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
摘 要: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和知識儲備都比較少,因此在課程的安排和設置上都比較基礎和簡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能夠掌握的足夠的牢固,因為小學的知識一般是要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做基礎的。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更是與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本文將從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方法方面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關鍵的時期,是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基礎的時期,尤其是語文的學習,是學生以后進行人際交往,進行文字表述的一個最基本的東西。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文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不僅語文上需要用到文字,在其他科目中的題目要求等等方面也是需要文字表述的,因此語文的識字教學十分重要。
1隨文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階段作為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小學階段的知識必須掌握的足夠扎實和牢固,才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更熟練的運用。雖然在初中階段高中階段甚至大學階段,我們對于語文還會有更深層次的學習,但是小學語文是像是一個基石性的存在,對以后的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根據調查顯示,小學語文成績比較好的孩子,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是有一定的優勢的,因為小學語文多是對于基本的語句的理解內容,理解能力變得強的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隨文識字是將具體的字音、字形、字義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供學生認識和理解。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對于具體的字義有更深刻的掌握,另一方面,漢字雖然是我們的日常用語,但是如果脫離語言環境單純的記憶一個光禿禿的字,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而且如果長期以這種方法進行記憶,就特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覺得語文枯燥無聊,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另外,隨文識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小學生所接觸到的知識有較大的局限性,在對文章的學習中,不僅可以掌握相關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也可以更好地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現象,對學生的知識拓展有著很大的作用。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與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是符合的。在現在所用的小學教材中,一本生字生詞都是夾雜在一篇篇的文章中來進行的,這樣學生在感受文章的趣味性和故事性的同時,就將相關的知識記在腦海中了,不僅達到了教學目的,還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的興趣。
2小學生隨文識字教學方法分析
2.1創設隨文識字的教學環境
對于自控力較差的小學生來說,氛圍的感染特別重要。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性格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小學生識字的過程主要靠一遍又一遍的重復,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還會將小學生僅剩不多的耐心給消磨掉,不利于學生長期的學習。因此,老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創設與學生興趣相符,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生認識“燈”這個字的時候,首先老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我們過馬路時要看什么,學生們肯定都會知道是紅綠燈,然后就把“燈”這個字引入課堂的教學中,學生們在具體的情境中就會對“燈”這個字認識的更加深刻,老師也可以順便向學生們強調過馬路時要遵循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還讓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再比如學習“表揚”這個詞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到我們班級中都存在的一個表揚欄,學生們肯定對表揚欄非常熟悉,這樣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可以讓學生更快的理解并記住相關的字詞。
2.2理順課文,跟隨課文識字
現如今小學階段的生字的認識也主要是通過課文來學習的,教材的編寫也是體現了隨文識字的思想,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也要將教材好好地利用起來,注意學生學習的興趣,注意鼓勵學生學習。小學生的課文大多故事性和趣味性比較強,學生們對這部分內容的興趣也比較高,因此對于長期的學習也有保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根據教材的文章帶領著學生先進行統一的梳理,學生對于文章的大體意思明白后,就可以再帶領著學生對課文進行再一遍的精讀,這一遍主要就是針對一些帶有生字生詞的句子進行重點的講解,讓學生對其有更加深刻的記憶。
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時候,就可以先向學生講授坐井觀天這個小故事,在文章了解完畢之后,學生可能還沉浸在故事的氛圍中,這時老師就可以趁熱打鐵,將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具體的意思和讀法向學生講述清楚,讓學生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不會覺得課堂無聊。教師在引領學生梳理課文的時候,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施,讓學生更容易進入情境中。例如,可以將一些寫法比較相近的字放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讓學生通過對比記憶加深印象,這樣學生在感悟和分析字形的時候,就會對相關的字的記憶更加深刻。
3小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識字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和學生要共同努力,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中,對隨文識字的教學體系進一步完善,提高學生的學習的效率,讓學生發現語文的魅力,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玉萍.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方法分析[J].讀與寫,2017,14(16):65-66.
[2]蔡菊英.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方法探析[J].魅力中國,2019,(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