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蔚 毛蕓 劉洋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初發腦梗死患者出院后行為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以該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初發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將全部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分別30例,對照組在患者出院后的行為管理中僅進行常規指導,觀察組在患者出院后的行為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方法,以出院后1年時間為限,比較兩組患者遵醫度、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管理1年后藥物正確服用率、吸煙飲酒戒除率、脂肪攝入控制率、血糖及血壓定期檢測率、適當鍛煉身體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出院后半年及出院后1年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初發腦梗死患者出院后行為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方法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生活行為及方式,提升患者院外遵醫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良好應用價值。
[關鍵詞] 初發腦梗死;PDCA循環;出院患者;行為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1(a)-00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pplying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in post-hospital behavi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primary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taken as targets.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discharged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The behavior management only provided routine guidan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pplied the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in the behavi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and compared with the one-year period after discharge, the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rrect medication taking rate, smoking and drinking abstinence rate, fat intake control rat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regular detection rate, and proper exercise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ne year of administration(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and 1 year after discharg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in post-hospital behavi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help patients change their bad life behaviors and methods, improve patient compliance outside the hospita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have goo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Primary cerebral infarction; PDCA cycle; Discharged patient; Behavior management
腦梗死是腦卒中的主要組成,每年確診的腦卒中中,超過一半是腦梗死。臨床發現,腦梗死不僅發生率高,同時殘疾率以及復發率均較高[1]。雖然當前醫學技術的進步提升了腦梗死的救治率,患者的死亡率有了明顯下降,但大部分存活患者仍會遺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礙,需要較長時間康復[2]。出于成本、資源的考慮,大部分腦梗死患者在經救治后病情穩定后會選擇居家康復,但因為患者出院后缺乏專業的指導與管理,部分患者無法獲得滿意的康復效果[3]。為了保證腦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康復質量,醫院都會對出院后的腦梗死患者通過隨訪方式進行行為管理,以往的行為管理多是通過電話、微信進行常規指導,效果不明顯[4]。該院在患者行為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現以2018年4月—2019年4月60例患者為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該院收治的60例初發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將全部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觀察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48~72歲,平均(60.28±10.36)歲;受教育水平:小學及以下9例,中?;蚋咧?4例,大專及以上7例。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50~75歲,平均(62.59±11.14)歲。兩組年齡、性別、受教育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患者出院后進行常規指導下的行為管理,初期每月進行2次電話隨訪,之后每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并不定期在微信群中發布康復鍛煉相關內容供患者及家屬了解學習。每次電話隨訪的內容為了解上一階段患者的康復內容、康復效果、當前狀況,幫助患者分析康復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對患者取得的進步給予鼓勵。
