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珊
摘? ?要:在素質教育改革發展下,學校越來越重視音樂教育。音樂教育在小學教育中越來越重要,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發揮音樂教育的效果,音樂教師要不斷優化創新音樂教育,提高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教育;音樂教育;創新方向
隨著現代教育發展,新課程對小學階段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小學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重視語文、數學等文化學科的教學,也要重視音樂等藝術課程教育。然而,在現階段小學教學中,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和素質教育發展要求。這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必須創新音樂教學,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現代化發展,培養學生德育音樂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一、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在現代教育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學校、教師和家長都提高了對學生音樂教育的重視,促進了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然而,現階段小學音樂教育實際情況并不容樂觀,在音樂教育中存在著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阻礙了音樂教育發展。如許多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轉變教學觀念,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將音樂課當做唱歌課,只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教學,而沒有重視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教育。單純的音樂知識教學使得音樂課堂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學生逐漸對音樂失去興趣,導致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不佳。而許多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并沒有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仍然將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對小學音樂教學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創新小學音樂教育的作用
創新教育對小學音樂教育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創新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學階段即使學生認知水平較低的階段,也是學生學習積極性最高,對新事物學習速度最快的階段。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途徑,既能夠調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其次,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創新教育能夠有效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創新教育改變了傳統單一、枯燥的課堂教學模式。傳統的教育模式容易使學生對音樂喪失興趣,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高[1]。因此,音樂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音樂課堂的趣味性。同時,創新教育還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再次,創新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時期,音樂教師通過創新教育,以學生為主開展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思考探究中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音樂素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小學音樂教育創新方向
(一)創新教育理念
素質教育強調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創新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提高對學生音樂教育的重視。音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提升的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改變以教師為本的傳統教學模式,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主體作用,開展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要真正實現創新教學,就必須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課程強調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求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創新教育目的,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現代化發展。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落實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材教具為輔的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學習特征靈活運用教材教具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進行《種太陽》這首歌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思考如何用歌曲描述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天氣。在進行《搖籃曲》這首歌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音樂,探究這首歌可以用哪些樂器演奏,與學生共同討論,引導學生利用簡單的樂器進行演奏,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首先,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創新教學內容。現階段小學音樂教材更新較慢,傳統的兒歌與民謠是音樂教材中的主要內容,與現代音樂發展相脫節。因此,音樂教師要將近段時間比較流行的、對學生有益、正能量的歌曲融入到教學中,創新教學內容。其次,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創新教學方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代替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讓音樂教育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規律和學習需求,增加音樂課堂趣味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音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學,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悟[2]。同時,行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音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結合多媒體開展教學,能夠將復雜的知識變得更加簡單易懂,由淺入深開展教學,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音樂課程內容與實際結合,通過視頻、圖片、音樂等形式調動學生的感官,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然而,音樂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時,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簡單便捷的作用,將多媒體當作音樂播放器,一味地讓學生欣賞歌曲。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需求,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優勢有效結合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靈活開展教學,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音樂教育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音樂教師要認清現階段小學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創新教育的意義,從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方向創新教育,推動小學音樂教育現代化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莎莎.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 中國高新區, 2018, 000(010):77-77.
[2]丁萍倩.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 新課程(小學版), 2019, 000(00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