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雪莉
【摘 要】現在很多學科的學習都需要核心素養,在核心素養的前提下再學習固定的知識。而高中地理作為一門需要理解與記憶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核心素養,高中地理有許多地區和一些固定的知識,所以需要學生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地理;綜合思維
高中地理與我們日常的生活非常貼近,所以是所有學科中最真實的學科,能夠讓學生們把課本中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一些事物聯系起來,比如可以通過學習地理知識來自己觀看天氣來判斷接下來是什么天氣,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生活體驗,同時高中地理在高考中作為一門分值不算太高的學科,很多學生并不認真學習高中地理,所以地理教師和學校方面有義務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核心素養來讓高中地理成為學生們的一個強項而不是累贅。本文在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地理學科探討怎樣鍛煉學生們的綜合思維,讓學生們的地理成績得到提高,進而提高學生們的文科綜合能力。
1.高中地理的基本特征
1.1需要學生有較高的理解能力
高中地理與其他很多文科學科一樣,需要學生大量的記憶,但是很多學生就容易使用死記硬背的傳統方法來學習高中地理知識,但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很多知識是有跡可循的,就是說這個知識就有他存在的道理,所以肯定能夠通過其他的方法或知識來推導或尋找到這個知識,而學生們需要學習的其實應該是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能力,因為把課本上的所有知識都理解了,才能夠在腦海中有一張知識的輪廓圖,明白每一個知識之間的聯系,這樣就不用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而只需要明白知識所存在的道理就能夠運用到這些知識。這樣也能夠鍛煉學生們的理解能力,畢竟有些知識教師講的很快或者講的很淺顯,這樣的話就需要學生在課下自己進行理解,才能夠把知識牢牢地掌握到自己的手中,而地理學科中有正好有很多的概念性題目,所以理解概念就顯得特別重要了,所以學生要用很大的一部分精力來鍛煉理解能力。
1.2要學習地區的人文文化
地理學科是一門人文學科,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地區的人文知識,所以在學習高中地理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多了解一些地區的人文文化,風俗習慣,這總不會錯的,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因為他學到了這些地區的知識,進而就能夠潛移默化的記住這些地區的地理知識,同時通過學習地理知識可以讓學生們利用這些地理知識去真正的了解到這個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可以自己觀測到自然中的一些氣象,也能夠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學生們也可以通過學習兩個地區的地理知識來進行比較,比較出兩個地區的地理差異,能夠讓學生們更加牢固的掌握地理知識,因為兩個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總會可以通過地理知識來進行解釋,這樣學會就可以同時記憶兩種地理知識,然后進行比較,而這樣的比較正好可以讓學生們加固自身對這些知識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1.3高中地理還包括其他學科知識
高中地理的另一顯著特征就是它還包含了很多其他學科的知識,比如它有時需要計算一些經緯度,這些經緯度還有計算的公式,就相當于數學的知識,而還有一些題目是讓你寫出自己對這些地理現象有什么想法或建議,這相當于語文學科中的議論文,同時根據不同地區的管理政策也會導致他們的地理環境有區別,所以也和政治學科掛上了鉤,所以高中地理包含很多其他的學科,這很大程度上能夠鍛煉學生們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學生們的全面能力,只掌握一門學科是不能提高學生們自身的核心素養的,需要學生們進行全面的發展,綜合思維也說明了學生不能只掌握一種思維,而應該在不同的思維之間進行切換,保證自己能夠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其中數學思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能力,數學思維強的話也就代表學生們能夠解決大部分的問題,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會變強,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2.高中地理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
2.1教學觀念和教學內容的滯后性
