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莉
摘要:做好內部控制工作,無論是對單位加強風險管理,還是規范相關業務流程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企業與行政事業單位中在內控工作中均存在一定的問題也遇到了發展“瓶頸”,基于此文章將會對兩種工作模式進行簡要分析并分別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企業內控;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對比
對于內部控制而言,會計管理發揮著主要的作用,其可以合理設計職務分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無論是明確崗位職責還是促進內部控制工作的進展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基于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需切實提高內控工作的管理水平;同樣內部控制建設也直接影響著企業發展,而且實現企業內部有效控制已成為現下企業“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簡析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和企業內控之間的差異
第一,風險管控方面。企業風險管控和行政事業單位風險管控之間,所具有的差異通常體現在以下兩點分別是風險大小以及管控方式:首先,企業在實際運營中會面對資金流轉、市場供需關系以及國家稅收政策等問題,可是行政事業單位幾乎不會涉及相應的問題,因此就所面對的風險和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比較是很多的;其次,正是由于企業需要面臨更大的風險,所以差異性也體現在風險管控方法。針對企業來講,需要嚴格依據科學工作程序對風險進行管理,可是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因為不會面臨較大風險,所以在風險管控方面不會高度重視,在開展相應工作時主要以資產安全作為核心,不會著重關注所涉及的具體經濟事項中其他風險。
第二,內部控制環境方面。關于企業內部所存在的控制環境,其主要看重的是在內部控制體系中公司治理機構所發揮的作用,相關決策主要考慮實現股東價值最優,至于人員聘用和機構設置上則是依據企業實際情況加以調整,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至于行政事業單位其重點強調決策、監督以及執行的相對獨立主要以單位相關負責人作為原點,一方面有關負責人需要負責內部控制環境中的業務流程以及組織架構,保證決策機制可以實現權責分離,在此基礎上負責人需嚴格監督并有效負責內部控制體系。也正是基于這種情況,企業在內部控制環境改善方面具有更高的主動性。
第三,信息及交流方面。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的信息與溝通方面,涉及的內容有很多也與市場狀況、政策變化等相關因素息息相關,而且需要將預防舞弊機制融入其中。因此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時需重點關注關聯交易信息、財務信息等,因為很容易在其中存在舞弊現象;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其主要以書面為主進行信息交流,而且相關項經濟活動主要與會計工作有關,所以財務信息的實際質量影響著信息及交流機制效用的發揮。
第四,內部控制方式方面。依據相關規范要求,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需要實現人工和自主控制、發現和預防控制的有機結合,根據分離不相容的崗位、控制企業會計系統、控制企業財務預算、控制績效考評等工作保證企業實現所制定的經營目標;而行政事業單位主要采用預算控制進行內部控制工作,通過與監控特殊業務的結合,達到避免舞弊行為發生的目的。
第五,內部監督方面。(1)企業管理層嚴格監督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也就是企業管理層應借助相關渠道及時掌握實際情況與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可以提出措施處理所發現的問題;(2)可以有效反饋內部審計所提出的建議,企業需要確保審計部門工作人員能夠相對獨立的情況下,讓審計部門可以積極投入企業經濟業務中,特別是在管理過程中的重點環節與漏洞方面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并且上報給企業管理層;(3)企業還需要及時對審計意見進行匯總、科學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整改舉措。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內部監督機制所呈現的特點有以下幾點:首先,象征事業單位會梳理相關的業務流程、科學設置崗位以及建立權力制約機制等方法,在整個業務流程中貫徹內部監督,從而克服以往事后控制的不足,可以做到事前與事中進行內部監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舞弊行為的出現;(2)行政事業單位相對弱化內部監督主要借助外部監督。從實際情況出發,行政事業單位因為無法確保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所以大大削弱了內部審計所具有的監督功能,主要依賴審計機關與紀檢監察等相關部門的檢查與監督。
二、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內控工作水平的相關建議
第一,提高內控意識。(1)定期分層次開展負責內控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并對其培訓情況與工作績效考核,以此在提高其內控意識的同時,優化內控隊伍的專業素質;(2)應將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內控工作的實際完成情況,體現在年終考核中,這一部分的工作成果和領導干部業績直接銜接,從而敦促相關領導干部不斷加強對內控工作建設力度,高度重視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工作的開展。
第二,提高對內外監督審計工作的重視。應選派專門的領導實現對內控審計工作的分管,定期并嚴格審計單位開展內控工作的完成程度,而且每月向相關領導對審計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進行如實匯報,使得審計職能部門所具有的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與此同時,還需自行在政府網站上公開內控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由此敦促自身更好地開展內部控制工作。
三、企業提高內部控制工作水平的相關建議
第一,及時溝通與反饋企業內部財務信息。現階段,絕大多數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相關內部控制時,均可以確保財務權責體系和相應運行機制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達到雙向反饋的目的而且放置于國外企業也依然適用。對于企業而言,財務信息系統能否提供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尤為重要,這是因其內部控制水平直接影響著財務信息溝通的順暢性。要是可以確保財務信息溝通與反饋之間的暢通性,企業財務部門就能夠充分掌握企業實際發展情況,也有助于企業有效落實內部控制的相應決策,從而有效降低資源的不必要浪費。
第二,做好培訓工作。處于實現全員提高內控質量的目的,應該提高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企業可以聘請專家負責內控質量提高的培訓,以此增強職工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及認識,企業職工可以真正的意識到內控工作和企業持續發展之間的重要關系。除此之外,還需引導職工主動投身于內部控制工作精準把握企業內控工作相關要求;(1)內控目標。保證經營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效果;促進戰略發展;(2)內控原則。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成本效益;(3)內控要素。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進而提高企業內控質量。
結束語
總的來講,無論是企業還是行政事業單位其經營管理工作都具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即使內部控制工作同樣是以五要素理論為基礎,可是實施過程卻各有不同。基于此,需要在二者的現實差異中,不斷汲取能夠完善自身的優勢部分,再依據各自內部控制工作特點進行調整,從而實現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提高管理質量與水平。
參考文獻:
[1]于喜剛.企業內控工作與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工作對比淺析[J]納稅,2017(24):99+103.
[2]寇明芳.企業內控管理構架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啟示[J]中圍鄉鎮企業會計,2016(0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