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海東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現階段的高中體育教學成了高中學科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另外,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等綜合素質,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在體育活動教學過程中滲透相應的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綜合道德素養。為了分析德育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融入措施,筆者針對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德育教育;高中體育;融入教學
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道德、思想、心理健康、法律及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屬于素質教育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智育、美育及體育等方面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彼此均發揮著密切協調及滲透的作用,它能促進學生身體及心理的健康成長。德育教育主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指導,全面的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學生成長發育的特點及規律,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傳統教學體制的影響,現階段的高中體育教學不太重視德育教育,更有的學校或教師將高三年級的體育課程全部取消。學校、教師及家長過于重視學生的文化課程成績,而對學生的德育的培養有所忽略。加上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對體育課堂不僅不存在期待的心理,反而還會出現抵觸的心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能認識到德育教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過于重視體育知識、體育動作及技能等的教學,對德育教育的開展僅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且在現階段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未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目標,這導致德育教育的目標不明確,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及素養的培養。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且必要,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通過德育教育能緩解學生的浮躁心理,引導學生將壓力轉變為動力,與同學之間公平競爭、放平自己的心態直面輸贏,從而促進學生公平競爭意識的提高。此外,德育教育還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不畏艱辛、勇往直前的體育精神,促進學生意志力的提升。高中生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憑借更強的意志力完成相應的任務,而大多數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輕言放棄、妄自菲薄、覺得自己完成不了就放棄的行為,德育教育能讓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的基礎上鍛煉意志力,培養學生強大的心理,促進學生綜合體育素養的培養。
二、德育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融入措施
1.在體育教材的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形成德育意識
體育教材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具有較為積極的引導作用,是促進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及前提。在實施體育教學的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將體育教材作為參考,并結合課本中實際的教學要求及教學內容思考如何開展德育教育,以保證在體育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德育教育。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教學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通過言傳身教,積極開展德育的滲透,做好學生的榜樣,重視學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質及個人魅力的培養,教師可通過規范自己來獲得學生的認同,通過熏陶及感染培養學生道德素養及高尚品質。
如在進行《奧林匹克運動》的教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遵循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將教材內容提煉出來,并在教導學生學習及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的基礎上滲透相應的團結、公平、友誼競爭、相互理解、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公平競爭原則,并將奧運精神“更快、更高、更強”和“自信、自強、自尊”等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在運動的過程中道德品質及個人修養也是極為重要的,它是促進自身綜合發展的主要途徑,進而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德育意識,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
2.在體育實踐活動及游戲中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強化學生的德育行為
在高中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體育實踐運動及游戲課堂占據著較大的比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高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及特點,通過積極開展體育實踐運動及游戲課堂的形式,引導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過程中用困難磨煉自身的意志、陶冶自身的情操,組織學生進行合作運動,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及精神,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合作共贏,進而更好地完成體育技能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每個小組成員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明確合作理解、協調互動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養成樂于助人的精神,并在游戲成功時肯定學生的努力,在游戲失敗之后和學生一起思考及探究自己在游戲中的不足,尋找失敗發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避免在下一次的游戲中犯下同樣的錯誤。在實踐運動及游戲完成之后,教師還應組織學生愛護體育設施及物品,對體育場地進行整理及打掃,將籃球等用品清潔干凈并放回原處等,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思想。
例如,在進行《球類運動》的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內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小組對抗賽的競賽游戲教學,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籃球比賽,要求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會溝通、交流、認識自己的不足、組間商議采用何種方針贏得游戲,并指導學生在游戲中互相幫助,培養學生協調發展、不畏艱辛、勇往直前的德育精神。
3.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規律融入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教師在高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還應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及特點,在全面及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給予學生準確的引導、健康的教育及指導等,促進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增強自己的心理健康。很多高中生特別是女生由于身材弱小,在進行體育學習及運動的過程中總是拖后腿,這類學生多數存在自卑、怯懦的心理,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教師在實施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為學生實施分層次的教學,設置層級式的教學計劃及目標,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學習,并給予學生鼓勵、支持及引導,促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自己拿主意,使學生在無過多限制的條件下增強自己的身心健康,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及道德理念的培養。
三、結語
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在體育教材的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在體育實踐活動及游戲中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以及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規律融入德育教育等途徑的德育教學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健康自助、自主學習、互相幫助、愛護公物、身心健康等素質,進而促進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柔任 . 初探德育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