觀察組在患者出院后的行為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法,組建一支管理小組,組員為科室內高資歷醫護人員,組員均先集中學習PDCA相關知識,培訓合格后開始正式實施。具體管理方法如下。
①P:計劃(Plan),這一環節在醫院中完成,結合患者住院期間的情況、以往經驗等進行分析總結,確定患者院外行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該研究總結到的問題是傳統護理管理多流于形式,護理人員、家屬對院外的患者管理均缺乏足夠重視,家屬沒有做好足夠的陪護與協助,護理人員的指導不全面、不到位。在完成原因分析后要進一步進行信息收集,通過評估患者具體情況將患者進行不同危險程度分級,不同分級患者給予不同的關注度。
②D:實施(Do),這一環節在隨訪中完成,小組成員在患者出院后1個月進行1次上門隨訪,每名護理人員負責幾例患者,小組長進行整體的協調與監管。隨訪中護理人員向患者發放制作好的提醒卡片,卡片上寫明康復訓練的重點事項、應該注意的問題等。另外將制作好的康復訓練計劃表發放給患者,向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地講解,確?;颊呒凹覍僬莆彰宽椏祻陀柧毑僮鞣椒?。另外要注重發揮家屬的作用,鼓勵家屬多給予患者協助,做好監督工作。
③C:檢查(Check),這一環節在隨訪中完成,每次隨訪時,監測并記錄患者各體征指標水平,評估上一階段患者康復訓練的成效,肯定患者的進步,另外記錄患者生活行為、遵醫行為,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正,幫助患者在下一階段的康復訓練中逐漸進步。
④A:處理(Action),這一環節在醫院中完成,在檢查環節中發現的問題,小組成員要在總結會議上進行討論,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新的意見,在下一次隨訪中對患者進行指導,繼續進入下一個循環中。
1.3? 評價指標
遵醫行為:管理持續1年后比較兩組患者藥物正確服用率(包括降血糖藥物、降壓藥物、心房顫動藥物、心血管病藥物、腦卒中藥物)、吸煙飲酒戒除率、脂肪攝入控制率、血糖及血壓定期檢測率、適當鍛煉身體率。
生活質量:分別在出院時、出院半年后、出院1年后利用心血管病生活質量評定問卷(CCQQ)[5]進行評價,內容有一般社會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病情、醫療情況、工作狀況、運動耐量,共計問題24個,總分154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方法
數據利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表示為[n(%)],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x±s),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遵醫行為
觀察組實施PDCA管理1年后患者藥物正確服用率、吸煙飲酒戒除率、脂肪攝入控制率、血糖及血壓定期檢測率、適當鍛煉身體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
出院時觀察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半年、出院后1年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組內出院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半年及出院后1年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認為,轉變不良生活方式、改正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定期體檢對于防治腦梗死具有重要意義。做好腦梗死患者出院后的行為管理對于改善患者預后非常重要。
該研究觀察組對出院后的腦梗死患者采取PDCA循環法進行管理,在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的管理,在隨訪中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指導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定期接受體征監測。通過持續1年的管理顯示,觀察組藥物正確服用率、吸煙飲酒戒除率、脂肪攝入控制率、血糖及血壓定期檢測率、適當鍛煉身體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出院后半年及出院后1年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實施PDCA循環管理,通過各個環節的循序、持續管理,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夠獲得專業的管理與指導,自身也能夠真正認識到遵醫、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依從性更高,對于康復質量的提升有良好促進作用[6-7]。研究發現,大部分腦梗死出院后的患者因為缺乏完善的藥物使用知識,多存在自行停藥或者更改藥物劑量的情況,通過實施PDCA循環管理,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發現患者措施用藥行為,并給予及時糾正,能夠使患者服用正確率明顯提升[8-9]。
綜上所述,PDCA循環管理方法用于初發腦梗死患者出院后的行為管理中能夠提升患者的遵醫度,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有良好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于樂淼.PDCA護理管理模式對腦梗死康復期患者心理康復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6):96-97,100.
[2]? 王冉冉,韓猛,陸曉靜.PDCA循環對腦梗死長期臥床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12):1795-1798.
[3]? 李愛麗.FOCUS-PDCA持續質量改進模式對腦梗死后偏癱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4):24-27.
[4]? 楊小芳,袁麗,蒲淑玉.探討PDCA循環管理對腦梗死患者護理質量及壓瘡的影響[J].甘肅科技,2018,34(13):139-140.
[5]? 彭曉鳳,馮力,王玉.臨床藥師利用PDCA法參與腦梗死臨床路徑效果評價[J].重慶醫學,2018,47(17):2303-2305,2308.
[6]? 陳賽慶.PDCA循環護理管理模式在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腦梗死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7,25(16):1486-1490.
[7]? 關久利,牛春芝,田麗.急性腦梗死診療技術規范化應用和醫療質量PDCA循環管理的研究[J].河北醫藥,2017,39(6):954-957.
[8]? 林雅敏,柯藝靈.PDCA在預防腦梗死住院患者跌倒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5):172-174.
[9]? 關久利.PDCA循環管理結合規范化抗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血栓與止血學,2016,22(4):465-467.
(收稿日期: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