養。筆者認為,游戲教學法是一種能夠積極調動學生思維的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游戲教學來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一些教學活動,進一步的發掘學生的潛力,從而全民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趣味游園中的“汪汪隊愛思考”這一環節中,就是結合游戲教學進行的教學評價,筆者通過這一形式的啟發,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游戲教學活動。比如,在進行“比較”這一課的教學時,筆者首先就會為學生準備一些數字卡片。比如在卡片上畫上不同數量的蘋果、香蕉、橘子等,然后在課堂上筆者會給出游戲規則。每十個人為一組進行比較,蘋果代表數字1、橘子代表數字2、香蕉代表數字3等,然后按大小進行排列。在課堂趣味活動中,筆者發現學生會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并且能夠進一步的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本節課的知識掌握理解。
(三)汪汪隊合作通關,促進綜合素養
在趣味游園的過程中,筆者觀察到一個重點環節就是學生們之間互相討論,一起通關游戲關卡。這樣的情形給予筆者一個啟發,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會注重學生自身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數學學科的相關知識在生活中是隨處可以應用的,因此筆者會逐漸的結合生活情境,利用小組教學法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從而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筆者在進行“認識圖形”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在這一課就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教學訓練,首先筆者會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每個小組有3-5人,然后通過任務教學法為學生下達任務:“你發現生活中異常的圖形了嗎?”讓每個小組動積極的進行尋找,然后筆者會匯總評價,從而在發揮學生的探究積極性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學生的學科素養為基礎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結語:
小學教學不應當僅以分數來分好壞,更是應當模糊考試這一形式,通過趣味游園來代替期末考試,這樣不僅僅能夠多元、客觀的評價學生,更能夠在學生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進一步的促進教師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翔.樊富珉.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初探[J].現代化教學.2016
[2]鄭愛明.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J].小學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