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二喬
摘 ?要:在中職院校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對大部分知識缺乏基礎的了解,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進而提高了教學難度。這個時候,老師應該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構建高效課堂。但是很多老師對于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感到束手無策。對此筆者以中職院校園藝生產技術專業教學為例,提出了以下幾種解決方案,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院校;園藝生產技術;教學策略
新時期的教學要求培養學生學科的核心素養,能夠有效地構建高效課堂。同時,構建高效課堂,并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日常教學中,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相關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我國許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教學任務。對此,筆者對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實行核心素養培養,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
一、結合生活實際,降低理解難度
中職院校與普通的教學有所不同,中職院校更加偏向于實際操作,尤其是中職院校園藝生產技術專業教學,它的教學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為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老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講解相應的實際現象,同時結合相關的實際現象,提出問題,引入教學內容,借此來提高學生對中職院校園藝生產技術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
例如老師在講述《果樹基礎知識》相關內容時,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果樹種類對學生進行提問,并講述相關果樹的習性。借助這種教學方式掌握學生的基礎,同時在教學時,老師也要告訴學生一些基礎的果樹基本知識,比如果樹的栽培歷史、果樹的相關性狀、根系、花朵等。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講述水果的分布特點,以及水果中包含的維生素,建議學生多吃水果蔬菜,同時倡導事物的多樣性。
二、鼓勵學生實踐,培養學習信心
構建高效課堂的同時還要注意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其實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便于向社會提供高素質、綜合性人才。園藝生產技術課程的設立正好迎合了社會的需要,為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盡可能地結合相關的知識,鼓勵學生實踐,通過實踐操作鍛煉學生知識掌握能力。通過這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例如老師在講述《果樹青苗技術》相關內容時,首先需要告訴學生果樹的育苗方法,比如整地施肥、苗圃地的選擇,除此之外,老師還要講述種子的厚熟以及層積處理,在這個過程中講解秋播法以及深挖層積法的具體內容,同時在學生對相關的基礎知識以及果樹青苗技術方法有了具體了解之后,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相關實踐。在實踐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用能力,同時掌握課本以外的知識,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三、根據學生情況,設置有效問題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首先就需要有質疑精神,這需要老師結合學生情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見解,通過設置相關問題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課堂提問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質疑精神的培養,學生擁有了創新意識,提高了綜合素質。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多加鼓勵,使學生敢于質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老師在講述《果樹建園技術》相關內容時,可以詢問學生一些基礎問題,比如,果園規劃的土地占比均是多少?果園小區在不同情況下的面積均是多少?同時還要詢問學生土壤改良的相關方法,以及應該選擇何種品種進行種植。通過實際問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監督學生、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的目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適當進行知識拓展,比如果樹抗凍基因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以及相關園藝生產技術的發展,以此來開闊學生的思路。
四、設立合理制度,鞏固學習成果
若想保證教學效率,就必須對學生進行監督,設置合理的考核方式。同時老師還應注意到,由于考試內容發生相應的改變,以往的考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應適當采取師生共同監督的教學模式,借此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例如老師在講述《食用菌生產裝備》相關內容時,在課上,老師可以對食用菌的種類、生產原料、設施設備進行聽寫,同時對于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生可以予以鼓勵,樹立學習榜樣。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老師要耐心指導,也可以讓學生詢問老師問題,老師予以解答,樹立教學權威,采用師生互相監督的方式,同時提高中職院校園藝生產技術專業教學與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若想提高中職院校園藝生產技術專業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需要老師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所以老師在講述相關知識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其次老師還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再次,課堂互動是必須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設置有效問題,及時改變教學方式;最后為鞏固學生學習成果,老師可以設立合理制度,為學生學習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卞巍. 中職院校園藝生產技術專業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D].蘇州大學,2009.
[2]張琛. 中職院校園藝生產技術專業課堂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 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