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師德師風與其自身的教學水平以及對于人才培養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聯系。而中學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發育的告訴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在逐漸形成。因此,這一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于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在當前的教育過程中,對于教師的師德師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隨著近些年來的一些不良事件的曝光,反映著當前的中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力度還有待加強。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下;中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路徑
前言:
師德師風建設是當前的新時代背景下對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中學教師的管理工作中,領導人員要不斷的強化對于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培養力度,使師德師風能夠成為教師的行為準則,從而能夠起到帶頭作用,給學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作用。由于師德師風建設對于教師的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針對于新時代背景下,中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路徑展開研究。
一、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缺乏奉獻精神
當前的教育行業中,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會使教師容易產生一些錯誤的心態,忘記了自己進入教育行業的誓言,逐漸的沉迷在功利世界中,缺乏奉獻精神。在工作中,教師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的行為,比如按照自己得到的利益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對于教師任務的安排不能認真的完成等等,這些現狀都是由于教師缺乏奉獻精神造成的,會對于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造成影響。
(二)行為表現失范
在初中階段,教師的行為會對于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對于自身的行為表現不夠約束,從而會造成行為表現失范的情況出現。常見的就是一些偏遠地區的教師在講課時,不使用普通話;或者在一些學生的學習速度較慢或成績不理想時,教師就會對于學生進行打擊諷刺挖苦,對于學生進行全盤的否定。這樣的教師方式會對于學生的心靈造成不利的影響,都是缺乏師德師風的表現。
(三)教學效果不佳
有一部分教師對于自身的教學任務不夠重視,經常會出現教學任務難以完成的情況。并且,在教學中,也不會投入時間精力對于教學方式進行研究,導致教學課堂十分無趣,學生的學習成績也無法提升。其次,教師會對于學生進行區別對待,由于一些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并且家境不好,教師就會在學習上不去關注這一類學生,只關注一些成績優異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這楊的方式會對于學生的心靈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于會影響學生的性格養成。
二、新時代背景下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作用
(一)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
在當前我國的教育事業高速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需要通過對于教師隊伍的不斷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和師德師風,使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具有更高的水準。因此,通過師德師風建設,能夠幫助教師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加強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以確保教師在教學中能夠以一個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確保我國的教育行業能夠隨著教師隊伍水準的提升而不斷發展。
(二)符合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
在教育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與時代的進步發展相結合,只有適應于時代發展的教育,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由于我國當前的經濟和社會形勢都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在教育工作中,也要及時的對于教師的教育觀念進行提升,使教師能夠加強自身的師德師風建設,使自身能夠對于一些社會中的不良現象進行抵制。自主的對于自身的心態進行調節,從而形成良好的教育事業師德師風建設的現狀。
(三)促進教師隊伍發展的根本前提
中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培養育人育德的根本理念,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的發展對于自身的一些正確觀念進行加強。通過師德師風建設,能夠幫助教師隊伍在建設的過程中,能夠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高尚的道德水準,從而能夠使教師在面對與不同的學生的時候,都能夠保持公平公正,給學生做好榜樣作用,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良好行為規范從而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新時代背景下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路徑分析
(一)樹立育人觀念,增進教師敬業精神
作為教師,要時刻保持光榮的心態,明確自身的職責所在。通過教書育人的方式,加強對于教育行業的熱愛,并且要做到在教育過程中的無私奉獻。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并且記憶力好,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培養,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關鍵的作用,并且,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的對于課下時間進行運用,將奉獻的精神貫徹在教學的每一個角落,通過自身樂于奉獻的精神,感動學生,使學生能夠受到啟發,在人生的重要階段養成良好的品德。
(二)加強自我約束,提升教師修養水平
作為中學教師,會對于中學生的三觀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對于自身的道德以及人格的體現,帶給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通過教師對于自身的價值觀樹立以及良好的道德素養提升,能夠幫助自身不斷地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因此,教師在工作中,要加強對于自我的約束,不斷地對于一些正能量的精神內容進行學習,使自身能夠成長為一個具有修養水平的中學教師。并且,在師德師風建設的過程中,還要加強對于教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能夠使教師能夠加強對于自身的約束,使自身的修養能夠得到提升。
(三)克服浮躁心態,精進教師教學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于自我意識的提升,不斷地消除一些負面的情緒。在教學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教師的心態過于浮躁,無法潛心對于教學內容進行研究造成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排除雜念,一心一意的對于教學內容進行鉆研。從而能夠實現自我的教學能力的提升,使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夠更加符合于時代的要求。其次,教師在工作中,要多多向一些老教師請教,找到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并且加以改善,使自身能夠在虛心學習的心態下,不斷地提升自我,掌握正確的教學方式。
(四)完善評價考核,引導教師積極進取
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完善,需要在中學的工作中制定師德師風考核機制和懲罰機制。通過將師德師風的內容和教師的職稱評定聯系起來,能夠使教師重視起師德師風的問題,從而能夠對于自身的行為進行改進。在出現一些教師師德師風出現問題的時候,需要學校出面嚴肅的對于問題進行處理,使教師能夠真正的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貫徹師德師風的觀念。其次,通過師德師風的考核體制運用,能夠對于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真實情況進行考核,由于考核的過程也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從而能夠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
結語: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是對于教育發展進步的體現。本文通過對于當前的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在當前的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樹立與人觀念,使自身能夠具有敬業精神。加強對于自我的約束,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修養。要對于一些錯誤的浮躁心態進行克服,使自身的教學能力能夠不斷提升。最終,才能夠促進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更加高速的發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魏語婷.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基層黨組織引領師德師風建設探索研究[J].黨史博采(下),2020(11):31-32.
[2]錢惠,朱旭東.“互聯網+”視域下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探究[J].農家參謀,2020(21):263.
作者簡介:
丁昌杰,男,1979,09,籍貫:河南省固始縣,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師德師風方面。
(固始縣蓼城中學? 河南? 信陽? 4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