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繼珍
摘 要:操作技能的培養是中職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職教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標,本文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探討中職學生操作技能培養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汽修專業;學生;操作技能;培養方法
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異常迅猛,自2009年我國首次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后,將長期穩居汽車產銷“全球第一”,因此,需要大量的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能人才。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主要目標是:培養當前汽車行業、企業的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技能型人才。因此,操作技能的培養是中職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是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技能就是順利完成某種任務的一種活動方式或心智活動方式,它是通過訓練而獲得的。所謂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歸結到職教教學中就是指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嚴格訓練,熟練而準確地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職汽修專業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如下:
一、優化教學內容,提高實用性
目前中職使用的教材陳舊,有些知識已經過時,對新技術涉及較少,因此必須優化教學內容:
(一)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實用性。對教材中一些過時的、與實際不符內容,例如“化油器的構造與維修”必須剔除;對一些理論深奧、不太適用內容,例如“曲柄連桿的受力分析”適當地簡化。因此,任課老師要精心編排教學內容,注重選擇實用性技術。
(二)依照教學進度增加汽車維修的知識和一些具體方法。例如,在講曲柄連桿的構造以及它的維修時,可以增加一些維護曲軸箱的具體方法;在講潤滑系統時,可以增加更換機油的方法和具體程序;在講冷卻系統時,可以增加更換冷卻液的具體方法等。
(三)以現代車系作為實例,選擇性地增加一些新知識。在教學中應以現代車系作為實例,向學生講解相關的構造、原理以及電路,同時根據教學進度,選擇性地加入一些已使用的新知識,例如電控點火裝置、導航和定位系統等,同時把檢修的方法向學生講解清楚。
二、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為技能培養提供保障
實訓設備和場地是強化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的基本物質保障,但實訓基地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按照一類汽車維修要求,汽車實訓基地包括整車維修區、發動機拆裝區、鈑金區、噴漆區等。目前,各中職學校普遍存在實訓設備不足和老化、落后等問題,要改變這一現狀,一方面需要國家加大專項資金投入支持學校實訓基地建設;另一方面,學校要創新辦學模式,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方式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實現實訓與生產對接、課堂與車間對接。學校應本著自力更生、分步到位、重在利用的原則,把實訓基地建設作為重要任務,提高已有設備的利用率。
三、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
應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法:
(一)運用直觀教學法,降低學習難度。中職生雖然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但發動機的構造與原理十分抽象,學生很難理解。若采用直觀教學,借助PPT、視頻等,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對于實用性強的(如活塞、曲軸等)零件,進行實物觀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給學生安排一些具體實訓任務,將要學習的新知識放在其中,學生完成實訓任務中,達到掌握新技能的目的。該方法學生能夠很好地把理論跟實踐聯系在一起,提高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能力。
(三)運用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汽修專業實踐性強,很多實用的技能,若采用案例教學,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還能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
四、加強校企合作,凸顯技能的針對性
校企合作是中職辦學的基本模式,學校可利用社會資源、節約辦學成本、提高辦學效率,也是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宜大力提倡工學結合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一)工學結合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提升。工學結合是學生在校學習和在企業實踐互相交替,邊學習邊工作,校企共同完成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校內接受汽修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又要到汽修企業參加實際操作,技能水平迅速提升。
(二)以訂單培養實現校企深度合作。訂單式培養是指校企雙方共同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利用雙方的教育資源共同培養人才。實踐證明,訂單培養的學生融入企業文化快、職業技能針對性強,適應工作崗位快,用人單位滿意度高。對學校而言,克服了教學盲目性、封閉性;對學生而言,幫助其完成校企“零對接”;對企業而言,得到了符合要求技能達標的合格員工,實現校、企、學生三方共贏。
五、優化考評方案,注重實用技能考評
在汽修專業教學中,對學生不僅要進行理論知識考試,更要對實踐技能進行考評。對學生的考評方案要詳細、合理,容易進行操作。例如,考查學生安全操作規范,使用工具是否準確,整個操作過程是否熟練,任務完成度如何以及其他相關方面。這些項目要進行逐一評分,計入總成績中。
六、掌握技能基本標準,取得1+X證書
要讓學生掌握技能基本標準,獲得多個工種證書。按照《汽車維修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本職業分為汽車維修檢測工、汽車機械維修工、汽車電器維修工等7個工種、五個等級。學生不僅要對各工種、各等級技能包含哪些步驟有清醒、正確的認識,而且要對操作中出現的差錯做出及時糾正。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職教20條”指出,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
總之,中職學校要高度重視對學生操作技能培養,汽車專業教師只有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強化實用性技術及技能訓練,才能真正地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汽車服務與維修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