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其鈰波
摘 ?要:毋庸置疑,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教學理念。而在新課改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問題教學法的優勢更是逐漸突顯出來,并且逐漸成為一種革除傳統教學模式弊端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也成為了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源泉。為此,筆者將結合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在問題教學法的指導下,初中物理的具體教學方式。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所謂問題教學法,主要就是指在認真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問題,以此來將教材中的知識重點進行呈現,并使學生在問題的探索與解決中實現知識理解與能力提升的教學策略。不難理解,相對于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結論的教學模式,問題教學法更能夠體現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也可以讓學生經歷知識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為此,教師應對問題教學法的理念進行更加準確的解讀,并將其與初中物理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引入情境,激發問題意識
教師應該明白,盡管問題教學法提倡用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知識探索,但是問題的提出并不是平鋪直敘進行的,而是需要建立在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基礎上,以此來使學生更加主動和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為此,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的手段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借助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以一種更為生動的形式呈現,從而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然后,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引出一些疑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唯有如此,才能為問題教學法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如:教學“壓強”的相關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意愿,我利用一個故事創設了教學情境:在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過程中,紅軍遇到了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爬雪山、過草地,還有敵人在圍追堵截。尤其是在過草地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不容易發現的沼澤,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里面出不來了。于是,紅軍戰士會在一些沼澤上鋪上一些草,或者將一些比較寬的扁擔放在鋪在上面,最后終于這樣小心翼翼地通過了草地……結合這個故事,我問學生:“同學們,為什么在過沼澤的時候,在上面鋪上草或者扁擔就不會掉下去呢?這種方法改變了哪些因素呢?除了這些方法之外,你還能想到哪些方法呢?”最終,通過將故事材料作為引課材料,為學生設置了一個懸念,從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見,在問題教學法的應用中,利用恰當的方式創設教學情境,并以此為基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十分必要的。
二、問題引導,促進自主思考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問題教學法最重要的改變就是更加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更加強調引導學生經歷知識探索的全過程。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識探索活動,并利用問題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一定的點撥。同時,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相互之間的討論與交流。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有的放矢,而且可以使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與集思廣益相結合的方式取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
以“阿基米德原理”為例,為了促進學生對這一節相關知識的理解,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動手操作活動。同時,為了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更加順利地進行,我結合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設計了一些引導性的問題:(1)浮力是什么?(2)通過稱重法測量物體所受浮力時,具體的步驟是怎樣的?(3)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以及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兩個因素有關,那么這兩個量實際上決定了什么呢?浮力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接著,學生結合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些自主性的思考,并在合作討論與交流中設計了動手操作的方案。最終,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使學生對一些基本的物理關系有了較為準確的理解,這也為學生深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練習實踐,鞏固學習效果
應用問題教學法開展教學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與能力提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斷組織學生進行了一些相關的課后練習活動。需要指出的是,教師采用的練習活動組織方式應該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后練習這一環節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如:完成“重力”的教學之后,我馬上組織學生進行了課后練習:每一座橋都具有一定的承重限度,通常會在橋旁邊用標志牌的形式進行表示。在課下的時候任意對本地的一座橋進行調查,觀察這座橋最大承重限度是多少噸,然后計算如果一輛的總重是5×104N,那么這輛車是否可以通過這座橋。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了更加熟練的掌握。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十分符合物理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為此,教師應對問題教學法的具體開展方式有更加熟練的掌握。同時,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教師應該及時加以解決,以促進教學過程的不斷完善與優化,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良善.淺談初中物理問題教學法[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10):28.
[2]周春峰.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情感讀本,2019,(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