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杰
摘 要:現階段,核心素養教學觀念已經深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各個角落,目的在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對于學生長遠發展而言,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的積極性、有效性尤為關鍵。基于核心素養,對小學數學教學措施展開探究成為眾多小學數學教師面臨的重點工作。因此,本文對該問題展開了探究,分別從趣味教學、創設情境、設計問題、一題多解等四方面出發,希望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班級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對策
在新課改的持續深入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發生了一定改變。若要保證小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勢必要展開對其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應該注重這一問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以有效的教學對策進行教學。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意義分析
核心素養的提出無疑是對素質教育的巨大幫助,新課標明確提出:小學數學教師不但要交給小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而且要關注小學生數感、分析問題能力、數學思維、運算能力、創新意識等方面的發展。由此可見,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技能,也不單單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而是基于數學知識而又高于數學知識技能的全面性、綜合性的素質體現。是新時代下,為順應需求而產生的新型教育要求,體現了數學教學的本質。基于核心素養,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質量,還能真正體現出教學數學的實際價值,幫助小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技能、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很多人都說,數學相對復雜,包含了很多抽象的知識點,小學生很難理解,這便對其學習數學提出了挑戰。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完全是因為缺乏數學學習體系的建立,這就導致很難從復雜的事例中,靈活看待問題,而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可使學生利用數學思維來看待數學問題,從全局、宏觀角度著手,掌握事物整體,借助數學符號、空間觀念分析問題,由此很好很簡單的解決數學問題。另外,核心素養可增強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自由的探究形式下,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可在解答問題的同時找到學習樂趣,并將數學技能運用與實際生活中來,在以樂趣為驅動的情況下,推動學生學習,由此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分析
(一)趣味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
興趣是開展一切活動的基石。對數學教師來說,要想讓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首先要帶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喜愛。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應用趣味性教學,由此調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而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來,提升其最終成績。另外,在趣味性教學的指引下,學生展開自主學習,也有利于培養其核心素養。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九九乘法表”時,為激發學生興趣,可采用趣味性教學。小學生愛玩好動,若強制讓其死記乘法表,肯定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甚至會引起學生反感。而小學生普遍都比較喜歡兒歌,因此,實際教學時,教師可借助乘法口訣兒歌來開展課堂活動。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乘法口訣兒歌,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自身興趣高漲。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一起跟著節奏來唱兒歌,由于學生興趣已充分調動起來,學唱口訣兒歌也變得更加簡單。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對乘法口訣的記憶也會更深刻,在想到兒歌的同時便能不由自主的想到課堂中所學到的九九乘法表,為日后應用乘法解題打下根基。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思維力
數學教學中,創設相關問題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可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出發,在學生自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中,鍛煉學生思維,提升其核心素養。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在合適的情況下,積極創設有效的問題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有迫切解題的欲望。這樣做,可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也能幫助學生活躍運用數學知識,實現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例如,在學生掌握了加減乘除的基本算法下,教師可在課堂中讓學生解答以下例題:“A同學買了5斤蘋果,B同學買了4斤梨,兩位同學所花錢數之和為44元,當兩位同學互換一斤水果之后,兩人所花錢數一致,問兩種水果各多少錢一斤?”當學生看到這種問題時,總會犯難,毫無解題思路。基于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解答情境,即:5斤蘋果+4斤梨=44元;4斤蘋果+1斤梨=3斤梨+1斤蘋果=22元。通過將實際問題轉變為具體的關系式,學生很容易就能算出兩種不同水果的單價。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逐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學生可將復雜的問題拆分成簡單關系式,在此基礎上,輕松并自主解答難題,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設計問題,引發學生自主探究
在核心素養下,小學生要養成自主探究問題的良好習慣,并提高主動學習意識,畢竟學習某一知識只是一時的,而提高學習能力才能對日后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將問題作為載體,再輔以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提高其問題探究能力。核心素養下,教師不僅是知識灌輸者,更是問題引導者,指引學生的學習方向,幫助學生如何學習,鍛煉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分析并解答問題的能力。基于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保證所提問題的有效性,確保學生思考,并符合教學內容與目標,問題不能過難或過于簡單。
例如,教師在教學《認識平行線》時,可在黑板上隨便畫兩條線,然后進行提問:這兩條線平行嗎?為什么不平行?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線事物?通過問題的提出,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并說出自己的想法。此類問題的設置,是對教學內容的體現,同時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可使學生更快步入學習狀態。
結束語:
總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對其日后發展有積極作用。數學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實際課堂上,基于核心素養進行教學活動,從而保證學生取得綜合性發展。另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可采用趣味性教學,調動學生興趣;通過創設問題解答情境,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借助一題多解,實現拓展式教學。由此保證教學效果,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黃旭鋒.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7):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