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勝椿
摘 要:如今,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力度在加大,教育部對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環節,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小學數學教學環節采用導學式教學法,可以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應用
小學數學教學課程開展環節,教師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小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掌握解題能力。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非常被動,教師將大量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不足。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環節,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發生變化,結合導學式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特征
(一)導學結合
在小學數學教學環節,結合導學式教學法,應該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通過這種自主性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能力,側重信息的雙向互動,及時的反饋信息。教師在對學生引導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二)示范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環節,導學法應用的同時,教師可以結合示范性的問題,導入教學情境,使學生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對新知識進行深入分析。
(三)合作互補
在小學數學教學環節,結合導學法進行教學,創造良好的合作氣氛。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與學生溝通,學生之間通過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解決問題。
(四)側重思維訓練
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法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提問,從而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的思維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五)對比性
導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可以將對比法也借助其中,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將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和新知識進行對比。例如在《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教學環節,教師就可以例舉學生在生活中可以見到的事物,分析西瓜、書本和大象的重量,從而使學生對“噸”這個概念有形象的理解。
二、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學校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
在小學數學教學環節中,教師發揮的作用非常大。為了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學校應該完善教師培訓體系。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方式。學校應該完善教學的評價制度,從而促進教師的長遠發展。采用全方位的教師評價方式,教師可以自我評價,結合學生和家長的評價,學校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從而確保教師評價的真實和客觀性。
(二)情境引入
小學數學教學環節,教師應該對那些具有感情色彩的生活場景進行精心的選擇,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更好的接受數學這門學科。情境導入可以結合故事、提問、談話、實驗、活動等導入形式。情境導入是導學法應用的最初環節,一般控制在1-3分鐘。例如在故事導入環節,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教師: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呢,老師想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你們喜歡聽故事么?
學生齊聲回答:喜歡。
教師:在大森林里住著松鼠媽媽和它可愛的松鼠寶寶,松鼠媽媽每天都會帶著寶寶去采松果。松鼠媽媽為了鍛煉松鼠寶寶采集松果的能力,它就組織松鼠寶寶進行采集松果的比賽。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張圖,你們觀察這張圖,看看能觀察到什么呢?
通過這樣的導入方式,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故事情境中發現問題,產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想法。
(三)引入新知識
學生在數學情境中會自主的發現數學元素,提出問題。教師讓學生自主探索和實踐,合作交流,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可以獲取直接的經驗,發現數學這門學科的價值。教師在這個環節要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突出重點,合理的選擇方法,讓學生通過質疑和討論的方式,自主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在除法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設計情境,然后引入新的知識。
教師:同學們,你們看過白雪公主的故事么?
學生:看過。
教師:電影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白雪公主將12個蘋果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要放幾個蘋果呢?
學生通過親自試驗的方式,發現每個盤子中可以放置3個蘋果。
教師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使學生掌握除法的意義,從而掌握除法的計算方法。
結語:
教育在不斷進步,我國對小學數學教育也非常重視。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開始采用導學式教學法。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方式,整個課堂氣氛非常沉悶,缺乏生機。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不能培養其創新思維。在導學式教學法應用中,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摒棄了傳統教學的不足。
參考文獻:
[1]萬文鐵.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62-63.
[2]李培玉.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12):185.
[3]田宏.淺析新課改背景下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