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唯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創造幸福的學生;唯有師生的幸福生活,才是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
【關鍵詞】教師發展;師德師風;校長使命
【中圖分類號】G52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0)10-0007-02
【作者簡介】郗會鎖,河北衡水中學(河北衡水,053000)黨委書記、校長,正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
河北衡水中學牢固樹立教師發展和終身學習理念,堅持把教師發展貫穿整個辦學過程之中,通過理念引領、精神激勵、師德建設、專業成長等途徑,點燃教師的職業熱情、教學激情,進而將這種熱情與激情外化,去激勵、鼓舞、點燃學生,喚醒學生的內在驅動力。
辦學理念,是一種對辦什么樣的學校、怎樣去辦好學校哲學層面的思考,是學校的靈魂、辦學的根本,也是校長在學校管理的特定情境中對學校管理活動意義的總看法和總觀念。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衡水中學根據時代發展和辦學實踐,先后提出了“學校應該是一個精神特區”“素質教育更能提高升學率”等發展理念,“辦負責任的學校、當負責任的老師、做負責任的學生”的三大辦學責任,“精神立校、文化治校、創新興校、實干強校”的四大辦學戰略,以及“大安全觀、大德育觀、大考試觀、大課程觀、大發展觀”的五大辦學指南,構建起了具有衡中特色的教育理論體系,也為學校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理論支撐。
基于素質教育更能提高“升學率”的教學理念,學校將素質教育和升學率作為教學文化不可或缺的兩翼,通過落實素質教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知識的主人,教學質量自然會提升。再如,五大辦學指南將個人成長所受教育和所處環境的方方面面進行疊加和融合,促進不同領域、層次、崗位的教育實施主體形成多向疊加、整體聯動的良性循環互動的大格局,它打破了學校前勤和后勤的概念,讓各個育人環節成為相互依托的有機整體,形成了全員化、全機制、全時空的系統育人格局。
高尚師德之于教師,是發展的根本動力,是需要終身發展的第一專業素養。高尚師德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格鍛造和習慣養成,是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第一教育力。20世紀90年代,學校提出一個教育的函數式來表達教師人格修為與教學能力、教育觀念以及二者與教師的“教育力”之間的關系,即y=kx。因變量y表示教師的教育力,系數k表示教師的人格修為,自變量x表示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觀念等。一般來說,教師的人格魅力越高,教育效果就會越好,這就是教育規律。中國有句古話:“親其師,信其道”也是這個道理。
近年來,衡水中學始終以師德建設為核心,以精神特區建設為抓手,堅持把提高師德和崗位工作相結合,最大限度地優化師德發展的軟環境,全面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學生的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種子,以向上能量引領學生。比如,學校明確了勵志達人、備考專家、心理顧問、奮斗榜樣、精神領袖等“教師十大定位”,提出了不能讓事情在我這兒拖延、不能讓工作在我這兒失誤、不能讓形象在我這兒受損等“師德師風八大工作紀律”,并建立完善了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廣泛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和開放評價機制,制訂了教師誓詞、教師榮辱觀,開展了“六知六愛六榮”教育、師德提高年、十大德育創新標兵評選、師德報告會等60余項主題活動,引領教師比忠誠、比責任、比學習、比奉獻、比人格、比境界。
學生往往可以原諒教師嚴厲刻板,但不能原諒教師學識淺薄。校長并不可能面對每位學生,每天直接面對學生的是教師。因此,作為校長,第一使命就是要不斷強化教師專業發展,喚醒教師專業主體意識、生命意識,尊重教師發展需求,給予教師更多培訓福利,從而進一步增強教師職業的專門性、創造性、發展性和不可替代性,彰顯教師職業的榮耀和尊嚴,最終實現教師的快速成長。
多年來,衡水中學始終堅持“發展是教師最大的渴求,培訓是教師最好的福利”基本方針,以專業成長為抓手,大力推進了請進來教、走出去學、推出去講、扶上臺賽等教師發展路徑,以及換腦子、指路子、搭梯子、選苗子等青年教師成長工程,制定了新老教師結對、教學資源共享、組內集體備課等制度,推動了教師跨學科、跨領域、跨文化的發展。
學校每年邀請專家、學者、高級將領、藝術家、文化名人等來校作報告百余場;每年利用在校舉辦的全國高中教師專業發展論壇等學術會議,選派優秀教師登臺主講;每年選派上百名教師到省外交流、講學、介紹經驗等,促進了一批批德藝雙馨的好教師脫穎而出。目前,衡水中學有4人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4人被評為正高級教師,17人獲國家級殊榮,24人被評為省特級教師,4人獲省中青年專家稱號,14人被確定為省“三三三工程”第二層次人選,31人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并涌現出了黨的十九大黨代表王文霞、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信金煥等優秀教師。
學校教師隊伍的快速發展,成了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有效推動了學校的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等70余項殊榮,德育團隊被河北省委宣傳部授予“燕趙楷?!狈Q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