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萍
【摘? 要】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創業新浪潮的到來,各高職院校在原有的校企合作的基礎上開設了不少創業型學歷班進行人才培養。但是,由于缺乏創業型學歷班辦學經驗,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問題。論文從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O2O創業型學歷班出發,探索校企合作下高職院校應如何構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ew wave of "mass innovation and mass entrepreneurship", variou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set up many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classes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talent training.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experience in running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classes,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encountered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Starting from the O2O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class of 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struct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mode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關鍵詞】創業浪潮;校企合作;創業型學歷班
【Keywords】entrepreneurial wav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class
【中圖分類號】G71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12-0114-03
1 引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全國各高職院校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要求,積極推進校企合作進行人才培養。目前,各大高校已經基本進行了校企初步合作以及建立了相關匹配的教學實訓基金進行產教融合教學模式。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創業新浪潮的到來,并結合時代背景下社會對創新人才的社會需求,高職院校成為培養創新創業新人才的重要洼地。因此,如何結合校企合作在高職院校開展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成為一項重要議題,對高職院校的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2 校企合作下對于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教育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類型是實用型、應用型,但存在著培養方向定位不夠準確、培養目標與職業崗位脫節、操作技能與實際崗位應用技能不匹配等現象。這是因為以前的高職院校大多數是套用本科普通高校的專業設置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學生技能的培養也沒有實時地跟進企業及社會的實際發展需求來及時更新制定。但在校企合作下進行人才培養,可以有效規避這些以往存在的問題。企業的進入,學校進行人才培養可以結合企業現有對人才的崗位實際技能需求去進行專項培養。與此同時,在結合企業崗位、項目的情況下,學校可以通過加入多元化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在理論、技能培養的同時可以更多地發揮自身個性化的想法。這就有利于學生根據企業實際、創業能力不斷提高他們各項能力,從而提高他們進入社會后的總體就業競爭力。
2.2 有利于學校把握人才培養方向
高職院校在深入產教研融合、推薦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勢必會與許多類型的企業進行接觸。我們不難發現,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已經融入各行業、各企業中,變更速度快、創新能力強是這些融入“互聯網+”元素企業的典型特征之一。因此,學校在與這些企業接觸與合作的過程中,學校可以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當下企業所需的創新人才類型以及各崗位需要掌握的相關技能。在合作育人的過程中,學校可以根據所掌握的企業人才需求信息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授課,這樣可以在培養過程中更好地將人才培養成企業、社會發展所需要的。
2.3 有利于滿足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
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下,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同時,社會崗位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個人創業崗位,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國的人才崗位需求問題。高職院校作為社會人才培養洼地,它有責任和義務去順應社會需求去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校企合作下,學校與企業共同探討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不斷優化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意識以及創業意識,鼓勵大學生在工作崗位上勇于創新、在社會工作中敢于創業,從而不斷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
3 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存在的問題
3.1 創新創業理念不足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都是以實用型技能人才為主,培養過程中重技能、重理論。校企合作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加強了與企業、社會崗位需求的結合來培養能夠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專業型人才。同時,高職院校會以就業率為導向,與各企業直接簽訂固定崗位的訂單班培養模式。在這樣的培養模式下,雖然加強了學生畢業即可就業的效率,但是由于專業性固定性太強,大大限制了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的自主創新的能力。
