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燕
摘 要:信息時代,網絡技術發展迅速,圖書館管理也趨于智能化與網絡化,對圖書館情報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為例,結合作者從事基層情報工作的體驗與經歷,在探討醫院圖書館情報優化必然性的基礎上,基于網絡化的時代要求,提出圖書館情報工作優化的創新舉措,以期加強醫院圖書館管理,充分發揮醫學情報的價值和作用。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01-0116-03
關鍵詞:醫院圖書館;網絡環境;情報工作;策略探討
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深入,醫院圖書館情報工作備受關注,通過有效的情報服務可以讓醫院受惠于先進的科研成果,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提升自身綜合實力,凸顯市場競爭優勢。當前,網絡技術發展迅速,網絡化環境的有效建構也對醫院圖書館情報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醫院圖書館必須重視并創新情報工作理念和模式,切實提升圖書館情報服務實效。
1 醫院圖書館情報服務優化的必要性
1.1 醫護人員與服務人員認識不足
很長時間以來,圖書館都是醫院的冷部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醫護人員對圖書館存在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只有遇到疑難雜癥或者查詢醫學創新成果時才需要到圖書館,醫院圖書館的情報工作始終不受重視。而醫護人員對圖書館情報服務不滿意、不認可也使圖書館情報服務工作很難持續開展下去。同時,圖書館情報工作人員也沒有很好地開展動員和宣傳,情報服務工作缺乏專業性與特色性,所提供的情報信息不準確或不完整[1]。從本質上來說,醫護人員和圖書館情報人員都應樹立正確的情報意識,認識到情報咨詢的重要性。醫護人員應借助圖書館這一情報咨詢平臺,不斷鉆研醫學知識,提升自身的護理技能和水平;圖書館情報服務人員必須端正工作態度,認識到當前情報服務的不足,創新思路和對策,拓展服務模式,加強與醫護人員的溝通,提供更加優質的情報服務。因此,醫院圖書館情報服務的創新優化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1.2 網絡環境對情報服務提出新挑戰
信息時代,社會網絡化建設程度加深,圖書館情報服務也面臨新挑戰,如信息服務機構的激增帶來的壓力和挑戰、人們的信息訴求更為多元、信息服務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逐漸向圖書館情報服務領域滲透,圖書館情報服務的優勢不復存在。部分圖書館特別是醫院圖書館在公關公司、信息咨詢公司的擠壓下舉步維艱。網絡環境下,傳統信息市場變化明顯,圖書館原有的信息資源主體優勢逐漸減弱,用戶更希望從信息咨詢機構獲得有償或無償的信息服務。此外,傳統服務模式的局限性更為明顯[2]。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衍生品眾多,全文數據庫光盤、網絡庫等對傳統的紙媒服務產生了巨大沖擊,基于信息技術及信息資源整合高效化,一些專業的信息咨詢公司借助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實現了讀者群體的精準化服務。電子資源可以重復利用,也方便傳閱,因此更受用戶青睞,在客觀上推動了傳統情報服務模式的顛覆,也推動了圖書館情報服務模式的變革。因此,圖書館必須重視情報服務的創新研究。
2 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情報工作的優化對策
2.1 進一步豐富館藏資源
網絡時代的到來,信息量激增,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對于圖書館來說,其服務對象的信息需求也更為多元[3]。圖書館只有不斷豐富館藏資源,才能吸引讀者,才能提供更加豐富全面的情報信息,也才能與其他信息咨詢機構平分秋色。鑒于傳統圖書館中紙媒資源多、信息資源少的現狀,圖書館必須基于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大背景,拓寬文獻來源渠道,引導圖書資源由單一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豐富自身館藏,平衡實體文獻資源與虛擬文獻信息的占比,在期刊、報紙等紙質藏書之外,增加數據光盤、虛擬文獻資料庫等。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圖書館能夠實現信息資源的存儲、傳輸等,讓用戶獲得音視頻的綜合情報服務體驗。館藏資源多元化使信息共享更為便利,也奠定了圖書館情報工作的資源基礎。對于醫院圖書館來說,突出館藏的專業性與特色性,提供醫療、護理、科研、教學等多類型的資源支持,豐富學科類型,定期更新專業期刊,進行大型網絡數據庫的建設等都是館藏資源豐富的方向,此外還包括外文資源的引進。
2.2 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理念
圖書館情報服務要想深入人心,必須轉變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實現由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的轉變[4]。傳統圖書館情報服務被動色彩濃厚,只有當讀者主動上門時才提供相應的情報咨詢和信息服務,這種被動的服務模式降低了圖書館情報服務的實效,也使圖書館情報服務不被大眾所熟知,這在醫院圖書館情報服務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也弱化了情報服務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必須擯棄傳統的被動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打破地域限制,使信息情報服務更及時、更主動、更高效。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使這種跨地域的服務設想落到了實處。圖書館可以網絡為依托,讓用戶獲得相應的信息資源,引導用戶自主辦理各種網絡服務業務。無論是信息的獲取還是信息的查閱交流,甚至是信息的咨詢檢索等都可以借助網絡實現圖書館情報服務人員到用戶的直接對接。圖書館在服務中也可以基于用戶長期的需求特點,建立用戶數據庫,定期、主動地向用戶提供匹配度高的信息資源。以筆者所在的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圖書館為例,該館大力推廣網絡信息數據庫[5],推出圖書館手機APP,讓用戶獲得了更加便利的掌上情報服務,更多的醫護人員在檢索與使用信息資源時不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電子服務軟件的推出也讓更多的醫護人員認識到圖書館情報服務的價值。圖書館工作人員也會定期到各個科室進行醫院新課題、新資訊的推廣介紹,同時了解各個科室的課題研究情況,了解其文獻需求,定期跟蹤指導,使情報服務更鮮活、高效。
