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榮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和深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更加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提升。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德育知識的教學滲透,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完善自身的心智,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意較不成熟,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征,從而抓住德育教學的關鍵來進行教學拓展,利用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及教學方案來進行德育知識的有機滲透,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滲透?路徑探究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以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主要的培養目標來進行教學引導。由于數學知識是從生活當中發展而來,也要積極地服務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所以教師要在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使學生能夠通過對數學的學習來進行有效地提升和拓展,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也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傳授相應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學生的道德品質滲透到教學當中,來進行引導和幫扶,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完善學生的性格特征,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所以,本文就以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德育滲透路徑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教師要積極地利用教學內容來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熟悉數學教學的內容,并且緊密地結合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引導,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年齡特點來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根據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接受程度來進行德語方向的把控。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數的意義”時,中國的耕地面積和人口,面積分別占世界的多少?使學生能夠進行主動的思考和探究,認識到我國雖然面積和資源較為廣闊。但是由于人數眾多,在進行資源分配的過程當中,則就變得非常渺小,從而引導學生充分的進行思考和探究,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能夠減少浪費增強保護意識。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努力的思考和探究,認識到數學知識和現代生活的必然聯系,幫助學生感悟人生的哲理,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當中認識到復雜的世界,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也要善于挖掘教材當中的教學內容,充分地滲透數學思想,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鑒賞水平。
二、利用數學綜合知識滲透德育知識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集中,思想意識較為單純。所以,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并且結合數學當中的問題來進行教學方面的拓展,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維意識,增強學生的數學抽象思考能力。教師要通過實際的問題來進行教學幫扶,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數學問題分析,抓住主要的數據來進行數據的整合和梳理,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究。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學會建立數學關系并且合理的進行推理和解答,培養學生在數學分析的過程當中的綜合適應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結合數學計算的正確性以及解決方法來鼓勵學生多進行計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使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素質,完善對自身的要求。并且結合相應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時間成本以及數學問題,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勤儉節約習慣和高效的思維習慣,使學生能夠具有高度的意識和責任感來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合趣味性的活動來滲透德育教學知識
由于小學生性格特點較為活潑,思想意識較為單純,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積極地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滲透德育知識,并且把握學生的思考能力,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使德育思想能夠滲透到活動當中。學生在玩耍的過程當中進行德育知識的學習和提升,教師要通過數學知識的訓練,使學生能夠養成正確的數學學習習慣。并且積極主動的進行審題和計算,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教師也要仔細地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來進行教學引導,多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在數學教材的研究當中也要借助教材當中的豐富內容,來進行教學方面的幫扶和知識總結,培養學生尊敬師長,愛護公物,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并且借助不同的組織形式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鍛煉學生的克服困難。教師要注意聯系實際來進行教學引導,把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進行相互融合。并且在拓展的過程當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反饋情況,積極地進行改善和拓展,使教學能夠更加高效,有利于學生進行主動地學習和探索。教師要積極地將課堂拓展到課外當中更好的切合學生的興趣點來進行教學,引導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使得知識能夠有所顯現。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數的產生”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舉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會利用算籌計數。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多么先進的,使學生能夠有所思考,有所聯想,加深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來進行學習和提升,增強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結合學生的學習習慣來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端正學習的態度,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摒棄傳統教學觀念,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認同感,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來激發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當中積極的交換各自的意見,拓展自身的思維,集思廣益,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師在學生進行自主的分析和探究的過程當中,可以將德育知識滲透到其中有效的增強學生的。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設計春游方案時,教師可以提供3個景點,旅游時間為早上8:00到下午4:00,并且要求每一個小組的學生設計一個游覽的計劃,這個計劃當中可以包含費用路線以及時間安排,通過學生進行互相配合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學生交換彼此意見,進行思考和探究。學生在探究意見的過程當中學會彼此尊重,彼此信任,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教師要充分地挖掘教學的內容與德育知識相互聯系,從而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的滲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路國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0):155.
[2]周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學咨詢,201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