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曉會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性的教學,有利于將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分解,讓復雜的更簡單,難的更容易。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的學習和創新,創設趣味性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趣味,更樂學,更積極的探究化學知識和現象,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情境;趣味;初中化學;提高
初中學生容易被一些有趣的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在化學課堂中創設趣味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有趣是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才是目的。老師創設趣味情境不能為了有趣而有趣,而是利用趣味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化學現象及規律,讓學生感受化學的魅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應當重視初中學生的生活,以人為本?;瘜W課程要回歸生活。所學的知識越是貼近生活,越能促進學生自覺學習。化學教學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老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發展的一些規律,立足于化學課本,密切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通過學習化學知識,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學有所用。學生形成將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的習慣,既可以掌握好理論知識的運用,還可以通過實踐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老師可以利用化學原理,針對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來做實驗,吸引學生來積極參與和思考。老師通過呈現現實的情景,像學生講解一些生活化的化學知識,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比如在學習“空氣、物質的組成”時,老師可以提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餅干很酥脆,為什么在空氣中放的時間長了就會變軟?石灰水敞口放在空氣中,為什么會在表面形成一層白膜……老師通過講解生活中相關的一些例子,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知識。
化學中會經常做實驗,老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建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性,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一些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無法在實驗室驗證的,老師就可以充分的通過多媒體來展示。老師在布置作業時,也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練習題,讓學生以一種更積極的心態來完成作業,讓學習更具技能型、體驗性。比如,學生在學習了物質的性質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廚房中的一些調味料,讓他們從化學的角度來描述調味料的性質,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二、創設故事游戲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新課開始的時候,通過導入一些富有情趣的故事,可以借助一些語言、典故、或者傳說等,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更有求知欲。比如在學習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時,可以向學生講一些真實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某些化學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如某些地區會有很多人得同一種病,經過研究原來是附近工廠排放的廢水中有害化學元素,通過水和食物所釀成的悲劇。學生也可以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化學非常的重要。學習燃燒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講一些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故事,來吸引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如考古專家打開一座古墓,卻發現有燃燒的吊燈,覺得很害怕。另外的考古專家再次來到時卻沒有燃燒的吊燈。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節課,從而知道燃燒的條件,學生在趣味情境中進入學習的佳境。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創設小游戲的情境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從“能學”發展到“樂學”,提高化學的教學效率。初中化學里面有許多需要記憶的內容,可以利用趣味小游戲的形式,增加學生的記憶技巧,讓學習更加的有效,如化學元素周期表、一些化學反應方程式等。在識記化學元素時可以充分的利用歇后語或謎語。如:富貴不能淫,打八種化學元素。謎底是:鎵銪金銀钚鍶鎂銫,同音意思是:家有金銀不思美艷。在學習一些化學方法時,可以利用一些口訣的辦法來進行記憶。托盤天平的一些使用規則口訣:游碼,撥零,螺旋,平衡;左物,右碼;先放大,后放小,平衡游碼。還可以將化學和一些古詩詞結合起來。如《梅花》這首詩中的后兩句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人在遠處可以聞到梅花香味,是因為分子的不斷地運動。
三、創設生動學習情境,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的學習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有利于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實踐能力。老師還可以通過其他更多的方法來創設趣味情境,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利用一些新聞報道、史實、圖片、影像資料等等,為學生創設更新奇更新穎的學習情境?;瘜W和社會也是緊密相連的,一些社會的熱門問題都離不開化學,像化學與新材料、化學與生命科學、化學與新能源等方面,老師都可以通過精選豐富素材來創設趣味情境,開闊學生視野。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利用不同的情境來進行導入。比如為了突出中心直奔重點,老師就可以在導入時創設一個審題的情境,老師可以圍繞中心通過設問、反問、討論等環節,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更好的鋪墊后續的學習。老師可以設定一些富有趣味的小實驗,讓學生感覺化學課如同魔術一般有趣,從而產生樂學心理。學生覺得化學易學有趣,就會更積極主動的學習。在化學教學中老師還可以利用猜想和假設,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如鎂條在空氣中燃燒,質量會增大還是會減小?學生通過猜想,再進行驗證得到結果,這樣讓學生更有興趣投入學習中。
在化學課堂中,老師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趣味,懂得創新化學實驗。如生石灰和水經過反映會放出熱量這個實驗,老師只是單純的進行這個實驗,學生們并無多大的興趣。老師可以生活中很多食品包裝袋中的干燥劑和其他物品來創新實驗。比如,在燒杯內放入適量水,將鵪鶉蛋再放進去,然后放入干燥劑或生石灰,一會水沸騰,鵪鶉蛋被煮熟了。讓學生了解到干燥劑的作用和成分,也感覺到更有意思的實驗,在學習中體驗到更多樂趣。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想提高教與學的效果,就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可以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老師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各種趣味的情境,吸引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韓長青.初中化學以趣味教學激發學習興趣之淺見[J].內蒙古教育,2019(12):65-66.
[2]趙建軍.分析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