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輔導員隊伍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安全穩定的基礎和關鍵,本文對《四川省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9-2023)》進行了分析,立足于四川省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現實問題,提出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思考意見。
關鍵詞:四川省;高校;五年行動計劃;輔導員隊伍建設
教育部第43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于2017年9月修訂出臺,《規定》明確指出:高校輔導員作為學校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是貫徹落實高校思政工作的有力保障,需加大輔導員隊伍職業水準和專業程度提升的推進力度,切實為高校輔導員提供工作條件,搭建辦事平臺,保障福利待遇,拓寬發展空間。在《規定》的指導下,中共四川省委教工委和四川省教育廳于2019年9月聯合印發《四川省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9-2023)》(以下簡稱《五年行動計劃》)提到: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對于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推進高校改革、升級完善教育系統乃至維護全省安全穩定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 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面臨的現實困境分析
《五年行動計劃》總結了四川省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在中央和省委的領導下所取得的成效,在新形勢下,對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諸多現實問題也紛至沓來。
1)輔導員配備不達標,配置機制不完善。根據《規定》,高校專職輔導員崗位師生配置比例應不低于1:200[1]。《五年行動計劃》指出,部分高校領導沒有站在黨的政治建設高度來對待輔導員隊伍建設問題,存在對輔導員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的現象。一些公辦高校將編制用于招聘博士,即使有編制也不給輔導員使用,加之學生數量日益增多,輔導員在人數配備上遠遠不足,部分高校的師生比甚至高達1:500,導致輔導員工作壓力過大,無法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做到因人而異,也不能將學生工作做到面面俱到,兼顧統籌,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
2)崗位招聘起點高,但專業化水平不高。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崗位招聘學歷要求逐漸提高,碩士學位成了最低門檻,大部分雙一流大學招聘輔導員甚至要求具有博士學位,這使得在實際開展學生工作中出現“好不好用自己知道”的尷尬境地。在招聘高起點下,卻對輔導員專業沒有限制,這使得部分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學科知識背景的輔導員,在進入到輔導員隊伍后,因相關專業知識的缺失而不能更好地開展學生工作。
3)輔導員事務性工作繁多。《規定》指出,高校輔導員既是教師也是管理人員[2],一切有關學生的工作都要在輔導員身上匯集,例如: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生活、資助育人、宿舍、就業、安全等等,使得輔導員壓力過大,缺乏專業理論學習時間和動力,難以提高自身素質,繼而產生職業倦怠感,極大弱化思想政治引領功能。
4)輔導員職業認同感低。《五年行動計劃》中提到,部分高校存在“重教育輕育人、重智育輕德育”現象[3],忽視思想政治建設,弱化輔導員教師身份,使得很多輔導員迫切想轉入專業教師崗。加之輔導員做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思想育人工作,短時間很難有明顯成效,導致輔導員在工作中難以產生職業成就感和職業認同感。
5)輔導員待遇低,職稱職位晉升困難。高校輔導員巨大的工作量與其所獲薪酬待遇不成正比,且與其他專業教師待遇所形成的反差,嚴重影響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加之很多高校未能真正落實《規定》、《五年行動計劃》中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的職稱評聘機制[4][5],使得輔導員職稱評聘仍處于模棱兩端的境地。
2 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路徑思考
1)注重頂層設計,完善配置機制。各高校領導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認識和把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將輔導員隊伍建設情況與高校發展緊密結合,完善輔導員隊伍配置機制。嚴格按照教育部“以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解決師生比配置問題,在增加專職輔導員數量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專職輔導員與兼職輔導員工作的有效對接,發揮兼職輔導員協力作用。有碩士點的高校可推薦優秀畢業生免試攻讀輔導員專項計劃研究生作為專職輔導員的儲備力量。
2)建立健全選聘、培養和考評機制,提升輔導員專業化水平。構建一套以專業化為導向的選聘機制,根據學校和學科性質以及學校實際需求選聘對口輔導員。在對輔導員實行學生工作部門和所在院(系)雙重管理條件下,學生工作部門具有對輔導員培養和考核功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每年劃撥一部分經費專門用于輔導員參加國內、國際的交流學習和專業培訓,做到專款專用。二是重視輔導員的個體差異性,通過輔導員自身發展需求,構建“因材施培”的差異化培訓體系。三是定期對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進行考核,豐富輔導員專業知識結構。四是要求輔導員每學期就實際學生工作開展情況寫總結并給予評價,促使輔導員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學生工作新思路。
3)強化助理班主任協助功能,形成合力。助理班主任從高年級優秀黨員、優秀學生干部中選拔,他們在學有余力的同時,可在輔導員老師的指導下,參與班級建設和管理,幫助輔導員老師分擔一些事務性工作,形成助理班主任與輔導員老師共同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合力。同時,還需建立健全助理班主任激勵機制,一是將助理班主任納入勤工助學體系,由學生工作部門統一發放工作津貼,為助理班主任隊伍建設提供一定物質保障。二是對于有一定助理班主任經驗且考核優秀者,可適當給予一定綜合測評加分或其他表彰獎勵,在評優評獎以及保研推選中,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4)加強輔導員培優創先力度,提高輔導員社會認可度。高校可在全校范圍內定期組織“十佳輔導員”評選活動;舉辦校內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推薦優秀輔導員參加全省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培養并推選先進典型參加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提高輔導員的社會認可度。同時,輔導員自身也應找準角色定位,強化思想引領作用,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工作業務能力水平,找到職業歸屬感。
5)單列薪酬制度,暢通職稱評審。根據輔導員特殊的工作性質,在薪酬待遇、職稱職位晉升上給予適當的傾斜。制定相應薪酬制度,單列輔導員獎勵績效;將輔導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危機事件處置能力、所帶班級獲得成果、素質能力大賽、參與科研課題、學術論文撰寫等實際工作成果作為職稱評定標準;將從事學生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與職稱評聘所需輔導員或班主任年限相抵消;單設輔導員職稱名額,增加輔導員成功晉升的可能性,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3 結束語
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是高校安全穩定發展的基礎,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關鍵。在新時代背景下,面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的各種現實困境,必須堅持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建立一支為新時代服務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3號),2017-9-21.
[2]四川省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9-2023).(川教工委[2019]47號),2019-9-11.
[3]余欽.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對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建設的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6).
[4]焦佳.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路徑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2018(07).
[5]覃吉春,王靜萍.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結構與提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02).
作者簡介
何小媚(1991-),女,四川成都人,碩士研究生,宜賓學院學生工作處,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