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波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有效實施,對于小學數學課堂的課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身體與心理方面,能夠看出他們難以掌握數學相對來講比較難的知識。將情境創設的教學手段引入到小學五年級的數學課堂當中,能夠引起學生們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引導學生們學會自主學習數學。
關鍵詞:情境創設;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運用探討
引言:
將情境創設引入課堂當中指的就是,教師要將生活中的小細節加入到課本教學當中,使課本上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從而使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升,進而提升他們的成績。這就需要教師拋棄舊的教學方式,通過情境創設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情境創設的意義
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較,它具有邏輯性、條理性、嚴密性、系統性等特點,學習數學能讓學生們具有一定的邏輯能力,并且能夠獨立自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弱,所以,如果教師在課堂當中能夠將生活中的細節充分并恰當地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能夠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化,進而使學生們能夠深刻地理解數學的重點知識。
二、情境創設需要遵守的幾項原則
(一)情境創設要有啟發性
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的邏輯思維并沒有發育完全,對于數學的理解很難一步到位。所以需要教師利用情境創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貼近于學生們的生活,讓其以一種易于理解的形式表現出來,方便學生對其進行消化理解。在情境創設當中,老師一定要注意啟發學生,而不是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自行思考所得出來的結論永遠比別人灌輸給他的記憶更加深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對同學們的啟發來使其前行,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道路上,從而保證不偏離方向。
(二)創設情境應以教學內容為根據
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應該緊密聯系數學教材,不能丟了西瓜撿芝麻,為了課堂上的趣味性而偏離了教材的方向。例如在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材多邊形的圖形面積計算中,教師應緊跟教材的步伐,巧妙地設置情境教學,逐漸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老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發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多邊形,又應該如何去求該多邊形的面積,一般來講,求多邊形面積可以分做單一分割和多元分割,教師應注意引領學生如何利用最簡便的方法去計算多邊形面積。
(三)情境創設要注重和生活緊密結合
在小學教學當中,教師想讓學生理解并對于數學知識加以運用,就必須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相互結合。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直觀。例如在講解《簡易方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列舉例子的方法,讓學生對于方程這一概念有更好的理解。比如教師可以找個方程應用題的題型,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有效地將課堂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相互結合,更好地掌握與領悟這方面的知識。
(四)情境創設要注重趣味性與師生互動
教師創設情境教學的目的就是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教師創設的情境生動有趣才能夠讓學生沉浸其中,融入課堂里更好的思考探索數學知識。而在課堂教學當中,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在情境創設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也參與其中,共同創建一個有趣的情境教學課堂。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狀態有著更深刻的了解,同時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從而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三、情境創設的方法與實際運用
各種實踐證明創設有趣的、形象的情境,課堂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因此,在實際的課堂中,教師應當通過一些方法來創設情境教學課堂。小學生通常活潑好動,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比如在學習小數除法一課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有趣的數學小故事,讓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明白數學的概念與定義,教師可以用三人分三個蘋果和三人分一個蘋果的故事,向學生講解小數的定義。創設情境教學的方法有很多,這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才能更加有效地創設情境教學課堂。
結束語
總的來講,將情境創設這種教學手段引入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當中,能夠使原本難理解難想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具體,可以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使學生能夠有一個愉快的學習過程,并且能夠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所以,教師在創建一個情境時,要著重注意教學內容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參考文獻
[1]王英.淺議情境創設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126-127.
[2]崔愛書.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357.
[3]宋良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