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廖畢文 肖峰
摘 要:基于士官學校教學現實的需要,教員應對應用數學課程開展分層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達到促進學員同比進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文章在研究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和意義基礎上,對應用數學課程實施分層教學的具體措施進行探索和反思。
關鍵詞:士官學校;應用數學;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5-0010-02
應用數學課程是士官職業技術教育的一門文化基礎課,該課程具有邏輯性強、抽象性強的特點。當前,士官學校授課班級人數多,學員基礎存在較大差異,這不僅體現在新生入學模擬測試成績上,還反映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課堂上,部分基礎較好的學員回答問題時積極、輕松,這易導致教員將授課速度放快,以致基礎薄弱的學員跟不上學習,并出現做作業困難的問題。應用數學課程教學內容具有連貫性的特點,學員如果對前面的知識沒有聽懂,就會對后面的知識更加難以理解,以致逐漸喪失學習積極性,甚至放棄對該課程的學習。這對學員后續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會產生不良影響,也不利于學員素質和能力的全面提升。針對這種教學形勢,教員有必要開展分層教學,實施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層次學員的需求,達到以學員為中心,提高授課質量,培養高素質士官人才的目的。
一、應用數學課程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和意義
1.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是著眼于學員可持續性的、良性的發展教育觀念的一種教學策略,它體現的教學思想最核心的內容是“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種重要教育思想,他認為,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人的心理狀況有勇進和退縮之別,而且每個人的才能有不同的發展趨勢,教育者必須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因人施教,這樣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教育者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及其潛在發展水平,并根據學生擁有的實際水平尋找其最近發展區,把握教學最佳區,以引導學生向潛在的、最高的水平發展。每個學員都有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分層教學就是依據學員的實際水平和潛在發展水平而施教,引導學員全面發展。
2.分層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學員異步達標。在同一層次的班級里,學員的差異性較小,教員可以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使每個學員揚長避短,獲得發展,實現不同層次學員的同比進步,而不是同步進步,最終實現教育公平,學員異步達標,獲得最佳發展。(2)有利于學員互動。在同一層次的班級里,學員面對的都是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學員,交流起來沒有障礙,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學習自信心。(3)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分層教學能使教員明確教學目標,關注學員的差異,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員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就能提高教學的針對性,確保每位學員都能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解決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兩極分化問題。
二、應用數學課程分層教學實踐
1.分層教學的原則
(1)差異性原則。分層教學是基于學員基礎的差異性所實施的,因此教員開展分層教學的前提是“承認差異、利用差異、發展差異”。教員要一切從學員實際出發,不摻雜個人主觀想法,無論面對何種層次的學員,都應該充滿師愛,保持平穩的心態,認識到每名學員都是可塑的人才。(2)以學員為主體原則。分層教學就是要以學員為主體,讓每個學員都能學有所獲。教員應最大程度地滿足各個層次學員的學習需求,保證他們上課的積極性、質量和效率,使基礎偏弱的學員不會覺得內容過難而產生厭學心理,使基礎較好的學員不會有“吃不飽”的感覺。這樣,就能使所有學員都有所提升。
2.分層教學的實施方案
(1)學員分層。為了解學員的學習基礎,學??梢栽谛律雽W時進行摸底測試,測試內容涉及高中數學基本知識點。測試后,可根據學員水平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兩個層次的教學班級,把基礎較好的學員匯集到A層班級進行拔高,把基礎較弱的學員匯集到B層班級進行基礎學習,這種分層教學模式也稱作“分層走班模式”。所謂“走班”,是指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按所學專業編排好的班級),學員只有在上應用數學課時分別到A、B班去上課。學校教務部門在分層前要讓學員理解分層的目的和標準,使學員樂于參與分層學習。(2)分層備課。對于不同層次的班級,教員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方案。具體來說,應用數學課程教學分為五個層次:了解、領會、掌握基本算法、簡單應用、綜合應用。B班學員應達到前三個層次,力爭達到第四個層次;A班學員應達到第五個層次。教員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備課,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在課堂提問、例題設置和練習題難度上也要注意層次與梯度。(3)分層授課。對于A班,教員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學法,以軍事案例導入新課,培養學員分析問題和建模的能力。講解定義時,應要求學員理解定義所蘊含的數學思想;講解定理時,應要求學員熟練掌握定理的推導過程。如果學員對基礎內容掌握較快,教員可以將授課速度放快一些,將習題的量和難度增大一些,并注重提高學員的解題技巧。同時,教員在課堂上的學以致用環節要給學員多留一些時間,注重培養學員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B班,教員主要采用講授式、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新課導入坡度要小,注重與上次課的銜接,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題型為主,授課速度放慢一些,例題講解細致一些,基礎練習偏多一些,著重在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技巧上下功夫,讓學員享受成功的樂趣。應用數學課程有配套的習題冊,分一般題和拔高題,教員可鼓勵B班學員在基礎內容掌握較好的基礎上向高層次突破,嘗試做一些拔高題,以培養學員的挑戰精神和能力。
3.分層教學的反思
(1)提高分層教學的靈活性。目前的分層分班是在摸底測試基礎上進行的,為便于管理,分層分班是固定的。后續可以考慮分班不固定,依據學員階段性考試成績進行動態性調整,促使B班學員向A班學員看齊,促使A班學員產生不斷進步的緊迫感和壓力感,以激發所有學員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2)嘗試將評價標準分層。當前,由于考核政策的有關限制,分層教學并沒有在考核標準上進行分層,只是用一張試卷來評價所有學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分層教學的效果。因此,建立一種不同層次學員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分層考核評價體系,非常有必要。(3)增強分層教學的延展性。A班學員對學習內容掌握得較好,有更多的精力可用于知識的延伸和拓展。近年來,面向士官學員有全國性的軍事數學建模競賽,教員可以針對A班學員開展賽前指導和培訓,讓他們通過實踐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鼓勵他們積極參加競賽,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成功搭建平臺。
分層教學是基于學員學習需求而展開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有堅實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能夠提高應用數學課程的教學針對性和教學效果的同步性,使每名學員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進步和提升,為不同基礎的學員提供發展的空間,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為士官的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北方工業大學教務處.分層教學、分流培養、分類成才:北方工業大學學生談教學改革[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
[2]霍國義.淺析應用數學的分層教學模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1).
[3]王燕.分層視角下高職數學教學的模式構建[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5(02).
[4]郭春香,王青.分層教學模式下高職應用數學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以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教通訊,2013(12).
[5]李媛媛,姚長永.高職院校應用數學分層教學探索[J].職業技術,2012(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teaching reality of the non commissioned officer school, the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the layered teaching of the applied mathematics course, take the students as the center and teach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students' progress on a year-on-year basis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an all-round wa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f stratified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reflects on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stratified teaching in Applied Mathematics.
Key words: sergeant school; applied mathematics; stratified teach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teaching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