2.3 加強情報服務質量監督
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情報服務的優化也需要有效的質量監督,在服務評價上要求從關注數量轉變為關注質量。在具體的情報服務質量監督中,圖書館必須有科學的思想和方法作指導,定期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內部培訓,讓他們掌握先進的情報服務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的情報服務能力和政治覺悟。圖書館還必須堅持情報工作的層級管理,圖書館崗位多,而不同崗位的職責不同,雖然工作人員各司其職,但更需要全體成員的溝通交流與協作配合,不同崗位的經驗交流傳遞、崗位監督、意見分析等可以起到情報服務質量監督的作用。圖書館在加強情報服務質量監督的基礎上,要創新服務評價模式,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服務評價必須實現由數量到質量的轉變。傳統的圖書館情報服務評價采用的是量化分析方法,評價參考數據是圖書館到訪人數、文獻階段性借閱數量、圖書館館藏資源量等,這些數據在網絡化時代背景下顯然已不具備說服力,其更多的是量化分析,無法促進圖書館情報服務質量的提升。因此,圖書館必須轉變傳統的服務評價方式,從重數量轉變為重質量[6]。網絡化時代背景下,信息服務手段更為多元,虛擬讀者數量激增,如果圖書館開展定量分析,則無法保證評價結果的全面與真實性。圖書館在情報服務實踐中必須創新服務評價指標,情報信息的服務范圍、服務質量、用戶滿意度等都要確保圖書館情報服務評價的真實性與全面化,因此,圖書館應將信息的可存取性與參考咨詢服務納入評價指標中,實現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最大限度地提升圖書館情報服務的質量。
3 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情報信息服務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做好信息的過濾篩選及把控
網絡化環境下,信息量激增,信息無序而混亂,篩選難度大,影響了用戶的情報服務體驗。基于網絡信息現狀,圖書館必須提前做好信息的篩選與過濾,擯棄無關、不良的信息,提煉有用的信息和針對性強的信息。例如,醫院圖書館可以將不夠典型或時效性不強的信息篩選掉,并根據各科室的研究情況,對信息進行分門別類、加工整合后傳遞給醫護人員,避免醫護人員信息檢索查閱的盲目性,使圖書館情報服務更加高效。
3.2 做好網絡信息資源的優化整合
網絡化環境下,豐富的信息資源加大了資源開發重組的難度。如果圖書館情報服務人員直接將大批量的信息傳遞給用戶,那么用戶所獲得的信息必將是大量且零散的,也不夠系統與完善,這種情報服務的針對性肯定不強[7]。因此,圖書館必須做好網絡信息資源的優化整合,多渠道獲取情報信息,在經過有效加工整理后以多種方式傳遞給特定的用戶,確保用戶信息需求與情報服務供給的平衡,使用戶的多元信息訴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3.3 做好網絡信息的多方引導
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情報信息獲取渠道是多元的,對外輸出方式也是多元的,而很多信息的收集與發布都需要直接與間接的閱讀指導,這是實現讀者與情報服務對接的關鍵。在對網絡信息進行加工與提煉處理后,圖書館要進行信息結構的層次劃分,梳理脈絡,使網絡檢索渠道更加人性化和簡單化。
參考文獻:
[1] 傅艷梅.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在圖書館情報工作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9(22):87.
[2] 李晨,楊福來,陳少華.現代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情報創新服務延伸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5):103-104.
[3] 楊雪梅.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情報工作的優化[J].辦公室業務,2019(7):153.
[4] 周也.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在圖書館情報工作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4):6.
[5] 高燕.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圖書情報定題服務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18(10):93-96.
[6] 王祥麗.論圖書館情報工作服務意識的提升與應用策略[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9):88-89,93.
[7] 寸淑梅,翁曉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情報服務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6):91-93.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