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對于財務會計專業的學生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培養他們的職業能力,將相關的財務知識理論應用到實際工作或學習中,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帶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其綜合能力,以此適應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和需求,為國家和社會提供綜合型人才。本文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基礎背景,深入探討和分析其在財務會計教育中的應用和實施,進而提出相關的創新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財務會計;職業能力;培養;新模式
引言
財務會計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會涉及到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并且與其他學科密切相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財務會計與經濟管理緊密結合,這樣才能讓同學們更加懂得財務會計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激發他們想要學習財務會計知識的欲望和熱情,讓其掌握相關財務會計知識并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運用,這樣才能全方位的培養他們的職業素養和能力,為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全面發展。
一、培養學生財務會計職業能力的意義
職業能力是高校畢業生必備的一項基礎技能,它主要包括:(1)專業能力:是指學生學習相關專業所具備的學習能力,例如:學生學習財務會計知識所需要接受相關的實訓課程,才能具備所需的專業能力。(2)綜合能力:要求學生具備多方面的能力,例如: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等,這樣才能使其全面成長和發展。(3)職業素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和相關的人際關系處理等等[1]。首先,財務會計管理專業會是以實踐為基礎的一門專業,只有同學們熟練掌握相關財務會計知識才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應對相應的問題,通過培養其職業能力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還可以幫助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其次,財務會計專業需要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只有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才能在記賬的過程中將相關財務會計知識理解的更加透徹,因此對財務會計建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最后只要培養其職業能力,才能促進他們全面成長和發展,為社會和國家提供高質量的人才[2]。
二、構建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在高校內部建立職業能力培養體系,讓高校的全體教師和相關了管理層和領導者重視該體系的建立,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財務會計教育職業能力培養工作在高校中的順利開展。因此在構建職業能力培養體系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其職業能力還要讓同學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舉止,這樣才能規范和約束他們的行為,從而提升他們自身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另外,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培養其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讓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鍛煉自身的表達能力,這樣才能為今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還應該達到一定的外語和計算機水平,在未來的工作中,計算機軟件是必備的辦公軟件,只要其熟練掌握相關專業技能和知識,并加以運用才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從而贏得老板的青睞[3]。
三、提供相應的實訓機會
財務會計是一門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的專業課程,以此教師和高校應該為其提供實訓的機會,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的了解會計崗位的職責和需求,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首先,高校應該為其設立專門的實驗室,加大對于設備的投入,引入先進的教學設備,這樣才能為同學們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和氛圍,讓他們將相關財務會計的理論知識帶入到實訓中,在實訓中更加理解財務會計知識的意義和作用[4]。例如:可以設立《ERP沙盤模擬實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同學們初步了解沙盤規則以及一些基本操作和相關經營流程,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全體同學分為幾組,讓他們每個人分配相應的角色并且明確自身的職責和工作范圍,在實訓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還讓他們學會在沙盤實驗的過程中接近企業實戰,以此解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同學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其對于相關財務會計知識的運用,激發他們的學習的潛能和動力,真正的感受到市場競爭的激烈與殘酷,從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這樣不僅提高其經營管理的綜合能力,還能讓他們在經營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問題,在不斷反思中總結相應的經驗,以此改正不足,從而全方面的培養綜合能力,促進職業素養能力培養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順利開展[5]。
四、與企業進行合作,提供優秀人才
對于多數高校而言,他們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并不重視。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只是將相關理論知識放在教學的中心,并沒有重視同學們的實踐能力。這樣不僅大大降低其實踐操作能力,同樣限制他們的個性化發展。另外,由于教師和相關管理層對于財務會計職業素養的認識不足,因此會在教學中忽視這方面的培養,這樣一來,同學們學習到的相關財務會計知識沒有空間得以施展和發揮,限制和阻礙職業能力培養工作的進程和發展。因此各大高校應該聯合相關企業進行合作,為其提供財務會計專業人才可以讓提前適應社會生活,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習的過程中幫助其改善自身的缺點[6]。在企業中積極完成領導布置給他們的任務,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學習到相應的企業文化知識,擴充知識面以此提升自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道德素養。另外,一方面,同學們在實習過程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和適應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需求,真正的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讓自身的綜合能力和心理素質都得到相應的鍛煉,并且鞏固和復習自己學習過的財務會計知識,讓他們盡早的適應社會生活的節奏[5]。另一方面,各個高校也可以通過實習為企業提供優秀的人才,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能力,同時也讓學校針對針對企業的需求來適當的培養所需的人才,同時提升其自身的就業率,推動人才發展。
結束語
在我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個高校應該把握各種機會為其提供全方位綜合型的優秀人才,這樣才能實現其人才教育目標,讓財務會專業的同學的才華和能力達到施展,從而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全面發展,以此適應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讓同學們在未來的崗位上,快速熟練的掌握相應技巧,推動職業能力培養在財務會計專業教育工作中的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付妮.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創新模式[J].法制與社會,2019,03:207+221.
[2]涂小麗.新形勢下會計人員職業能力框架體系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9,698:226-228.
[3]周新竹.基于職業能力供需視角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9,3406:42-47.
[4] 李茂宏. 基于提升職業判斷能力的高職財務會計教學內容改革[J]. 現代職業教育, 2020, No.207(33):162-163.
[5] 王鎮. 會計教學改革與學生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J].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8, No.643(21):99-100.
[6] 楊麗娜.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的體現[J]. 財會學習, 2018, No.190(16):228-228.
作者簡介:
李怡,1997.10.14,女,漢族,河南省洛陽市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漢口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