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鵬
摘 要:跨專業、跨學科教學改革是當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熱點議題和難點問題。跨專業合作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文章在分析中職學校跨專業教學改革現狀及原因的基礎上,以中職學校汽修、機械、電氣專業的跨專業合作教學為例,探索基于人才培養的跨專業合作教學模式。
關鍵詞:中職學校;跨專業合作教學;教學改革;團隊協作;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5-0072-02
2019年,我國頒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其被稱作“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和施工藍圖”。這份藍圖明確指出“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這為廣大職業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改革的康莊大道,文件中指出“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加強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督導評價、做好改革組織實施工作”等。那么,在職業教育界,改革呼聲較高的跨學科、跨專業、跨領域教學改革就是題中應有之義。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中職學校跨專業合作教學的有效實施進行探索。
一、中職學校跨專業教學改革的現狀及原因
盡管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倡導跨學科、跨專業、跨領域教學改革,中職學校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受傳統教學觀念、教學體制及教學模式等因素的束縛,跨學科專業教學開展得并不理想。筆者認為,影響跨專業教學改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其一,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長期以來,人們頭腦中對教育教學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分門別類、分學科進行,有人研究本專業之外的知識就被認為是不務專業,碗外找飯吃,應給以當頭棒喝。其二,教學體制的限制。在大多數中職學校,教學部門的設置仍然以專業學科為主,各專業教師分散在各部門,不能形成合力,如汽車維修系(部)、機械加工系(部)、電氣工程系(部)、學前教育系(部)、信息技術系(部)、財經醫護系(部)等。每個系部都配以專門的系部領導、專門的系工作人員、專門的實習實訓實驗室、專兼職專業課教師和文化基礎課教師。信息、資源、場所及師資等交流溝通,受到較大的限制。其三,教學模式的局限。就目前中職學校教學模式來看,大多以課堂知識傳授為主,不論文化基礎課還是專業實訓課,都由專門的任課教師在課堂或實訓室按照班級授課形式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模式限制了不同學科學生的交流合作。有些學校領導害怕增加管理難度,對跨專業、跨學科學生同堂學習橫加阻撓。其四,項目(課題)等題材的缺失。對于跨專業教學,如果沒有一個引領各專業學生共同參與的項目(作品或課題),如果沒有各專業課教師共同研究制定的統一培養目標,沒有明確的操作規程等,就把各專業學生放在一起,那必然是“大撒手、大放羊”。其五,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對于每一種教學模式的成果,都要有科學的評價考核方法。但以項目為引領的跨專業、跨學科教學改革,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考核體系。到底教師團隊在項目教學中的教學效果如何,學生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對社會產生了多大效益等,還缺乏一把科學度量的尺子。
二、跨專業合作教學的有益嘗試
1.明確原因,有的放矢開展工作
其一,觀念引領。學校領導要解放思想、改變觀念,在認識上走在教師的前面。教師則要敢于擔當改革的責任,大膽試水,不同專業抱團攻關。其二,改革教學模式。要開展“特色項目教學”改革,即不同專業設立一個統一的“項目”(作品、產品),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設計項目計劃,實施計劃,完成計劃,評估評價,推廣應用 “項目”(產品)。其三,機制創新。學校要出臺鼓勵措施,允許不同專業教師共同協作,共同編制相應教材和教學資料,制定難度適中的“項目”,鼓勵“雙師型”教師的成長等。其四,評價創新。要改變過去“一張試卷”評教師、考學生的評價方法,實行多方評價,如學校評、教師評、學生評、家長評、社會評,更重要的是引入企業評價標準。
2.跨專業合作教學案例
為切實推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提高教師的跨專業合作教學能力和水平,實現系系合作、強強聯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濃厚的特色項目教學氛圍,山東省臨沂市機電工程學校的跨專業合作教學團隊設置了合作項目——“制作電動巡邏車一輛”,進行大型載人電動巡邏車的制造。汽修專業、機械專業、電氣專業組成的教師團隊集思廣益,共同擬定項目,共同指導項目,將整個教學分為五個環節:確定項目、組建團隊——制訂計劃、分解計劃——實施計劃、自主研發——完成項目、評估評價——試驗效果、推廣項目(產品)。
在此項目中,機械工程、汽車工程、電氣工程三個教學系有關人員組成了科研團隊,劉永勝、張斌、杜紀全三位系主任領跑。研發設計團隊有朱先錄、李慶國、吳淑峰、楊明川,劉樹輝、胡寶永、晉高峰幾位設計師集思廣益,從考察借鑒到三維模型設計、研發成型,均體現出他們的智慧。以朱先錄、王彥濤為領頭人的精工制造團隊倒排工期,加班加點,帶領學生實訓制作。三個教學系共選拔出40名學生,讓他們按照各自專業特點進行分工協作、團隊攻關。大家嚴格按照實訓課堂操作規范,進行小組合作,按照“特色項目教學”五個環節的要求經過兩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完成了電動巡邏車項目。經過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會、企業等六方評價,以及“中德諾浩”汽車有限公司的企業診斷,車輛合格。該電動巡邏車最終擔負起學校行政督導巡邏的任務。
該巡邏車的制造,記載著每一位參與者的聰明才智,凝聚著全校師生的集體智慧,每一個零部件的組裝,都凝聚著各專業的發展,形成大規模的集群聯合,連接著全校師生的心,形成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共謀發展的良好格局,聚焦學校的快速發展。
三、跨專業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在上述項目制造過程中,由于缺乏先進的設計理念,制造工具不全,細節把握不準,出現了不少問題和不足。輪廓方面,車前臉太長,前輪胎位置太靠后,致使整車不協調;精細化制作方面缺失。主要包括:一是自己手工改造部分粗糙;二是兩個大燈外凸太重;三是車蓋應蓋住前中網的上橫切面;四是車蓋應為活動車蓋;五是車前臉上部分造型少、平直多,棱角太分明、少美觀;六是車的標志大、高;七是剎車(鼓剎)改為盤剎。
今后,要結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探索適合學校發展的新能源建設特色專業項目,進一步深化特色項目教學改革,加大校企合作、科技創新、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力度,向科研型、實用型新能源園區交通工具及信息交流平臺邁進,使跨專業合作教學永遠在路上,打造特色學校品牌。
一是揚長避短,精心設計,加大新能源的滲透力度,自主研發率達到70%以上。機械工程系牽頭制造安保巡邏車1輛;同時繼續深化校企合作,加大與液壓機械廠的合作力度,提高合作項目的科技含量,讓企業得到實惠,使學生的技能得到提升。二是外出學習新能源汽車制造的流程,特別是學習電瓶組裝的方法和流程。三是擴大機電工程的專業發展內涵,加大機械加工設備購置力度,學校應購置簡單的造車設備,以方便加工零部件。四是建議組建成立技能大賽和特色教學辦公室,具體負責技能大賽和特色教學的規劃、設計、教學、科研等工作。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Z].2019.
[2]周恩超.構建合作式教學模式,提升專業教學能量——高職院校“雙一流”專業建設的若干思考[J].職業技術,2019(04).
[3]黃海珍,潘彥燕.高職院校跨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平臺建設——以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成人教育,2015(10).
[4]劉常寶.高職院校跨專業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的理性思考——從資源整合角度[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4).
Abstract: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reform is a hot and difficult issue in the current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ve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team spirit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core quality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of the reform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tak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v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repair,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major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v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teamwork; personnel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