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嵐
摘? 要:新課改于高中美術教學而言無異于異常聚變,隨著核心素養教學事業不斷推進,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成為歷史。高中美術作為重要的人文學科,落實核心素養的實踐教育顯得十分必要。著名雕塑家、思想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術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育方略就是擦亮學生眼睛的重要舉措。培育核心素養是豐富學生感知、開拓視野提升審美能力、藝術素養的有效途徑。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每個高中美術教室需要直面的問題。基于此,本文特針對當前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常見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針對性提出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核心素養;優化策略
高中美術課程中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系統性學習的各個階段應當具備的素養要求,也就是敘述應當適應自身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素質和基本能力。美術教學對高中生的審美觀、文化觀具有積極的引導價值。在新課改深入實施的背景下,教師通過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發揮美術教學中的獨特優勢,為塑造學生綜合素質具有積極意義。
一、美術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概述
自2016年教育部公布各學科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進行了細化解讀。高中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圖像識圖、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美術的核心素養不僅僅只是上述五大方面單獨培養,而是要在教學活動中將五大要素有效整合,穿插落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綜合成長。這就轉變了高中美術教育的的傳統教育職能,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主要讓學生掌握繪畫技巧、基礎知識,如今的美術教學中,則以基礎知識、繪畫技巧為根基,側重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加深對文化的理解,增強審美判斷,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二、加強高中美術核心素養教育的意義
高中美術教育工作是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高中階段的學生對美的事物已經有了一定的基本認知,高中美術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要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科學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美術教學的核心意義就是要美化學生的心靈與人格,讓學生能夠用真確的審美觀來看待周邊的事物,懂得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并能夠以高尚的審美標準來約束自身的言行舉止。因此,落實高中美術核心素養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傳統的教學活動過于枯燥,側重于對有美術天賦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這種教學氛圍下抑制了大部分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
(二)有利于優化美術教學模式,促進新課改深入推進
高中美術核心素養教育目標是對學生審美能力、鑒賞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培養。有利于促進美術教學模式的不斷優化創新,將核心素養的培育落到實處。
三、當前高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教學環境和氛圍中,美術學科在高中的教育地位較低,主要源于高考制度所致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均不看好高中美術的發展前景,導致許多高中施行兩套課表制度,一套包含眾多副科用以應付教育部門審查,一套實際教學用來應戰高考。在常年的教育環境下,導致學校對高中美術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教學觀念仍以升學率為唯一衡量標準,致使高中美術教師的學習動力不足,對教學模式的研究不足,難以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綜合性人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地區的高中紛紛回頭,開始注重素質教育,以美術、音樂、體育為代表的學科地位不斷得到提升,但是效果甚微,仍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教學模式不合理
傳統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支配著學生來進行灌輸式教學,以分數論來衡量學生學習成果。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學觀念較為保守
當前的高中生家長絕大多數是1980年以前出生,他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家長間的攀比主要以分數之上,認為孩子只要能考上好學校即可。家長擁有對學校的選擇權,使得學校為了穩定招生,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只重視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范圍內的科目教學質量。沒有側重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導致教師和家長對美術等學科不夠重視,觀念過于保守。
四、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高中美術核心素養教育的舉措
高中美術核心素養教育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關鍵課程。筆者認為落實新課改的教學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落實。
(一)增強師資力量
教書的綜合素養直接決定教學方法的創新情況。學校要想培養高中生的創造性能力和個性,就要實現教學創新。美術學科的人文素養、審美觀離不開優秀教師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創新能力來落實。只有在新的時代環境下,美術教師喬勇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結合時代特點和新時代學生特點,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來個性教學方法。
(二)啟發式教學,促進實踐
啟發式教學就是指通過教學實踐的方式來啟發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來感知、了解、認識只是。美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實踐生活中發現而來。因此,教師要通過親近自然的方式,在實踐教學中融入更多生活案例,讓學生關注自然,從自然中找靈感和創作源泉。此外還要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活動中鍛煉鑒賞能力。
(三)挖掘人文資源,豐富美術素材
視覺形象是美術的立科之本,美術學科的價值也是如此。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不斷豐富教材內容,領用運用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充分挖掘素材。挖掘人文資源要求學生和教師在高中美術教育過程中,積極探索社會化資源,全方位多角度從事美術教學素材,讓高中美術核心素養教育的載體更加具體化。
參考文獻:
[1]錢麗麗. 核心素養下高中美術課教學思考[J]. 美與時代(中),2017(03):102-103.
[2]金銘. 探究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 美術教育研究,2018(21):155.
[3]金業明. 網絡資源及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美術教育研究,2018(22):135.
[4]鄒沁.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設計研究[J]. 美術教育研究,2019(02):71-73.
[5]王雪,楊曉杰,姜淑娟,李思蒙. 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生物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 高師理科學刊,2020,40(02):107-110.
[6]鄒沁. 淺談視覺文化時代下的高中美術設計模塊教學[J]. 美術教育研究,2020(0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