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云
摘 要:中職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讓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擁有職業化的工作能力,其人才導向偏向于實際應用,學生在中職完成學業之后便可以直接走上工作崗位,而隨著近幾年對于中職教育價值的重視,中職教育的改革也逐漸提上了日程,然而在傳統的中職教育中,對于學生管理的松懈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水平難以到達相應的教學標準,對于社會人才的輸送自然也會產生脫節,這一點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因此如何對中職教育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就成為了當下最為重要的課題之一,本文也將就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中職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改革探索
強化對于中職教育的實踐教學一直是時代發展的迫切訴求,然而傳統中職教育與現代化教學理念之間的沖突導致了中職教育改革的重重困難,尤其是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中,這一專業十分強調對于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然而傳統中職教育的松懈管理導致了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學生沒有機會能夠對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專業教學的效益自然難以達到要求,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也不能達標,因此只有找到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改革的合適方法才能最終實現中職教育質量的明顯提升。
一、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性實訓機會不足
中職教育強調職業性人才的培養,因此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理論知識的教學固然重要,但是學生需要大量生產性質的實習來鞏固自己在理論學習中學到的知識,同時積累正式走上崗位前的生產經驗,汽車檢測與維修這一專業便尤其強調這一點,然而這一專業在學生實踐上需要提供大量的設備和相關材料,這對于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備的中職院校來說準備工作上較為困難,再加上傳統中職教育在理論教育上的封閉性,在實踐教學上與社會企業之間產生脫節,中職院校和相關企業在教學合作上的聯系越來越少,使得學生沒有過多的機會能夠自己動手進行生產實習,在學校中所學的理論知識也沒有能夠進行演練的空間,學生在完成中職學業進入企業之后又會因為缺乏相應的工作經驗難以達到企業的要求,學生的發展空間自然會受到限制。
(二)技術性輔助教學手段的缺失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各種信息化設備已經和各類高校的教學手段有了有效的融合,信息技術逐漸滲透進學校教學的方方面面,逐漸走上了現代化教學的道路,然而在中職院校中機器化和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手段的缺失已經導致了教學效率上的落后,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由于知識體系涉及到機械、物理等知識內容,汽車內部復雜的構造通過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傳達,導致了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難以有實質性的突破,尤其是在教學手段逐漸向現代化過渡的今天,中職教育中技術性輔助教學手段的缺失將直接導致中職教育與社會生產之間的脫節,學生在中職院校中的學習更是難以有實質性的收獲。
(三)崗位實習價值過低
社會崗位實習是中職學生正式走上社會崗位前必要的學習內容,然而在傳統中職教育中社會崗位實習與中職院校所能提供的條件有極大的關聯,在學生進行社會實習之前,學校需要和社會企業之間簽訂實習合同,若是學校和社會企業之間沒有進行深度的交流,便有可能導致實習內容在正式執行上的真空,學生雖然能夠完成社會實習任務,但是在實習過程中做的都是一些極為基礎性的工作,能夠真正基礎到核心業務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此學生在社會崗位實習上能夠見識到和學習到的東西很少,而長期的社會實習又會浪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而導致企業在工作安排上的混亂,因此社會企業和中職院校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少,這種由社會實習導致的惡性循環實則影響了學生的實踐鍛煉,學生不得不依靠自己去尋找合適的社會實習。
二、加強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的方法分析
(一)革新教學手段
講授法是傳統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或話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對問題進行分析,最終獲得對知識點的滲入理解,但是在中職院校中這種教學手段并不適合職業化人才培養的教學方向,比起引導—發現的講授法教學,中職學生需要在學習過程中激發自身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在偏向實踐的教學環境中有一定的收獲,因此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通過獨立的思考和實踐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在根本上提升中職教學的教學質量。
(二)利用新媒體進行靈活教學
當前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仍然還未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機融合,因此在未來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中,應該要加強新媒體等信息技術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尤其是在汽車內部構造等細節上的教學難點上,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使用視頻、動畫、音頻或圖片等方式幫助學生用動態方式理解,從而提升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效率,此外,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下,互聯網也可以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中得到最大化利用,通過互聯網搭建的信息平臺,不同中職院校之間可以實現便捷的信息和資源交換,不同院校的學生和教師之間也能進行高效的溝通,優秀的教育資源便能在互聯網平臺上得到最大化的高效使用,中職學生在教學中無法立刻理解的知識難點在課下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的教育資源得到解決,一方面教師可以減少自己的教學工作壓力,學生也能在互聯網學習平臺的使用中鍛煉和培養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實現專業能力的基礎鍛煉。
(三)完善社會崗位實習
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性,中職院校應該與社會相關企業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并通過雙贏的合作模式為學生謀求更多的社會實習崗位,幫助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環境。另一方面,在社會崗位實習上也要深化實習的專業程度,在短期社會實習上,要能夠以社會崗位的主要業務為主,讓學生了解到主要業務的工作流程和技巧,從而在課堂理論知識和實際實踐之間建立起緊密的聯系,讓學生加深對于社會實習的印象,而在長期社會崗位實習上則需要進行合理的實習設計,讓學生先從最為基礎的崗位工作做起,在積累足夠的崗位經驗之后,才能逐漸深入進行更為核心的社會實習工作,這種循序漸進的社會實習方法可以全方位鍛煉學生的工作能力,從而實現職業人才的有效培養,此外,在進行長期的社會實習工作中,也要安排專門的實習職工進行帶隊,當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向實習職工進行請教,確保問題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三、總結
綜上所述,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時間教學的改革應該以匹配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最主要的目標,在進行實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提升專業教學的規范性,更要能夠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高效的技術性實現專業實踐教學的突破,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鍛煉空間,本文就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給相關從業人員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蔡英富.關于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J].科技風,2015,000(002):233-233.
[2]何文軍.關于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J].亞太教育,2016,000(005):55-55.
(玉溪工業財貿學校 ?云南 ?玉溪 ?6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