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學 范兆榮 谷亞新 徐長偉 牛晚揚


[摘要]定期開展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是保證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國學術型與專業型兩種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相互交織,質量難以保證結合我國國情,應根據不同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從評價主體、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入手來建立不同的評價模型,形成體現各自特點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采用科學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對確保研究生教育質量至關重要。
[關鍵詞]學位類型;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2-0053-03
黨的十幾大明確提出要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創新型國家建設離不開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而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培養分為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兩種類型[1-3]。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會逐漸提高,從規模上看我國已經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國的行列[4]。兩種類型的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對研究生教育質量進行評價時,必須根據二者的特點來制定不同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否則就失去了評價的指導意義,評價結果的科學性與正確性也會遭到專家學者及社會的質疑。
一、“學術碩士”與“專業碩士”的區別
“學術碩士”即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稱“學碩”;”專業碩士”即專業型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稱“專碩”。“學碩”與“專碩”雖然屬于同一教育體系,但二者的培養目標不同,學習內容、教學方法和培養模式也不同。“學碩”教育側重于學術理論,培養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強調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5]。“專碩”教育側重于學術理論與實踐,培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強調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5]。這兩類碩士的培養目標差別很大,因此,應該區別對待“學碩”與“專碩”,建立有針對性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這樣才有可能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應該涵蓋評價主體、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和評價模型等。
二、評價主體
在我國,高等教育質量評價開展較晚,而且早期評價均由政府職能部門主導,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實施者則長期處于被動執行的地位。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高等教育質量評價逐步進入正軌,評價周期縮短,評價頻率增加,評價主體也由過去的政府主導逐步過渡到政府、高校、社會共同參與,見圖1。評價主體的改變,使得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評價逐步與國際接軌,這對保證高等教育的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頂層,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抓好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對培養高層次人才,提高我國的科技實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呈現良好發展的態勢,開展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將成為一項重要工作而且必將常態化。評價主體的改變將更加有利于開展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評價結果更加可信。從筆者所查閱的國內文獻來看,絕大多數專家學者認為基于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主體由政府、高校和社會團體組成更為合理[6]。
三、評價方法
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始于1985年,其出發點主要是對不同專業學位授權點進行合格評估,屬于政府評估模式。由評價巾心、民間評價機構等參與的多元評估 模式開始于1994年。多元評估模式的出現意味著針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評價進入常態化,促進了其評價方法多樣化的快速發展。早期的評價方法單一,多以定性和主觀評價為主。目前關于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評價多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主觀評價所占比重減少,客觀評價比重增加,評價結果更能真實地反映實際情況。影響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因素很多,采用單一標準很難做出公正合理的評價。即使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也應該從某一角度出發,盡量使評價結果的可信度提高。
(一)定性評價法與定量評價法
定性評價(可在分析大量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采取座談、訪談、觀察等手段進行評價)與定量評價(可采取標準測驗、實驗研究等手段并借助于數學模型等進行評價)適用于不同的評價內容,有些內容只能采用定性評價,有些內容既可以采用定性評價也可以采用定量評價。從評價結果的可信度來看,如果能夠采用定量評價則盡量避免采用定性評價。定量評價結果的可信度義與所采取的評價指標有關。科學合理地設計評價指標是保證評價結果可信度高的重要前提。層次分析法(analv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決策方法,是一種綜合評價法,在不同領域的運用相當成熟。因此,對不同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評價完全可以采取該種方法。
(二)模糊綜合評價法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通過精確的數字手段對模糊的評價對象進行量化評價(即借助模糊數學,運用模糊關系合成原理將模糊概念定量化的評價方法),其評價結果較為科學、合理。模糊綜合評價法的評價結果是一個矢量(不是一個點值),所包含的信息相對來說比較豐富,但計算比較復雜,工作量較大。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既可以比較準確地刻畫被評價對象,義可以進一步加工,得到參考信息。該方法在高等教育質量評價巾也有應用。
(三)靜態評價法與動態評價法
對被評價對象已經達到的水平或者已經具備的條件進行評價稱為靜態評價法。該方法在評價時只是考慮評價對象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巾的現實狀態,而不考慮評價對象今后的發展趨勢。對于需要進行橫向比較,從而衡量評價對象是否達到了某種標準的情況宜采用靜態評價法。如果要對評價對象的發展潛力和發展趨勢進行縱向比較宜采用動態評價法。該方法是指對評價對象的發展狀態的評價,通過評價發現其發展的規律。靜態評價法與動態評價法二者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在投資管理巾對經濟效益進行評估時通常同時采用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法在經濟學中應用較普遍,而在教育教學中多以動態評價法為主。
從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實際情況出發,開展基于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不僅可以采用單一的評價方法,也可以兩種方法并用。不同評價方法其評價難易程度和工作量差異較大。開展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的組織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或兩種評價方法。
四、評價指標體系
