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后芳 韋吉崇
摘 要:本文以“物質的量濃度”為例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進行分析,分別從課前設計、課中活動以及課后評價三個環節展開具體研究,旨在透過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增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學習思維。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模式
引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下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課前由教師提供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課堂上師生共同完成知識學習、增進知識點理解,課后反思評價,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課前設計,形成自主化學習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成為一種主流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實際教學活動中。將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模式應用于課堂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整個教學過程中將會以學生為中心,將課上、上課階段和課下有機結合,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并充分借助小組合作、實踐評價等方式,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引導學生去切實理解“物質的量濃度”。
通常來講,課前設計主要包括學生預習,需要教師不斷擴充知識儲備,從而完成教學目標設計、課程設計、內容設計等環節。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前,教師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相對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和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為學生予以必要的外部學習條件的物質保障,從而確保整個課堂活動的順利展開,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好課件導入工作,例如“物質的量濃度”課件、習題、公式推導視頻等。與此同時,充分關注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關鍵作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正在于讓學生能夠在上課之前就對學習內容進行初步預習,而課堂活動是一個不斷鞏固理解和深化認識的過程,翻轉課堂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它將學生的學習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通過學生在課前對書本知識的認識和了解,從而能夠更加快速、直觀地掌握學習知識。例如教師提前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能夠對書本中提及的物質的量濃度、換算和計算方法、量濃度溶液配置方法等擁有初步了解,如果出現不懂的地方,再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具體講解。
此外,教師在布置完學生學習任務后,就可以引領學生展開整個預習過程,學生需要將“物質的量濃度”內容定位為書本上的具體知識范圍,并按照書本大綱展開自主學習,將教材和網絡資源相結合,整理屬于自己的學習筆記,學生也可以將“物質的量濃度”制作成PPT,在課上時與同學們一起互相分享自己在預習活動中的問題與收獲。
二、課堂活動,鞏固知識內容
課堂教學活動將由教師擔任主導者的角色,通過情境式教學、課堂互相交流以及課堂測試的方式完成教學目標。在展開“物質的量濃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構建一個輕松活潑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就教學活動中,從而為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形成良好的開端,并將其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在學習“物質的量濃度”課程內容時,由于化學學科本身存在一定復雜性,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自主學習相對困難,很難理解物質的量濃度換算公式,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的助力,將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化學知識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理論性,部分學生在學習“物質的量濃度”時,很難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只是將其視作一個獨立的知識模塊,不利于深入理解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置方法、化學定量實驗中的誤差分析方法等。因此,教師可以有效借助小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互相分享對于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物質的量濃度”相關視頻資料,從而不斷加深學生的認識和理解。
在對預習情況展開基本交流后,可以通過簡單的課堂測試的方法,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儲備,在課堂測試完成后,學生彼此之間互相交換試卷,在課堂上就完成整個批閱工作。
在課堂測試后,無論是教師抑或學生都能夠初步確定對“物質的量濃度”知識點是否了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測試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課前預習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匯總,并按照主題不同將其分給不同的學習小組,由每個小組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協商討論,最后以小組為代表進行匯報。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是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學生通過預習發現問題、分享交流、檢測、解決問題等環節,不斷加深對于“物質的量濃度”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三、課后評價,加強知識探索
在完成課前、課中學習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后教學活動以作業、交流和復盤三個環節組成。在整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學習作業,不斷去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如果寫作業過程中遇到問題也可以和同學或者老師展開交流,共同探討問題的答案。整個復盤反思即是對本個知識點內容的反思,增進學生對“物質的量濃度”的理解,也是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有沒有哪個環節能夠進一步完善,從而引導學生構建合理的學習方法。最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評價的任務,客觀準確地評價整堂課學生學習情況、是否完成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教學大綱展開。需要注意的是,整個教學評價過程應當盡可能保證評價的多元化,不斷擴大評價范圍和評價指標,教師不僅僅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應該對學生課前預習情況、課堂表現、小組合作情況進行充分記錄,最大限度發揮課后評價的作用。
結論:綜上所述,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同學們能夠在交流協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論文的撰寫得到了韋吉崇老師的指導)
參考文獻:
[1]王海君,王靜,陳頌,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設計[J].藥學教育,2021,37(01):64-68.
[2]馮嘉韻,劉香萍.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國際公關,2020(11):71-72.
[3]藺丹.探究微課視角下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J].經貿實踐,2018(14):319.
[4]楊會娟,劉煜光,杜紹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組織管理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6,18(04):55-58.
通訊作者:韋吉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