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榮
摘? 要:當前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對于教育事業的要求不斷增加。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近些年來人們關注的重點,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使核心素養的培養再一次提到了人們的面前。培養學生養成健康的體育核心素養,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樹立健全的人格有著直接性的影響。那么如何在中小學田徑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通過探究在田徑教學中體育核心素養的實際含義,對現階段中小學田徑教學中體育核心素養培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在中小學的田徑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措施。
關鍵詞:中小學? 田徑教學? 體育核心素養? 培養? 問題? 含義? 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135-02
雖然現階段我國當前對于素質教育在不斷加強重視,在實施過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總體來說,在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人們更多的還是將注意力放在成績上,這便導致當前我國許多學生無論是在身體健康方面,還是在心理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高分低能也成為當前學生成長中一個常見的現象。所以當前在中小學的田徑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可以推動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育一體化發展,提高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社會培養一批身體素質健康的綜合性人才。
1? 田徑教學中體育核心素養概述
所謂的田徑教學中的體育核心素養,便是指學生可以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終身鍛煉習慣,并且具有較高的素養,使學生樹立較好的道德品質,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進行新課程改革的時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越來越重視,學生需要具備更好的生理及心理素質,樹立個人正確的三觀[1]。同時,學校應該推動我國體育教師整體水平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理念,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提高,為社會培養一批身體素質健康的綜合性人才。
2? 現階段中小學田徑教學中體育核心素養培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現階段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觀念傳統
當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觀念還處于傳統的教學觀念,缺乏教學轉型思維,雖然正在實行相應的體育教學新課程改革,并且教師也能夠理解改變轉型的內涵,但是在落實時,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未進行轉變,導致現階段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發展滯緩[2]。
2.2 現階段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理論研究能力較弱
就目前來說,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對于理論文化知識研究較少,對于一些較難的體育相關知識理論,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體育理念,研究能力較為欠缺,也無法對于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進行有效的理論性總結。而在進行新課程改革中,中小學體育教師對于進行專業相關論文的撰寫,也存在著能力不足的客觀現象。
2.3 現階段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對于新課程改革的參與度較低
現階段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對于新課程改革持有一定的抵抗心理,認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模式和觀念與自身的教學過程并不相符,想要落實新課程改革是十分困難的。并且在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理念中,認為學生并不重視體育教學[3]。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并未轉變為先進的教學觀念,來完善相關的體育教學模式,對于新課程改革的參與度較低。
3? 中小學田徑教學中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3.1 優化田徑教學的課程體系
作為體育中的重要的一項課程,田徑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當前我國體育教學所獨有的特點,教學課程應該向多元化及綜合化的狀況發展,建立以體育技術為前提,構建完善的田徑教學課程體系,要依據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于不同年齡的學生,設立具有進階性的課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年紀較小的學生,可以建立基礎性的田徑課程,例如開展多項的徑賽項目;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需要設立進階性的田徑課程,例如田賽項目等。因為不同等級的教學,對于學生會有不同的要求,學生自身的適應力也都各不相同,所以分階段設計可以針對不同特征、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4]。
3.2 更新田徑教學的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之前,要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情景式教學。
其次,教師要根據設立的教學方案設定相對應的教學目標,例如可以將如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目標,以此來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最后,教師需要選擇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通過使用情景式教學,創造一個比較輕松的氛圍,使學生可以參加進去,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使當前的體育課程可以更加具備活力,通過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在課堂中投入,增強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3.3 創新田徑教學的教學模式
教師要想達到自己所規劃的田徑教學目標,便需要保障自身所設計的教學模式具有較高的可實施性[5]。在傳統的田徑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而通過創新,改善教學模式,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鍛煉及學習方面,積極調動自身的自主性,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在進行田徑教學時,教師能夠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模式來進行教學。
3.4 調整田徑教學課程的教學內容
在進行田徑教學中,教學內容不僅要有運動技能及身體健康,還需要對于學生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進行教學。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在進行田徑教學課程安排時,學生可以將田徑相關的基本技能所掌握為基本前提,依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田徑項目教學,增強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體質。在此基礎之上,學校及教師應該進一步發展民族體育,從而使自身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及充實,使學生在田徑教學中,不僅可以學到相應的體育知識,身心上的健康也可以得到增強,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所以教師要對于田徑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及優化,除了要對于學生實踐的重視,使學生可以更加熟練地掌握運動技能,還要重視學生心理上的問題,增強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使學生可以健康成長[6]。
4? 結語
中小學田徑教學對于學生具有深遠的影響,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當前我國體育教學課程的實際成果并沒有達到所預期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強化自身的水平,提高專業能力,通過對于課程教學的優化,營造輕松的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 孔祥寧.體育教育與核心素養的對接和融合——兼論體育核心素養和體育學科素養[J].四川體育科學,2018,37(6):126-129.
[2] 叢晨,何勁鵬.淺談體育核心素養在中小學體育課堂上的培養——評《中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策略與方法》[J].中國教育學刊,2017(12):J0012.
[3] 余積紅.踐行體育課堂綠色指標提高學生體育核心素養——以飛盤教學為例[J].運動,2017(14):109-110.
[4] 張小偉.弘揚中華武術精神彰顯體育核心素養——“2017年江蘇省小學武術課程教學研討會”活動綜述[J].中國學校體育,2017(8):38.
[5] 田杰,辛振海.農村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基于體育核心素養理論的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1):81-82.
[6] 譚周揚,黃麗萍.新課改背景下趣味田徑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17,38(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