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波
摘要:創建數學文化課堂,是突出數學課程文化、體現數學教學文化的有效措施。創建文化課堂,是解決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課程實施質量的有效策略。為了深化數學課程改革,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學科的老師們能運用“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和文化課堂”的理念指導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有效課堂 高效課堂 文化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2-0205-02
“有效課堂”就是有效教學,“高效課堂”是注重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文化課堂”則是教學的終極目的。關注教學質量的局面已轉向研究孩子們在課堂上如何學習,研究如何突出“學科本質、思想引領、人文關懷和學生能力素養”等。從某種意義上說,構建“文化課堂”有利于深化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對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能力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有效課堂
“有效課堂”,即是達成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完成了常規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完成了數學知識的掌握,能熟練運用數學公式解題,這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是傳統教學的目的。以強化學生的知識為主,并能觸類旁通,將數學知識簡單地應用到生活中。
(一)數學是概念的
數學概念不僅是局部的,而且是全局的,不僅是靜態的,而且是動態的。在抽象概念學習中,給學生較廣闊的思維空間,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是一種枯燥無味的事情,大多數小學生不喜歡學數學。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解決的問題。教學實踐告訴我,讓學生走進生活學數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覺得數學并不難學。
(二)數學是現實的
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再把學到的數學應用到實踐中去,利用實踐促進教學的完成。從熱點和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如商場的促銷滿減活動,就能讓學生上一堂生動的數學課。在電商普及的今天,線上的“數學”,更是生動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有益的數學游戲,比如數獨游戲,就是非常好的數學益智游戲,不但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能讓學生集體參與解題,在討論中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利用學生熟知的數學實例,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并不是很遙遠的抽象公式,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數學的趣味和價值,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樂的進入數學的思維空間。
二、高效課堂
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取決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么。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教師決定了教室的尺度。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具有嚴密性的特點,給予學生不應是抽象的數學原理和知識,而應該是激發他們的興趣的活動,給予他們充分的思維空間與探索時間。
(一)以知識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法則等,都是從生活中誕生的,數學可以說是對自然現象高度的歸納總結,可以解決同類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高度概括的數學知識追根尋源,幫助學生完善數學知識建立的過程,加深記憶。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么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解決現實問題獲得成就感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里來,更要讓學生明白往何處去,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之獲得成就感,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三、文化課堂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嚴密的符號體系,獨特的公式結構,形象的圖像語言。深刻認識數學的“高度抽象,邏輯嚴密,廣泛應用”特點,對于改進學習方、提高學習的效果、構建“文化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回歸數學教學本質
重視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把握。數學基本概念中,蘊含著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小學階段的數學思想方法是極為豐富的,主要有分類思想、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對應思想、函數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號化思想、類比法和不完全歸納法等,應重視對數學思維方式的領悟。數學學科具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認識世界的角度,還享有“鍛煉思維的體操”和“啟迪智慧的鑰匙”美譽,對開發學生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差異,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研究學生的學習過程,營造和諧的“教與學”氛圍。同時,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文化資源,從內容學習的范圍、題材和呈現方式上更多地反映社會現實,聯系學生實際及數學的現實和歷史。
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活動中思維方法和思想品質教育的結合,加強教師語言評價和激勵的導向作用,重視對數學教學中的“惟實求真”思想引領。創建文化課堂,要從常規的教學環節入手,在教學的環節中賦予文化課堂的內涵。
(二)構建數學文化課堂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包括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數學課程價值、呈現數學問題的情境,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兩個方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既是突出數學學科本質的要求,也是體現人文關懷的要求。教師要通過良好學習氛圍營造,使學生保持一種自信、樂觀、向上的學習情緒,為實現張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教學目標奠定基礎。
1.認真研讀教材
要透過教材的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內容,挖掘教學內容的文化內涵,為突出教學內容的文化內涵打下基礎。在研讀課標和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確定分課時目標。分課時目標的制定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入手,整體制定,重點突出,定位合理。
教學方式要突出學科本質和體現人文關懷,努力做到教學方式與教材的編制策略無縫對接,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起點對接。
2.在課堂中營造文化氛圍
(1)從數學問題開始
引導學生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是數學教學的本質特征之一。數學“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助推器”,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價值所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一是要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二是要設計和提出具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2)參與數學思維活動
數學思維活動是突出數學本質體現人文關懷的載體,是訓練學生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重要環節。教學中教師要在提出具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參與思維活動。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時做到“五有”——有“問題”指向、有時間保證、有方法指導、有交流環節、有思維結果概括。
(3)關注學生學習情緒和情感體驗
數學學習實際上是一種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參與的數學思維活動。學生主觀情緒直接影響數學思維活動的效果。教師要從人文關懷的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情感體驗。教學中,教師要讓教師要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轉換角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心理溝通,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使學生具有愉悅、積極、穩定的學習情緒,讓學生參與數學思維活動,力求使學生在數學思維活動中有所感,有所悟。
參考文獻:
[1]李紅.提高小學數學體驗學習的實效性[J].考試周刊,2011(5).
[2]蔣敏.一米陽光,靈動課堂:“教學做合一”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體現[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11).
[3]桑克雄.淺議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J].華章,2010(11).
[4]于明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J].黑龍江科學,2019(7).
[5]劉景花.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J].讀書文摘,2019(5).
[6]周一花.構建思想和靈魂的家園,用文化經營班級[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19(3).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