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生
摘要: 近些年,伴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初中物理教學也逐漸開始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從而對學生綜合素質和終身學習能力進行拓展。初中物理教學以實驗為基礎,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可以使得枯燥的物理課程更加有趣,也更加生動形象,利于學生接受,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從而使得物理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本文就多媒對物理教學的輔助作用以及物理教學中多媒體的具體應用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多媒體;物理教學;物理實驗
計算機技術在不斷地突飛猛進,多媒體也大量應用于教學中,并且發揮著自身獨特的優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是勢在必行,這樣一來可以為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了解更多課程外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外,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還可以讓學生對物理更加感興趣,調動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將多媒體教學應用于物理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 多媒體技術輔助物理學科教學的優勢
物理這門課主要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大部分的概念建立都是以實驗為主,其中包括了提出的各種假說、設想等等都是需要在實驗探究后才得以知曉的。那么,物理教學中因為受到課堂教學條件、時間、空間等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有不少的實驗都無法在課堂上進行完成,或者還會出現因為設備、外界因素影響而導致的實驗效果差等問題。此外,因為學生認知水平、經歷以及閱歷的限制,對于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往往無法想象,從而對學生的相關能力有所限制,那么,在物理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恰好能夠解決物理教學中遇到的以上問題,只要使用恰當能夠給物理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多媒體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相比較,具有以下幾點優勢。
(一)時間的延長與縮短
聲音的傳播是在瞬間發生的,這在聲學中學生是會學習到的,如果教師要讓學生對聲音的傳播過程進行了解,可以采用動畫慢放的方式來讓聲音傳播這個短暫的過程緩慢呈現,這樣就會一目了然。那么,在學習光的傳播時也可以采用統一的方法。
(二)空間的放大與縮小
在進行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章節的學習時,教師若想向學生清楚說明日食和月食這一自然現象,可以先讓學生去對太陽和月亮進行觀察,使其了解到地球的運轉,另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動畫的形式去向學生展現日食以及月食的現象,在多媒體顯示屏幕上,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日食和月食的過程,從而清楚地了解這三個星球之間的運行狀況。此外,在進行分子、原子內部結構的學習時,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來表現原子和分子內部的結構,將模擬視頻在屏幕上播放,讓學生能夠進入微觀世界去探索奧秘,對物理更加感興趣。以上的內容都是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對物理過程進行感悟,并且鍛煉其分析和理解物理問題和物理概念的能力,使其在其中獲得知識。
(三)抽象問題的形象化
在學習力的問題、運動合成與分解、波的空間傳播以及磁場等等這些問題時,對于初中學生來講這些內容都較為抽象,若是可以運用多媒體將模擬形態以動畫形式播放,這樣就能夠使得以上這些物理現象的具體過程更加具象化,這樣就可以方便學生對這項問題進行了解和學習。比如,在進行磁場空間分布這一教學內容的教授時,教授就可以利用磁感線畫出較為特殊的磁體,將磁場分布的三維動畫來讓學生進行觀察,這一方法就能夠方便學生理解掌握,從而為往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實際問題的理想化
在物理教學中有很多的實驗,其中包括小球或是小車的水平桌面運動,還要鋼片自身的震動,單擺、滾擺的運動等等這些因為外在或者是內在因素影響,從而使得表面運動逐漸趨于減弱趨勢的現象,教師都可以進行實驗并且在此基礎上來引導學生去分析這些現象中出現的因素,然后再采用沒有教學的動畫形式對畫面進行分析,讓學生從抽象的概念中走出來,看到具象的表現。再例如,學習凸透鏡成像問題時,一般實際情況下實驗都是采用定態觀察,那么,若是可以在屏幕上播放動畫,這樣就會更加直觀地展現這一現象,讓學生找到其中規律。
(五)課堂容量擴大化
物理傳統教學過程中,老師若是想把信息傳達給學習,都是采用“粉筆加黑板”的手段,因為技術條件的限制和落后,往往會造成信息傳遞容量的縮小,但是,采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減少教師寫板書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留出來分給師生交流,與此同時也能夠擴大課堂內容的容量,尤其是對課堂復習這一方面來講,會節省更多的時間,并且使得課堂效果更佳優化。在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采用屏幕去展示例題,并且采用模擬實驗來進行情境重現,這一方法能夠快速幫助學生回憶起之前的學習內容,更好地去銜接新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讓物理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二、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一)深度拓展物理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實驗是基礎也是關鍵,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識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又有延展性,在考試中大多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學習物理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細研讀物理課本,挖掘其中的深層信息,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來制作電子課件,將物理課本中的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展示,然后對知識進行拓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綜合能力,并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例如,在進行“密度”講解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去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我們是怎么對不同的物質進行鑒別的,這時可以在屏幕中播放花生油、水、鐵塊、銅塊等圖片,讓學生去討論,為什么我們經常會說“棉花比鐵輕”,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最后,在學生掌握了密度這一知識之后,可以在屏幕上打出測試題:一塊鋁的質量是1.35噸,體積是 ?0.5 ?立方米,求鋁塊的密度。在學生解答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進行巡視,對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并進行講解。