所謂指標體系是指由若干彼此獨立但義緊密聯系的指標組成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評價指標對于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來說至關重要,其科學性直接影響到評價結果的準確性。所以在制定評價指標時應堅持共性指標與個性指標相結合、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主觀指標與客觀指標相結合、統一性與特色性相結合的原則,使得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具備科學性、全面性、可行性與動態性。根據需要,評價指標體系可劃分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一級指標的設計應體現出研究生教育的共性,二、三級指標可以體現不同學位類型的特點(即個性)。針對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一級指標的設置應包括物質條件、導師指導、管理教育和外部評價等方面[7]。設計評價指標時要考慮全面,但指標數量不能求多,盡量避免過于煩瑣,以能客觀反映實際問題為準。可從關鍵指標人手,設計能夠充分反映不同學位類型研究生教育整體質量的指標。不同學位類型的研究生其培養目標不同,學習內容與培養方式也存在差異,因此兩種類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的內容與數量也不應該相同。比如可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質量的一級評價指標設定為教師的學術水平、理論教學質量、學位論文水平、社會評價和迫切性五個方面,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一級評價指標可設定為生源質量、師資隊伍、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和社會評價五個方面[8-9]。
在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活動中,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目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很多,比如評價指標缺乏針對性、主觀指標與客觀指標失衡、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失衡、指標體系過于煩瑣等等。為保證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更科學更可行,對于組織者和實施者來說,確定評價指標體系也可以采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通過向同行專家學者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獲得不同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德爾菲專家咨詢法是通過數輪調查、匯總和分析,最終取得一致意見。因此,該方法雖然工作量較大,但結果很具代表性。
五、評價模型
評價主體根據評價對象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然后通過適當的手段、方法實施整個評價過程,得出評價結果并檢驗其合理性,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其表現形式就是評價模型。不同的評價方法與不同的評價模型相對應,不同評價模型的實施方法與步驟存在很大差異。基于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模型可以采用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BP神經網絡綜合評價法和PSO-AHP分析法[10]等。層次分析法的操作步驟為:構建層次結構模型一構建成對比較矩陣一層次單排序一一致性檢驗一層次總排序一一致性檢驗。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以模糊數學為基礎,采用模糊關系合成的原理進行綜合性評價的一種方法,其操作步驟為:確定因素集和評語集一構建模糊關系矩陣一確定指標權重一模糊合成一最終評價。BP神經網絡模型包括輸入層、隱藏層和輸出層,其操作步驟為:網絡層數的確定一網絡節點一傳遞函數的選取一訓練函數一構建模型。PSO-AHP法是對傳統層次分析的改良,采用粒子群優化算法(PSO)確定分析指標權重,有助于提高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基于PSO-AHP分析法的評價模型建立步驟為:構建層次結構模型一構建判斷矩陣一建立權重優化模型→PSO求解權重優化模型一-致性檢驗。在眾多評價模型中應用較多、較普遍的當屬層次分析法,有些是在層次分析法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旨在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使得分析結果的信服力增強。一個好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模型應該是集科學性、可靠性(準確性)與可行性于一體的。采用層次分析法對研究生教育質量進行評價,其層次構造圖設計如圖2所示。
六、結語
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關系到我國能否早日實現科技強國的夢想。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素質、高學歷人才的重要途徑,其人才培養質量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影響。對研究生教育質量定期開展有效評價是確保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不同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其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培養過程和培養手段均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應從各自特點出發制定各自的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和評價模型,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大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確保評價結果科學可信。
[參考文獻]
[l]袁本濤.關于我國研究生學位類型劃分的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2016(6):24-28+121.
[2]孫蓓蓓.基于協同創新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改革研究[J].大學教育,2017(1):175-177.
[3]吳卓平,張巍,錢甜甜.遼寧省全日制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初探[J].大學教育,2014(7):30-31.
[4]高久群,鄭華,戚興華.全面質量觀下的高校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J].高教論壇,2015(10):105-108.
[5]鄭宏宇,楊濤,徐華.不同類型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差異化改革實踐探析:以《高等混凝土結構理論》為例[J].高教論壇.2018(6):98-101.
[6]胡恩華,顧桂芳,楊曉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主體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1):31-35.
[7]盛明科,唐檢云.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框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7):13-17.
[8]劉春惠,王站軍.基于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2):9-13.
[9]劉平,顧麗琴,吳旭舟.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5):60-64.
[10]李圣,李勇,王海燕.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模型構建與研究:基于PSO-AHP分析方法的應用與實證[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5):53-59.
[責任編輯:龐丹丹]
[收稿時間] 2019-03-17
[基金項目]沈陽建筑大學2016年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基于學位類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研究”(2016-YB-14),2018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材料類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遼教函[2018]471號1-3 15).
[作者簡介]劉運學(1969-),男,黑龍江鐵力人,碩士,副教授,碩導,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