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兆麗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培養學生邏輯能力與想象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具有促進作用。由此,本文提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優勢,并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應用思維導圖,給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以期為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思路,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實踐探究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師的教學觀念也隨之發生了一定的革新,各種高效新穎的教學方式被不斷應用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顯著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使得教師可以將語文知識進行整理,并能幫助健全其知識體系,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語文教師應善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以顯著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思維導圖的應用優勢
(一)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形象思維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在學習過程中更善于應用形象思維的優勢,對抽象性較強的事物理解不足。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不能一味的要求學生學習抽象性的理論,避免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產生厭煩心理。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對教學內容展開探索,發揮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好奇心旺盛的特點,并促進知識的形象化。由此,語文教師可以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通過關鍵詞和圖形符號等描述學生學過的知識,并加強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僅如此,思維導圖還可以通過不同顏色的運用來將知識進行分類,種種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身形象思維的優勢,從而主動對教學內容展開思考,并能在教師的教導下將語文知識以形象化的方式表現出來[1]。
(二)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
思維導圖指教師以教學主題為核心,通過圖示的方式為學生構建知識框架,以健全學生的知識體系。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傾向于通過體驗式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由此,教師若想為小學生建立思維導圖,就需要教導學生學會從教材中提出語文知識的關鍵詞,并將這些關鍵詞分類、分層。在長期的訓練之下,小學生能夠養成從宏觀的視角分析文章內容的學習習慣,其各項學習能力也能得到顯著提高,有助于小學生的綜合發展[2]。
二、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
(一)優化教學環境
對小學生來說,注意不集中、上課時溜號走神現象等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究其原因,小學生無法在課堂上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由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為學生構建適宜的教學環境,減少說教式教學方法的使用,并在思維導圖的支持下提高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使教學質量得以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加以掌握,根據實際情況來構建思維導圖,并應用多樣化的色彩與結構來展開構建[3]。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記錄學習內容,從而充分發揮思維導圖教學的優勢。
例如,在教授《涼州詞》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以邊塞詩為主題構建思維導圖。如引導學生整理并匯總自身所學的邊塞詩的創作背景、作者等信息,并在思維導圖中展示出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既可以加深對邊塞詩的理解,體會作者在詩中寄托的感情,又可以觀察邊塞詩的體裁、結構等在各個歷史時期內發生的變化,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對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通過問題教學法展開教學
思維導圖的應用能有效提高對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效果,并能使學生的思考方式更具條理性,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會帶領學生共同閱讀文章,讓學生通過機械閱讀的方式體會課文的內涵,并加強對文章情感的體會。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對其學習發展會造成不利的影響。由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思維導圖教學方式的使用,使語文教學的脈絡發展更為清晰,以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學習習慣,促進其思維模式的培養,最終使學生能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提高。
以《草船借箭》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完成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如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將整篇課文的故事走向,節奏變化,人物形象等進行標記,并用彩色線條講這些內容表達出來。隨后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標記內容對學生展開提問,讓學生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思考來理清自己的學習脈絡,增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當學生完成對問題的作答后,教師通過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指導,使其明確自己思考方式中出現的遺漏,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也更為深入。
(三)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導圖的應用還能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要求并不高,主要是教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抒發自己的情感。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需要在寫作教學中加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文作為鍛煉載體,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來鞏固自身所學,并明確自己的寫作思路,從而豐富寫作內容。
以《狐假虎威》的故事教學為例,教師將“狐假虎威”作為思維導圖的構建中心,引導學生以關鍵詞的形式描述自己學到的知識,并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想法。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再讓學生將自己的答案謄寫到紙上,再進行一定的擴充。同時教師要注意不能給學生帶來過多的限制。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綜合素質得以提升,有助于后續語文教學的開展。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提出了與學生學習特點相契合的應用策略,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以期語文教師開展后續的教學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潘雪梅.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求知導刊,2020(50):61-62.
[2]張惠,王云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言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06):105-108.
[3]王靜.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教育界,2020(4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