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優化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初中語文詩詞教學實際情況,首先分析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現狀,包括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的必要性、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存在的不足,其次從賞析詩詞的意境,加強學生鑒賞水平;感知詩詞主旨,提高學生鑒賞詩詞品質;探索詩詞靈魂,延續詩詞生命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優化措施,進一步強化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優化;有效思路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03-0074-02
【本文著錄格式】李紅.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優化[J].課外語文,2020,19(03):74-75.
在以往的教學思想中,教師總是關注學生詩歌中字詞句的解釋,學生在相同的視角上品析詩歌,此種教學方式不只會影響學生對詩歌美的了解,還會降低學生詩歌學習的創新力培養,不利于詩歌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基于核心素養的視角,初中語文教師要給予詩歌鑒賞教學一定關注,一方面傳承良好的中華民族文化,另一方面發展學生綜合能力,延續詩歌的生命力。因此,在新時期下,怎樣在核心素養引領下優化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活動,需要教師深入地思考。
一、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現狀
(一)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的必要性
如今,在素質教育大力提倡的背景下,人們逐步關注思想道德素質、個性成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基礎教育為主,加強學生多個方面的素質,初中語文的詩詞教學能夠完成這一個目標。在初中階段開展詩詞鑒賞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對傳統文化進行發揚與傳承,并且在詩詞文化中,諸多詩詞存在著教育價值,包括對家鄉的熱愛、孝順長輩。初中語文課堂上的詩詞鑒賞教學活動,可以升華學生情感,便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觀念與人生態度。綜合來講,初中課堂上開展詩詞鑒賞教學意義重大。
(二)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存在的不足
其一,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教師設計的詩詞教學內容被約束在考試的范圍之中,每天僅僅是按照考試的重點加以教學,這是詩詞鑒賞教學需要改進的一點。教師給予詩詞的講解僅僅是對詩詞句子進行翻譯,處理詩詞的中心字,或者促使學生背誦相應的詩詞,淡化鑒賞和深度了解詩詞,學生不會積極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對詩詞的了解,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其二,誦讀教學缺少實效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諸多院校選擇高科技的教學模式,在使用過程中難免產生弊端。尤其是在多媒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在多媒體的帶領下品味詩詞的畫面內容,表面上了解中心內容,若學生過于投入畫面,會淡化對詩詞意境的感受。不知不覺中增加詩詞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容易降低詩詞鑒賞教學的實效性
二、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優化措施
(一)賞析詩詞的意境,加強學生鑒賞水平
詩詞的意境主要是作者給予客觀環境以及景象的一種描述,領悟作者想要傳遞的情感,了解作者心中情感,作為主觀與客觀意境之間的巧妙融合。換言之,將意境作為詩詞中情、神和理的核心體現。境界是詩詞的靈魂,作品具備意境呈現高雅的特點,可以被世人傳誦。初中學生應該在品讀詩詞過程中感受詩詞的意境,深入感受詩詞的美妙。
語文教師在語文詩詞鑒賞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可以組織學生結合詩詞的表述,在腦海中想象畫面,了解作者的心境與氣氛。之后把自己的情感融合在詩歌中,感受詩詞的觀念,真正把觀念與文學進行融合。比如《楓橋夜泊》的教授,教師要為學生布設學習情境,介紹詩詞的創作背景,描繪相應的畫面,加深學生對詩詞的印象。之后帶領學生感受詩詞的場景,渲染詩詞凄涼的氣氛,深入地呈現詩詞寂寥與作者的愁緒,強化學生對詩詞的鑒賞水平。
(二)感知詩詞主旨,提高學生鑒賞詩詞品質
感知詩詞主旨成為初中語文詩詞鑒賞的基本要求,只有感知詩詞的核心思想,才可以深層次挖掘作者內心,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期間,要組織學生尋找詩詞的中心,感受詩詞的真諦。全方位了解詩詞的情感,進而提升鑒賞品質。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對詩詞創作背景的了解,以作者的視角感受心情。
比如《登幽州臺歌》課堂上,學生應該了解陳子昂的生活背景,他在多次降職的打擊下創作詩詞,因此詩詞蒼勁有力,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彰顯作者懷才不遇的離愁。接下來組織學生揣測作者情感動機,尋找詩詞的主旨。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在詩詞鑒賞中關注代表性詞語的理解,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由此相互交換意見,烘托課堂活躍的氣氛。最后要求學生品讀詩詞,在鑒賞中升華詩詞主旨,對學生鑒賞品質的提升提供支撐,致力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探索詩詞靈魂,延續詩詞生命
詩詞具備特殊的精神價值取向,對于初中詩詞的鑒賞教學,教師要盡量探索詩詞的本質與靈魂,領悟作者在詩詞中表達的情感與審美趣味,并且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有效地對詩詞文化精神加以傳承,延續詩詞的生命。首先,教師需要善于給學生塑造詩詞的人物形象,一般情況下詩詞的主人公形象包括作者自身以及描述人物的形象,分析描述人物形象的過程中,了解詩詞中飽含的情感,找到詩詞的靈魂。比如《浪淘沙》詩詞,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呈現相關圖片,介紹李煜的自身形象,其充當“亡國之君”,經歷人生的跌宕起伏,內心比較痛苦,為詩詞靈魂的挖掘奠定基礎。
其次,組織學生多次誦讀,感知作者在詩詞中表達的情感與志向,找到詩詞的精髓。在部分詩詞中,飽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思考以及情感的沉淀,要細心品味,比如《過零丁洋》詩詞的教授,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語句被世人傳誦,表達著作者對自身命運和國家命運的感嘆,需要學生多次誦讀。在教學的評價環節中,給學生布設問題情境:詩詞的主旨體現在哪些句子上?詩詞的中心內容有哪些?作者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引發學生思維的轉變,挖掘詩詞情感與精髓,不斷加強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初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由此,挖掘詩詞的靈魂,對詩歌進行“文學美”的欣賞,感悟作者在詩詞中展現的剛烈以及陰柔特點,感受詞人遠大的抱負與愛國主義情懷,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確保以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面對學習與生活。
三、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優化研究課題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在核心素養視角下,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詩詞鑒賞教學環節,站在學生的視角上設置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的教學活動,全面為核心素養的提升服務,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賞析詩詞的意境,加強學生鑒賞水平;感知詩詞主旨,提高學生鑒賞詩詞品質;探索詩詞靈魂,延續詩詞生命等,促使其深入走進詩詞的世界中,感受詩詞的魅力,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杜雪峰.詩歌鑒賞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7).
[2]陳荔平.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銜接路徑[J].中學語文,2017(19).
[3]劉靜.依托古詩鑒賞 提升核心素養[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7(8).
[4]陳易海.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
[5]張官文.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以一道詩歌鑒賞題為例[J].學語文,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