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
摘 要:生物學科是初中階段學生剛開始進行接觸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進行更好地學習。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與變化,一般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難以真正滿足學生的課堂學習需求,同時初中階段的也是也正是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面臨中考的壓力,更應該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生物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牽扯較多的就是植物動物的一些結構,與大自然的構成,因此這些對于學生來說也都是比較難以學習的,更不能夠單純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生物;問題式教學;引導思考;構建寬松氛圍;增加學習動力
實際上,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學習,學習到的不應該單單是一些知識,更應該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真正地學習。問題式教學就體現在課堂中與學生進行一些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調動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時刻保持好學習的動力。通過設置一些問題的形式還能夠給學生機會去自發引導學生去探究一些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在課堂中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教師也應該積極采取這種教學方式。
一、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如今的教學方式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其實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的學習能力已經需要注重去培養。問題式教學就在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這樣也能夠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充分有所了解。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問問題的同時也應當考慮到如何才能達到更好的提問效果。好的課堂問題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知識點,減輕教師的課堂教學壓力,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久而久之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例如,在教授“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這一小節時,教師在進行這一節課的講解時,可以先問一下學生,環境對生物有影響嗎?我們一般生活在環境中都是環境帶給我們需要的,那么會對生物有哪些影響嗎?可以激起學生的疑問,引發學生去自己預習課本教學內容,學生為了得到答案,就會非常認真地去預習課本內容,這其實也就達成了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學生預習之后,教師再開始給學生講解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知識。
二、構建寬松課堂氛圍
生物課堂雖然在初中階段所占的比重不是特別重,但它依然是學生考試的重點,教學當中教師也不必按照固定的方式,寬松的課堂氛圍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反而更容易被接受。生物學科的很多知識也都是與生活相關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寬松的氛圍,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去討論去思考,不僅很好地思考和回答了問題,還能夠啟發學生,構建更為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再者,問題式教學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所幫助,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培養問題意識,能夠對教師所講解當然知識有所思考。
例如,在教授“練習使用顯微鏡”這一小節時,教師可以先留下讓學生探究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先預習課本。為了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準備一個顯微鏡。課堂中教師將顯微鏡帶到講臺上,授課時,邊給學生講解課本上關于顯微鏡的概念知識,邊讓學生觀看顯微鏡,這樣在具體物體的直觀顯示下,學生記憶知識會更容易。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具體操作一下,手的觸碰可以讓學生加深知識的印象。這樣遠比教師直接按照課本講課效率高,學生接受知識起來也更容易。
三、增加學生學習動力
課堂本身就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場所,如果課堂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講解知識,而不顧及學生的聽課情況,那么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肯定不高。問題教學就體現在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或者是一些課堂問題導入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聽課好奇心,在好奇心的不斷引導下,讓學生能夠保持好一個較高的聽課狀態,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課堂中有一個更高的聽課動力。而且在動力的不斷引導下,學生能夠保持好課堂中的聽課興趣,主動進行思考和學習,課堂教學的效率便會更高。
例如,在教授“種子的萌發”這一小節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準備視頻,讓學生觀看種子萌發的實驗視頻。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去得到種子萌發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的條件,這樣討論的形式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思考動力。學生討論之后,教師讓學生觀看視頻,對比答案,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并且視頻的形式也能夠讓學生產生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如今的新課改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而言,知識的學習是無窮無盡的,但是能力的培養是重要的。在初中這個學生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教師也應該十分重視好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問可以有效幫助教師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具體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聯系學生實際聽課情況,根據教學內容改變提問內容,并且合理選擇提問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沈衛芳.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課堂上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15)
[2]鄭添良.問題式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