3.2 課程體系不完善
目前,校企合作對于人才的培養還未能夠全面鋪開,主要以現代學徒制班、創業型學歷班為主,對各專業群部分同學進行試點班級培養。這也足以說明目前各高職院校對于校企合作下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仍舊處于一種探索的模式。以廣西農職院《O2O創業型學歷班》為例,該班級開設有《網店開設與O2O運營》《產品營銷策劃與社區推廣》《電商視覺設計》《賣場管理及商品推廣》共計4門課程,讓學生結合真實的創業項目開展課程教學和實戰訓練。這4門課程都是依據企業可以提供的創業項目而擬定的,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和實用性。但是,創業班的學生在大一時沒有進行相關基礎課程的支撐,他們直接學習這些實操課程會很難快速掌握相關技能進行創業實踐。
3.3 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
在近幾年的職業教育改革中,其中一項是對教師隊伍的改革。從2020年起,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等職業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這其實也是側面表現出高職院校及本科院校的教師隊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理論型教學型教師占比較大,具有企業實際工作經驗的實操性教師占比較小。近幾年,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一直發展緩慢,創業教育成果不明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內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構成。以廣西農職院O2O創業班為例,目前該班級的創業導師是由校內導師+企業導師組成,校內導師理論教育經驗豐富,企業導師過于局限企業內部工作經驗,這兩者都缺乏一些自主創業的相關經驗。
4 提高校企合作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改革措施
4.1 強化創新創業理念
高職院校結合社會創業大流、積極強化學院創業創新理念,這對于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有著思想奠基作用。高職院校可以在教育過程中融入更多創新、創業元素,為學生提供創業的軟硬件條件,開展不同類型的創業講座以及評選創業之星等活動。通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從而強化整個學院的創新創業理念。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O2O創業型學歷班的創業學生團隊免費提供了商外系校內實訓基地農源易購、快樂一家、小木屋等場所,免收租金,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創業激情。學生利用這幾個創業基地進行社區生鮮團購、O2O校園超市等創業實踐項目,也潛移默化影響著身邊想要創業的同學。與此同時,學院還會針對創業型學歷班每年暑假都會免費開設SYB創業班培訓,該培訓班培訓證書含金量極高(社會報名收費每人幾千元),這個培訓也大大提高了創業型學歷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2 完善課程體系
校企合作下,高職院校開創的現代學徒制班、創業型學歷班的課程大多數都是從大二開始選拔人才,重新組建班級進行方向性培養。人才培養方案中也是以企業的崗位需求、技能需求為導向來設置相關課程。雖然這樣比較有針對性,但是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來說未免能夠快速適應。因此,校企合作下的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要兼顧企業的要求,更要充分補充一些銜接的基礎課程,不斷在探索實踐中完善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如O2O創業型學歷班開設的《電商視覺設計》課程,應該在開設專業群的大一階段開設Photoshop相關課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美工設計軟件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進一步進行視覺設計。
4.3 構建多元化的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不應太過拘泥于教師的學歷、職稱等硬性條件。眾所周知,互聯網時代具有創新思想、創業成功的各行業的人才很多,都是具有很多豐富實踐經驗的。高職院校除了自己校內導師、企業導師外,應該多加引進社會上自主創業成功的一些社會人士,從而組建出一支多元化的師資隊伍。這樣,不僅可以從理論上、企業崗位技能上,更加可以從創業實踐經驗上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授予。O2O創業型學歷班除了校內和企業導師,同時也引進了學院畢業5年內創業較成功的本院校畢業生回校進行課程授課,主要是傳授在創業實踐方面的經驗,讓學生充分感覺到創新創業就在身邊。
綜上,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為社會提供人才輸出的一個培養方向。高職院校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同時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他們畢業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變化。目前,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上存在的諸多問題仍需不斷改進。這需要各高職院校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等方面去不斷完善和提高,從而加快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穩定構建。
【參考文獻】
【1】田琦.自媒體內容創業的創新模式研究——以新一代網紅為例[D].太原:山西大學,2019.
【2】彭高宏.“互聯網+”背景下模塊嵌入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構建路徑探討[J].科技風,2019(34):48.
【3】汪珊,鄧玉喜.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及問題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6(96):55-57.
【4】郭鳳娟.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學方法改革[J/OL].中國培訓:1[2020-12-04].https://doi.org/10.14149/j.cnki.ct.20170712.140.
【5】馬玉瑩,張家驊.創新創業視角下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以無錫工藝職院眼視光技術專業為例[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7(02):13-15+20.
【6】郭錦.以眾創空間為依托探究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J].中外企業家,2019(3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