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積極努力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更新陳舊的教學觀念。積極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受到新高考制度的影響,高中語文的難度、深度、廣度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對高中語文的教學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在高中階段,高中語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充分說明了高中語文在高中學習階段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多年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總是會出現一些對高中語文學習積極性不高,不用心學習,甚至放棄語文的學生。這些學生總是在高考之后,發出相同的聲音“真后悔沒有好好學語文”的感慨。這些學生主要是對語文的學習失去了信心,成為語文學困生,最終遺憾的步入社會。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高中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學困生 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4-153-01
一、高中語文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語文的學習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很多人也認為語文拉不開差距,可是提高語文成績很難。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進入高中以后,有一些語文基礎不太好,對語文學科不重視的學生,慢慢地他們在語文的學習上,他們會感到越來越吃力,成為了語文學科的學困生。這些學生智力水平正常,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和學習存在誤區,他們總是認為語文的學習不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即使投入了較多的時間,語文成績也很難提高,所以就忽視了語文學科的學習,殊不知,在他們不經意疏忽的時候,錯過了很多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語文成績也越來越差。再者,這些學生不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由于高中階段學習科目多,學習難度大,他們對各科學習時間和精力上分配不合理。對各個學科的學習照顧不到,顧此失彼。他們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的學習,導致成為了語文學科的學困生。
二、提高學困生內驅力的策略探究
1.充分參與課堂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知過程,又是學生能力的發展過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有效參與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困生的課堂參與度呢?為了激發學困生的內驅力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激發興趣——開展“課前演講”活動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視學習興趣,并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能激發最大的學習熱情。為了有效地引導學困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我在教學中設計了“課前演講”這一環節。課前五分鐘演講對于學困生而言是新鮮的。在演講前,我與他們進行交流,抓住學困生心理上的“興奮點”,讓他們各自選好演講的內容。比如,讓學困生找到自己最關心的、最感興趣的新聞話題、時政焦點、社會現象等。在搜集題材的過程中,隨時隨地就能觸發學困生的感官,由于精心準備,常常在演講中不時爆發出閃光點而受到同學們的熱烈鼓掌。
(二)循序漸進——設計語文課堂問題
設計課堂問題要根據學生狀況、教學內容特點、教學條件等因素來取向。在設問過程中應有與之接受能力相應的知識,即使在同一個班級里,教學設計也要因人而定。適度的提問促使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這會使學生感到由衷的喜悅,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基于這些要求,我對學困生是這樣進行課堂教學設問的。
第一步,做好課前提問的準備。學困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相對要弱些,對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反應速度也慢些。因此,在上課前,我告訴他們老師要提問的問題,讓他們課前做好準備。上課時,我就點名讓他們回答這些問題,只要回答正確,立刻抓住機會給予表揚,讓學困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他們的接受度較高。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困生們上課舉手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第二步,簡單問題開啟思維之門。設計課堂問題,能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讓學生主動地思考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思維技能,從而達到培養思維能力的目的。當學困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讓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時,我不再課前給他們題目,而是在上課時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能夠順利、正確地作答,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用這樣的方法讓學困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這樣有利于喚醒他們語文學習的主體意識,讓他們自覺主動地接近語文,努力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學好語文。同時,還幫助學困生重塑自信。對于大多數學困生而言,基礎較為薄弱。教師要針對這一現象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他們夯實學習基礎,使他們盡快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
(三)有效安排課后輔導
我們知道,學困生學習困難不是一兩天造成的,而是長期學習不當的結果。針對學困生知識基礎薄弱,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興趣等等這些問題,轉化語文“學困生”,使他們由厭學變為樂學,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時刻面臨的艱巨任務。真正做到這一點,要求我們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下,讓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同時,語文教師也必須要通過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來促進學困生的發展。
總之,高中語文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貫穿整個高中教育的復雜而艱巨的工作,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都要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們堅信,只要找準原因,改進方法,因材施教,長期堅持,并與學困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就一定能變學困生為學優生,并進而大面積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林宇.“學困生”概念之厘定[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0).
[2]高玫玫.高中語文學困生調查與教學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