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抓學生的紀律、上課、作業以及后進生轉化工作,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文章從教學實踐出發,闡述提高低年級數學教學成效的途徑,重點強調學生預習、教師備課上課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數學教學;教學成效;低年級;后進生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4-0084-02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是教育教學的永恒主題。小學教育是學生進行中學、大學學習的基石,低年級教育教學是小學教育的根基。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祖國的花朵也需要從幼苗開始培養,這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因此,努力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質量,對奮斗在教育一線的教師來說,可謂責任重大。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提高低年級數學教學成效的途徑進行探討。
一、 抓嚴一班紀律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一個班級沒有嚴格的紀律來約束,就很難保證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教多年的經歷告訴筆者,如果一個班的紀律有保障,學習成績就會比較突出。反之,如果一個班的紀律差,班級管理混亂,這個班的成績往往就很一般。
教不嚴,師之惰。紀律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就得抓起,首先要求學生坐姿要端正,教師要邊示范,邊講解,邊觀察,發現不規范的學生要及時糾正。若有坐姿十分標準的學生,教師應馬上表揚鼓勵,樹立榜樣,抓住孩子們不甘落后的心理進行教育,效果會立竿見影。寫字要做到“一尺一拳一寸”,一尺指眼離書本一尺,一拳指胸離桌子一拳,一寸指手指離筆尖一寸。其次千萬別忽視學習用具的擺放。教師統一要求文具盒放桌面的右上角,書本放中間。書包內的書本也要按一定次序來放置,這樣書包的“內臟”整齊,找書也十分便捷。再次,學生站隊集合要做到快、齊、靜,具體指快速集合,隊伍整齊,保持安靜。在教學樓內要做到“三輕”即說話輕,走路輕,關門輕。這些規范會反映一個班的精神面貌。
僅有條條框框的規矩還不夠,要想讓學生遵守紀律,除了教師持之以恒的管理,還得制定必要的獎罰制度。教師要在班級每個組樹立一個自控能力強的榜樣,讓榜樣學生去帶動其他同學,表現好的記錄一下,表現差的也記錄一下,綜合評價后在班會上表揚優秀的學生,指正有缺點的學生,并進行適當的獎罰。這種激勵性的方式會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二、 上好一堂課
1.學生要做好預習
低年級學生因受知識和能力的限制,需要教師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并且一步一步地指導他們掌握技巧。以下主要歸納幾種方法:(1)仔細觀察。低年級課本配有大量的插圖,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或由近到遠等)認認真真觀察圖畫,目的是讓學生們從圖片中找出隱含的數學信息。(2)劃線標記。緊跟第一步,如果情景圖中有疑惑不解的地方,或其他文字敘述不明白的地方,要馬上用直線或小三角標記一下,等待課堂上聽教師講解。(3)大膽提問。面對新知識、新問題,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并積極與老師、同學們進行探討分析。(4)動手操作。學習知識要眼、手、耳、腦并用,不能光說不動。要讓學生自己準備一些學具如小圓片、小木棍,制作各種圖形,畫簡單的線段圖等。通過做一做、剪一剪、畫一畫,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教師要備好課
如果說預習是對學生的要求,那么備課就是對教師的要求。(1)潛心研究教材和教學大綱。逐圖、逐字、逐句研究教材編寫意圖,分析新知識點和前后知識點的承接與聯系,確定授課重點和難點,明確教學目標。(2)合理安排時間。復習、新授、練習拓展、總結,這四大板塊的時間控制必須做到心中有數。(3)充分考慮本班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設計練習,要有層次性,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4)要考慮教學方法和多媒體的使用。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教師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如課件要操作性強,要少而精,不能一味追求課堂的多媒體化而舍棄傳統教學優勢等。備課的意義在于把書本知識轉化成教師自己的語言,使學生便于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
3.教師要上好每一堂課
預習和備課都是為上課所做的準備與鋪墊,成功的課堂教學是預習和備課等前期工作的有力再現。上課是教師把抽象概念具體化的過程,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過程。教師要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力求向幾十分鐘的課堂要質量。(1)教師講課時要聲音洪亮,精神飽滿。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學生是教師的教育對象。教師的一舉一動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精神飽滿,會給課堂注入巨大活力。(2)教師語言要簡練。數學講究精講多練,舉一反三,切忌重復啰嗦,拖泥帶水。要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述問題,教師的教學魅力不在于滔滔不絕,而是恰到好處的引導,點撥學生的疑問。(3)要善于駕馭課堂,時刻注意課堂紀律。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稍有疏忽他們就有可能走神。教師要不斷強調課堂紀律,不允許交頭接耳或搞小動作,要把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
4.要做好課后反思
一堂課結束后,無論是常態課還是評優課,都會留下或多或少的不足和缺憾。這時教師靜下心來做反思十分必要。反思是為了以后不犯同樣的錯誤,盡管課堂教學怎么也達不到完美,但教師要有追求完美的精神和毅力,反思自己的失誤,反思學生的狀態。教師要在不斷反思中進步,在反思中總結提高,積累教學經驗。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時,筆者把教材上的例1 “認識鐘面”和例2“認讀幾時幾分”合成一課時來處理,結果整堂課學生表現并不積極。經過認真反思,筆者認識到問題在于高估了學生的能力,課堂容量太大,學生難以接受。因此,教師教學要以課本設計為準,課堂新知識不可灌輸太多,要注重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接受知識。
三、 閱好每一頁作業
作業是學生對課堂知識接受程度的直接呈現。作業可以使得教師掌握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和吸收程度。認真批閱每一頁作業是教師的責任也是義務,作業布置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加強口算訓練,堅持每天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并且對學生的口算練習進行認真批改,發現錯誤及時督促學生糾正。這樣堅持練習,日積月累,學生就能夠在基本的計算能力方面打好基礎。要每天定時、定量、有計劃進行練習,既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又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批改作業要做到“一指二改三通過”,一指是教師指出學生作業中的具體錯題,二改是讓學生改掉錯誤,三通過是由教師面批作業,若無錯誤方可通過。除此之外,還可以發揮班級學習小標兵的作用,幫助學困生趕上進度。一個標兵管一個學困生,負責檢查學困生每天的家庭作業,這樣可大大提高本班學生的整體作業質量。
四、 關注每一位后進生
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不落后,低年級教師要特別關心學困生,努力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善于在教學中發現學困生,了解分析他們學習困難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屬于家庭層面造成的學困生,教師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引導孩子走出家庭陰影,喚醒孩子的心靈。屬于本身反應比較慢的學困生,教師千萬不能歧視,要多鼓勵多表揚,因材施教,想辦法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只有學困生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班級的整體水平才會提高。
總之,小學低年級數學成績的提高任重而道遠,需要教師大膽接受新理念,敢于創新教法。在抓好紀律的基礎上,教師要打造高效課堂,備好課,上好課,批好作業,關注后進生,為新課程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梁鏡清.小學數學教育學[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張楚廷.數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4]朱仁寶,王榮德.21世紀教師素質修養[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Discuss on the Effec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e Lower Grade
Li Yanzhong
(Chengguan Primary School, Tianzhu County, Gansu Province, Tianzhu 7332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of the lower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n mak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and form good study habits by grasping students' discipline, class, homework and the work of transforming the underachievers. Starting from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lower grades,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s' preview and teachers' preparation for classes.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junior; underachievers
作者簡介:李延忠(1973-),男,甘肅天祝人,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語文、數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