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爾賢
摘要: 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當前英語教育教學處于快速發展狀態,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引導以及英語活動的開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備機練習,卻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實踐參與,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薄弱,學習成績難以有效提高。大部分教師在現代化教學里面有了新的思考方向,但是也有的教師存在驕傲自滿的情況,對于英語教學存在迷失方向的問題,此種教學觀念難以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進行及時的更替,如果長期發展下去,會嚴重阻礙英語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所以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當前英語教學實施現狀以及存在的不足之處,能夠結合課程標準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引導,切實加強教學,改善增強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 新課程標準;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實施現狀;改進對策
一、 引言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活躍,這也是小學生的重要特點,學生在學習方面會更加自由,但是由于學習并沒有較強的緊迫感,所以課堂時間對于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年齡的限制并不會很高,所以教師必須要有效把握課堂教學時間,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以及好奇心,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欲望。新課標的引領下,教師必須要有效重視構建高效率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思考與探究。
二、 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當前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與創新,新課程改革中雖然提出了學生的學習主人翁地位,但是仍然有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以自我教授為主,小學階段學生處于好奇心較強的時期,部分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可能會一節課堂堅持下來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但是有的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低,可能會出現走神開小差等不良習慣。由于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會采用統一單調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思維發展,從而導致了兩極分化現象。 經過課下調查,我們能夠發現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是與學生進行交流,但是上完課程之后卻難以與學生進行課下交際,在家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英語溝通交流環境,在課堂學習時只能夠被動式地學習,在課后也無法進行積極練習,難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所以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較差。
構建高效率課堂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師必須要重視知識傳授,同時要引導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所以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能夠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評價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三、 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方法措施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傾聽學生的心聲
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要構建高效性的小學英語課堂,就要發揮科學引導的功能,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當中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動力。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探究,通過導學方案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學習需求,強化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動力和熱情。教師也要認真地學習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運用各類學習機會,強化學生在探究和學習當中的良好學習思路。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以及各項知識,逐步地增強學生的實踐探究熱情,有助于強化學生在實驗當中的學習主動性,豐富學生的心理素養和良好的英語知識掌握能力。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和推進,教師在小學英語實踐教育教學當中要注重傾聽學生的心聲,站在學生的立場來考慮當前教育教學形式的現狀,從而逐步地確立教學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確保學生在學習當中,通過自我指導自我強化,實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良好的學習思維,教師要在英語課堂實踐教學當中幫助學生進行科學的學習和探索。教師切勿喋喋不休地開展課堂教學行為,而是通過給予學生一定的課堂時間讓學生通過自主性的英語知識探究和思考,逐步地確立學生主動學習的觀念和良好的學習行為。教師要使學生能夠作為課堂的主體,并且多傾聽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心聲,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反饋,進行教育教學的創新,強化學生在學習當中的探究能力和良好的思考熱情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學習方向和學習心態。
(二)創設英語教與學的良好環境,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目標
由于英語是一門語言性的教學學科,所以教師在英語教育教學當中要提升學生對于環境的體驗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助于豐富學生學習思維,提升學生在探究當中的良好學習動力。教師也要使學生能夠認識英語文化,并且對于文化的了解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改變學生傳統性的學習思路。教師要與學生面對面地進行交流,通過在課堂當中向學生傳授英語發音的相關技巧,使學生對于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一定的學習和探究,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在清醒當中通過感悟和思考,有助于豐富學生的體驗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師也可以嘗試著在教學當中,通過改變學生的座次來進行教學氛圍的創設,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在課堂當中進行互動交流,能夠豐富學生在交流當中的語言,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思路。
學生在學習當中要樹立一定的科學學習目標才能夠積極地融入課堂實踐當中,進行主動的學習和思考。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以及學習當中的表現進行教育的創新,通過為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實施激勵和引導的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和參與熱情。教師也要針對每節課的教學形式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思路,明確學生在學習探究當中的良好學習動力,使學生能夠把握各項學習目標,樹立科學的學習理念。教師也要在每節課學習中樹立良好的學習思路,通過合理地進行教學構思引導學生掌握復雜且抽象的英語知識,逐步地提升學生在探究當中的良好學習動力,幫助學生通過知識遷移和拓展樹立正確的學習習慣。
(三)運用恰當的信息技術,注重教學過程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逐步的應用,教師在創設教學情景時,要通過改善教學過程,使過程能夠更加豐富多彩,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良好的思維特點。教師要以豐富的熱情投入實踐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也要多鼓勵學生,使學生能夠樹立清晰的學習思路和學習目標。教師也要運用語言的魅力來感化學生,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英語發音的趣味性以及魅力,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當中的動力和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豐富當前教育教學的形式,提升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當中的主動性。由于信息技術可以將復雜的英語知識,利用形象且生動性的教學情景來進行體驗,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弊端,在實踐教學當中將英語教學知識傳遞得更加豐富和多彩,有效地完善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動性和學習思路。教師也可以在教學內容當中創新教學形式,營造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情景當中進行良好的體驗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動力和熱情。教師也要善于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視頻,利用彈性結合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情景能夠在線,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在清醒當中的感悟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思路。教師也要提升學生在英語實踐探究當中的良好學習熱情,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拓展學生在實踐探究當中的學習動力,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
(四)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探究
教師在初中英語實踐教學當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復雜性的英語知識,提升學生在面對復雜英語知識時的解題能力和探究能力,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教育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樹立集體榮譽感,強化學生在集體榮譽感的驅使下,樹立科學的英語學習理念。教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了解學生在合作學習當中所出現的各項問題,從而逐步地優化小組合作教學形式。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My favorite festivals”,教師也要在實踐教學當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的教學引導,使學生能夠在課堂開始之前收集相關節日的信息。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性的分組引導,讓學生在節日搜集時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例如春節端午節的習俗,以及所代表的英語單詞,引導學生通過對節日以及單詞的學習和探究,從而增強學生在小組中的討論熱情和單詞掌握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動力。
教師在英語教育教學當中要提升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小學生在聽說讀寫當中注重先后順序引導學生先學會聽說能力的鍛煉,再學會讀寫能力的思考。教師要在小學英語實踐教育教學當中,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的引導,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在課堂當中學會探究。教師也要在課堂當中,通過設計教育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思考,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在學習英語學習當中的動力。教師還可以在實踐當中強化自身的學習思路,引導學生多進行練習,多進行思考,逐步地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
四、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落后的教育教學觀念,構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地探索創新,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教學活動。這是新課程改革需求,也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重要目標。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過程,引導有效應用多元教學理念,開展豐富多樣的英語活動,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與英語學習緊密相關的良好情境,才能夠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率開展。
參考文獻:
[1]馮俊莉.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實施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17(1):34-35.
[2]孟凡紅,岳瑞玲.新課標下中小學英語課程銜接之探討[J].語文學刊,2017(6):184-185.
[3]張文嫻.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實施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74-75.
[4]黨桃花.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實施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J].青海教育,2016(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