滯后性指的就是如果教師的教學節奏如果一旦慢下來,那么學生們的學習節奏也會慢下來,也就是學生們還是不會自主學習,這就是教學觀念的滯后性,所以教師應該鍛煉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只依靠教師的講解,而要自己也能夠學習,這是一種教學觀念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需要教師的參與,而教學內容的滯后性就是現在一些教師的教學內容比較老套,在課堂上舉的例子還是很多年前的例子,沒有太強的時效性,需要教師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不然的話學生們受到的也是老套的知識,這對學生們以后的學習生涯是有很大的壞處的。教師平時也要多了解一些國內外最新發生的地理事件和知識,全面的向學生們帶來最新的知識。這樣首先讓學生們學會自主學習,再不斷地傳授他們最新的知識,能夠讓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教師還能夠看出來每一位學生的真實水平,因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話就會出現分層現象,學的快的成績就會好,而學習不認真的成績就會相應較差,這樣能夠讓教師有效的管理班級,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2教學模式單一性
教學模式現在也是問題很大的一個方面,大部分的地理教師就是在課堂上念一下課本,對一些地理概念作出相應的解釋,而學生們理解不理解的了教師們就不會再管,所以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教師應該靈活教學,什么階段就應該教什么樣的知識。比如有一段時間學生們的學習態度比較消極,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做出一些能夠激勵學生們學習動力的教學,比如做一些課堂上的小活動,活躍一下課堂的氣氛。而在學生們學習態度比較高昂的時期,教師就應該抓住這一時期多向學生們傳授一些比較有用的知識,讓學生們趁著這一段學習效率高的時期多掌握一些重點難點。這些就是教師需要把握的,能夠有一個清楚的頭腦,清楚學生們呢目前的學習狀態,這樣的教學模式就不再過于單一。同時教師的教學設備也應該有多種形式,最好的形式就是教師要用黑板配合多媒體的形式來教學,因為地理上會有很多圖片和視頻,教師一定要把這些內容充分地展現給學生們,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3.培養學生們地理綜合思維的策略
3.1培養學生們舉一反三的能力
舉一反三是一項非常有用的學習能力,無論在哪一個學科,舉一反三對于知識的學習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而對于地理的學習來說,舉一反三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地理中不同的章節有很多相似的知識,這些知識在很多題目都可以重復的利用,而在不能用的題目上學生們可以通過這些知識來推導出其他的知識來答題,這就是地理的舉一反三的方法。但想要掌握舉一反三能力的前提就是學生要對地理知識有一個很全面的了解,腦海中要有一個清晰地知識框架圖,在舉一反三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
3.2培養學生們層層遞進的學習方法
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們層層遞進的進行學習,不能這章節看一些知識,那章節也看一些知識,這樣哪一個章節的知識都不會掌握的徹底,這是學習的一大避諱,所以教師在平常要培養學生們腳踏實地的學習,把每一塊的知識都學的通透,這樣學生們的綜合思維才能夠得到一定的培養,不然的話等學生們學到困難的地方就會因為基礎不牢固而返回重新去學習那些基礎的知識,這是一種非常浪費時間的行為。
3.3培養學生們及時糾錯的學習方法
在高中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就是整理錯題,錯題可謂是學生們學習階段中的寶藏,因為這些錯題就是學生們沒有掌握的知識,而一旦這些知識在考題中出現,學生將其做錯,就會給學生們留下一個強烈的印象,如果學生能夠在課下把這些錯題所對應的知識點都掌握清楚,就能夠查缺補漏,再以后的做題中不會被同樣的知識所困住,就算再次犯了錯誤,重新學兩遍也沒有什么壞處,反而會更加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這就是整理錯題的好處,幫助學生查缺補漏,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學生們的綜合思維。
4.結束語
核心素養作為新時代下對學生的基本要求,需要學生認真的對待自身能力的提升,對于高中地理這一學科來說,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思維要求更高。所以就需要教師和相關教育研究人員對學生們的核心素養進行研究,研究出適合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方法,為整個教育界做貢獻。
【參考文獻】
[1]牛超.試論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其培養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6):20-23
[2]李紅.高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與培養策略[J].教育探索,2019(10):155-156
[3]周慧.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地理課堂教學變革動因、路徑與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9):79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第三中學,甘肅 定西 74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