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煥斌
摘? 要:小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國家也越發重視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許多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沒有在體育教學中得到很好的培養,許多學生對體育課程表現出的興趣遠遠小于期望。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對其北京市東城區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進行梳理,研究對象為北京市東城區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現狀,對北京市東城區部分小學的體育教學現狀、體育課程設置、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方法和體育成績評價體系幾個方面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從而為北京市小學體育教學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體育教學? 健康? 學校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222-02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北京市東城區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圖書館和中國知網及相關期刊的文獻查閱對收集的文獻進行整理并分類匯總,更加深入地了解體育教學現狀的研究進展,為本文的研究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和依據。
1.2.2 訪談法
對北京市東城區部分小學體育相關負責人進行面對面訪談的方式,收集體育教學現狀情況,并將收集信息進行篩選、歸納、分析和匯總。
1.2.3 問卷調查法
根據課題研究內容設計相關問卷,共計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70份,回收率95%,有效問卷供給523份,有效率91.75%。
1.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對調查的相關數據運動Excel軟件進行統計處理,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體育教師與學生現狀
2.1.1 體育教師的調查與分析
體育教師隊伍是學校體育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是體育課的組織者,是完成體育教學的中樞。根據統計可以看出,男性體育教師占到了76%,女性體育教師占到了24%。北京市東城區小學男女體育教師比例相對比較合理。根據年齡統計可以看出,20~30歲之間的體育教師占比34%,31~40歲之間的體育教師占比為50%,41~50歲之間的體育教師占比16%。
2.1.2 學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統計調查顯示,被調查學生中有57.93%的學生非常喜歡體育課,有27.91%的學生表示比較喜歡體育課程,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程喜愛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運動強度較大、極端天氣、對技術動作理解程度有限等。因此可以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對體育課程進行相關調整,制定出適合學生興趣的體育課程。
2.2 北京市東城區小學體育教學實施過程分析
2.2.1 體育課程設置的調查與分析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對落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1h體育活動提出以下意見:小學1~2年級每周為4課時。3~6年級為每周3課時。地方和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減、擠占體育課時間。
2.2.2 體育教學目標的調查與分析
被調查的50名體育教師有48人認為體育課可以增強學生體質,鍛煉身體素質,占比為96%;認為可以培養鍛煉學生意志品質的達到43人次,占比為86%;認為可以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的達到42人次,占比為84%;認為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達到25人次,占比為50%;認為可以磨練學生意志并增強自信心的達到34人次,占比為68%。
2.2.3 體育教學內容的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內容選擇的情況,被調查的人中偶23人次選擇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進行教學,占總人數的46%;選擇根據場地器材因素影響的人數達到了38人次,占總人數的76%;根據教師的專業能力情況進行教學的有13人次,占總人數的26%。通過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因場地器材因素所受的限制要遠遠大于其他教學內容的選擇。
2.2.4 學生體育成績評定的調查與分析
在體育課程評定學生成績的選擇上,平時成績占40%、考試成績占60%的占76%,平時成績50%、考試成績50%的占24%,其他選擇均沒有被選擇。說明大多數體育教師在評定學生成績的選擇上,更多的選擇了通過考試的方式進行評定,而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各占一半的則更加注重平時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紀律、考勤、學習態度等多方面考察,說明這2種成績評定方式都是合理的。
2.3 體育教學發展策略研究
2.3.1 健全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
體育教師隊伍的優化是十分重要的,北京市東城區小學體育教學下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改善,體育教師不能僅靠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以應對不斷發展的體育教學需求。要更多的組織體育教育的相關培訓,學習更為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體育教師自我的教學素養和師德師風。
2.3.2 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器材管理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因北京市東城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導致很多小學都沒有合適的場地供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而良好的場地器材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體育教學,學生也可以更好地進行強身健體,鍛煉身體娛樂身心和完成體育課程標準。學校運動場地的限制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需求。學校需要在場地器材方面加大投入,合理有效地開發運動場地以滿足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需要。
2.3.3 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合理適宜的教學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學生對于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術的興趣,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教學大綱等情況綜合考慮,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師作為體育課程的組織者,需要帶動學生,在傳統體育教學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方式方法,通過對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來滿足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上的需求,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成績。
2.3.4 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加大考評力度
北京市東城區部分小學對于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認識嚴重不足。應讓學生參與到評價體系,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夠針對性的進行改變。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應設置反饋機制,體育教師與受教學生相互評價的方式,這樣可以讓體育教師和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缺陷。最后還需要注意在教學評價體系中應注重個體的差異性,不能用固定標準去評價每個學生,在未來的體育課程中展現和發揚優點,改變和彌補缺點,全面優化教學體育評價體系。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北京市東城區小學教學現狀有待提高,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不合理,有部分學校的體育課程有被私自占用的現象。
(2)教學方法的比較傳統,學生在體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低,缺乏創新性教學方法并且教學內容枯燥乏味。
(3)北京市東城區小學場地受限嚴重,缺乏適合體育鍛煉的場地,更缺乏高標準的體育場館,而體育器材老舊且人均使用率很差,場地器材因素是阻礙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主因。
3.2 建議
(1)學校應重視體育課程,應讓學校各個部門配合體育課程教學,強化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盡量避免占用體育課程的情況發生。
(2)豐富教學方法和內容,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興趣進行個性化體育教學方法,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在體育課程上的興趣,提高教學內容和質量。
(3)學校應重視體育場地器材問題,建立建設完善的場地器材管理系統,加大資金投入,淘汰老舊的體育器材,并且培養學生對教學器材的自主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 劉姍姍.北京市職業高中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7.
[2] 宗瑤.北京市中小學學校體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
[3] 陳磊娜.臨沂市普通高中體育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