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貞明
摘 要: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通過引入游戲來增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身到數學學習當中。游戲教學對于學生是一項良好的引入式教學方案,使學生的興趣點放在數學游戲當中,能夠主動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過程當中增長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興趣。
關鍵詞:學生興趣度;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引言
在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比較好的游戲活動內容,讓小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充滿興趣,形成比較好的學習效果。此外,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維持教學的學習紀律,還要采用恰當的激勵措施,以此激發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教學活動。
1開放式教學模式
我國從改革開放以后就一直在提倡素質教學,其中開放式教學模式,就是順應素質教學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拋棄了傳統的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作為重點,教師只起到相應的指導作用。開放式教學的基本原則是通過構建平等的課堂關系,來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教師和學生成為朋友。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識,然后通過習題和例題等方式,來與學生進行學習上的交流與探討。這種探討不再是單純的教師向學生進行講授,而是與學生共同研究學習,以共同學習為出發點進行系統的講解,讓教師融入到學生群體當中,增進師生的感情。教師可以在課后對學生進行詢問交流,及時掌握學生課堂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在課堂上不理解的問題進行單獨講解,確保學生沒有疑難問題。
2游戲教學實踐的措施
2.1立足學生心理,進行游戲設計
小學生的身心具有不成熟的特點,所以游戲設計不能過于深奧。游戲活動的思維模式也不能成人化,而是要設計一些能夠被小學生迅速接受的內容。這樣的設計就能夠符合小學生的需求。小學低段的游戲教學要偏向游戲,突出游戲活動的趣味性。而小學高段的游戲教學要注重知識的融入,不斷豐富小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教師設計游戲教學活動還要和所教內容結合起來,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那么,這就能夠實現游戲教學的價值和意義。這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
2.2采用小組合作游戲方法
教師通過運用游戲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在游戲當中提高探究精神和動手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激發小學生的配合精神,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從而有效地契合新課標的規定,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
2.3激勵措施運用,奠定參與基礎
在游戲教學活動,教師要采用贊揚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參與其中,保證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并且激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激勵措施有很多類型,教師可以用語言激勵、肢體動作表現,也可以用獎品來吸引。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只有學生參與其中,才能夠保證游戲活動的正常進行。
2.4將教育游戲延伸至課外
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使用過程當中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也就是讓學生不斷進行習題練習,這樣做是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無法提高學習的效率。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引導法,使學生來進行自我拓展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不斷啟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3鼓勵學以致用在生活中實踐
數學不僅有方程,還有美麗對稱的幾何,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除了幫助學生建立趣味學習的思考能力外,處于身心發展階段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應當得到培養,所以當教師在講解幾何相關問題的時候,不妨將抽象的幾何圖案聯系生活實際,給學生布置些許動手操作的作業,例如:在求解長方形的面積之時就可以令學生把教室的一面墻看作一個長方形,親自動手測量長寬再求出面積。再者比如在學生學習某個知識點后,可以要求小組合作,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學生運用本節課的知識舉出生活中對應的現象,出一道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數學題給同桌作答等等。如此一來,學生能將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體會到一定的成就感,進而能夠形成數學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反饋。
4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評價
教師可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之后根據教學目的與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相互進行協作與探討,共同完成任務,及時解答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學結束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不斷完善評價體系,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我。確保評價內容多樣化與層次化,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也可以開展小組互評模式,之后由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習成績、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合作能力、作業完成情況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及時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數學理解能力,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開展《分數》這一單元教學期間,各合作小組的記錄員需將組內各成員表現及本組討論情況隨時記錄下來,每周整理好并向老師反饋,教師則可采取提問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考核,也可讓小組之間進行互評,如互相批改家庭作業等,教師最后綜合小組成員各方面表現,評選出優秀小組及組員,給予物質及口頭獎勵。通過完善評價體系,可使學生之間產生競爭,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水平。
結束語
趣味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小學階段學生天真爛漫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需求為導向,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并使其能夠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收獲知識和樂趣,從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科目,其對學生的空間幾何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都起到重要的影響,因教師應當如何創設教學情境才能令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收獲歡樂有趣的學習體驗,進而培養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打造堅實的數學基礎,就成為當下一線教師需要思量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魏鴻喜.淺析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OL].學周刊,2017(36):84[2017-11-21].
[2]張淑萍.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法的實踐分析[J].學周刊,2017(34):17.
[3]趙鋒.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34):32.
[4]劉宏武.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46):58.
[5]文縣梨坪小學教師朱玲燕.淺談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N].隴南日報,2017-11-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