(二)習題課教學中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應用
初中物理習題課具有發散性、動態性、綜合性、個性化等等特點,因此,教師在進行習題教學的時候,不僅僅是要幫學生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還要去引導學生自己掌握解題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鍛煉。學生在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及講解之后,掌握新的解題思路,并且理解習題,這樣才能夠達到最佳效果。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老師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板書來進行講解往往就會降低課堂學習效率,因此,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習題教學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節省課堂時間,教師可以將習題的解題方式和過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然后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進行動態播放,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節省課堂時間,并且還能夠激發學生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計算時間、路程這一部分內容時,就需要對物體的運動過程進行研究,比如光線的傳播以及改變,電路變化示意圖、內燃機沖程等,在進行這些物理運動的講解時,利用多媒體動態展示,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習題內容。
(三)課堂導入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
物理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對新知識進行講述,還是對舊知識進行復習,都有課堂導入這一必經環節,這屬于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必須對這個環節有足夠的重視,雖說課堂導入環節所用的時間較短,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堂課程的后續內容,當教師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時,往往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充滿熱情地去參加課堂教學活動。在這里,想達到這種效果,傳統的教學方式肯定行不通,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就能夠生動有趣且新穎的進行課堂導入,并且對學生思維進行拓展,還能夠培養學生想象力。例如,在講解“光的反射”這一內容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與光有關的視頻,像車輛照明燈、城市夜景等等內容,讓學生直觀地去感受光,并提升學生的求知欲。
(四)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素養
小組合作是課堂上經常采用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新課改之后,這一方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那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極為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能夠互幫互助,從而進一步提升課堂學習效率以及初中生的物理素養。教師在進行分組合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人為本”,不能夠對學生差別對待、特殊化對待,需要促進學生共同進步。例如,在進行“杠桿的應用”這一課講解時,教師在復習環節提出以下問題:什么叫杠桿?什么叫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提出這三個問題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來進行總結,為新課程的內容做鋪墊。之后,教師可以在詳細講解以上三個問題后,在屏幕上展示出裁紙刀、瓶蓋起子、釣魚竿等物品,然后讓學生分組去進行探討,最后在每一個小組中選出一名學生代表發言,為以上的物品進行分類。另外,課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搜集一些生活中應用到杠桿的地方,小組成員每人說出一個,下堂課教師進行檢查,這樣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三、 結語
綜合上述內容,我們了解到多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先進,教師應該認識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并且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到多媒體教學,去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從而使得學生對物理更加感興趣,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這里要提醒各位教師,要對多媒體技術合理運用,不能過多地依賴多媒體教學,從而使得物理教學走入誤區,應該將傳統教學方式、實驗教學演示以及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最終對物理教學產生幫助。
參考文獻:
[1]蘇桂芬.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少年,2017(25):168-169.
[2]靳奇龍.多媒體技術輔助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應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6.
[3]廖委.利用多媒體輔助初中物理教學的幾點思考[J].好家長,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