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雯雯
【摘? 要】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xiàn)代教育改革大力推行快樂教育,該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樂教好學”是快樂教育的宗旨,它是新課改提出的新要求,提倡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轉變滯后的教學觀,改變機械教條的教學方式,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構建起快樂語文課堂,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引導學生“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寓教于樂
小學生活潑好動、朝氣蓬勃,他們喜歡在寬松愉快的課堂中學習,而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往往能夠激勵人心,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特別對于缺乏持久注意力的小學生,在學習上容易出現(xiàn)倦怠狀態(tài),那么“寓教于樂”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研究對象,就如何將快樂寓于教學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簡出地論述,以期望對其他教育同仁有所幫助。
一、“寓教于樂”的概述
寓教于樂是將教育與娛樂融為一體,使學生在娛樂中受到教育。在我國教育史上“寓教于樂”的教育思想可謂源遠流長,我國古代教育鼻祖孔子在《論語》中曾談及“寓教于樂”的觀點,即“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充滿趣味性,能讓學生從其受益,體驗到學有所獲的愉悅感。在近代史上,有諸多教育家如蔡元培、梁啟超、魯迅及陶行知等人也相繼倡導“寓教于樂”的教育觀點。由此可見,“寓教于樂”觀點在我國教育發(fā)展過程中是一脈相通、一以貫之。
二、小學語文“寓教于樂”教學的策略分析
(一)優(yōu)化教學氛圍
鑒于小學生童心未泯、不喜拘束的心理特征,教師要轉變“灌輸式”的傳統(tǒng)教育觀,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教學設計要以“寓教于樂、寓學于樂”為指導方向,從而改變以往教條僵化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主動采用快樂教學法來營造輕松、舒適、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這樣不但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高大威嚴、不易親近的形象,縮減了師生間的距離,而且有利于師生間積極地交流與互動。同時,在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價值,促進他們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例如,在學習《寓言兩則》一課時,筆者先讓學生看圖猜成語,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了四張圖片,學生在熱火朝天的討論聲中依次猜出了“拔苗助長”“守株待兔”“亡羊補牢”等成語,但有張圖片學生反復猜測都無果,此時筆者在黑板上寫下了醒目的四個字:“諱疾忌醫(yī)”,筆者在寬松、民主而愉快的氣氛下導入了新課,為學生介紹扁鵲的故事。
(二)開展游戲教學
小學生天性喜好玩耍,往往喜歡在游戲活動中認識周邊的事物。教師如果能將游戲善加利用,使其融入語文教學之中,這樣不但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還使他們進入一個自由自在的快樂天地,故而,游戲化教學將是一種富有成效的教學手段。例如,《扁鵲治病》源自于戰(zhàn)國時期名醫(yī)扁鵲的傳說故事,文中人物形象突出,故事也耐人尋味。為了使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文章寓意,筆者以小組為單位,讓各組開展游戲表演,每個小組選出導演、場記、演員,通過組成員角色的扮演,加深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過程。學生為了扮演好角色,也會仔細揣摩故事情節(jié)及人物的心理變化,從而能夠深入認識蔡桓公剛愎自用的性格,以及扁鵲的醫(yī)術精湛和醫(yī)者仁心,也更能透徹地領悟到故事的深層寓意。游戲化教學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體現(xiàn)到參與的快樂、學習的樂趣,達到了預想的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教師往往通過環(huán)境的模擬和場景的描述來實現(xiàn),這種方式可以較快地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思維在不知不覺中切入到教學活動中,促進他們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能夠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小學生缺乏生活體驗,故而,習作課有必要基于真實的生活,教師應多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生活體驗的機會,并引導學生作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場景,觀察周邊的事物。學生只有善于觀察、用心體會生活,才會寫出言之有物、真情實感的文章。又如,在教授“陀螺”一課時,筆者以興趣導入,并在PPT上呈現(xiàn)了“陀螺”圖片,給學生介紹它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娛樂玩具之一,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陀螺的構造。接下來,筆者問學生:“有哪個同學會玩陀螺,能給大家說一下玩法嗎?”有學生舉起小手,筆者示意回答,學生繞有興致為大家介紹:“玩時用繩子纏繞在陀螺,用力抽繩,它便會旋轉,而且發(fā)出嗡嗡的鳴響聲。”其他學生都認真傾聽,對陀螺充滿了興趣,期待著進一步的學習,為接下來順利開展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寓教于樂”就是將快樂寓于教學之中,改善現(xiàn)階段小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從而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進而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文章對“寓教于樂”的概念作了簡明扼要的敘述,筆者調查與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并結合多年從教經(jīng)驗,期望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改良、優(yōu)化日常語文教學策略與方法,讓孩子們在快樂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有效推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慧芳.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寓教于樂”[J].新課程(上),2015(1)
[2]石文鳳.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實現(xiàn)寓教于樂[J].小學教學參考,2009(24):31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qū)弘文小學,山東 東營 2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