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
摘要:初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的學生基本上已經都具有自己的學習意識。當然在這個階段的學生會產生兩種情形,一是學習上沒有自控力的學生,很容易因為自己的叛逆心理而產生對學習的厭惡的心理,再加上初中的數學也比較的難以理解,學生更容易產生不好的心態。二是對學習有著深厚興趣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是越學越精。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使得學生真正對數學這一學科感興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方便知識理解;培養數學興趣;強化知識應用
針對于現階段的初中教育中,經過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經驗可以發現,生活化教學這一課堂教學方法可以說是非常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實際的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很好地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課堂上插入一些簡單的生活元素,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始終相信數學學科與生活緊密聯系且密不可分,這樣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意識去應用所學習到的知識。
一、方便知識理解
實際上,很多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已經使用過生活化教學,只是教學在進行運用的過程中,沒有真正意識到它的作用,導致實際應用效果不佳。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并不是僅僅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而是全面培養其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將生活化的理念傳授給學生,還要讓學生思考其與生活的聯系,在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課堂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生活中的軸對稱”這一小節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上課之前思考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思考一下,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啊?學生在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板書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然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回答中教師可以記錄下來,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再讓學生打開課本,進行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已經事先思考過了,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解時學生會聽得更加認真,也更加便于學生進行快速理解知識。
二、培養數學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很深厚的生活經驗,因此對于生活可以說是比較熟悉的,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可以與學生之間形成共鳴,這種共鳴可以激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興趣,從而達到較高的課堂教學效果。再者,對于學生而言,數學知識都是難以深刻理解的,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單純地進行一些知識的講解很容易就會使得學生喪失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因此依靠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加有活力,從而達到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多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圖形的圖片。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回答,回答中可以對照教師準備的圖片,看看學生發現了多少,這樣可以激起學生的回答欲望,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接著教師再讓學生打開課本,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解,學生也能夠保持好較高的聽課注意力,進行認真學習立體圖形。
三、強化知識應用
學生在進行做題的時候會發現學會的知識卻不知道如何才能運用,這其實也是由于學生在進行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沒有真正地理解,也就是說學生沒有應用的思維。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這幾年的學習中肯定積累了很多的學習經驗和數學知識,但是學生在真正做題的過程中卻無法真正地應用。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具有較強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生能夠很好地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這也是由于學生在學習知識中就形成了應用知識的好習慣,因此能夠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
例如,在教授“平行線的判定”這一小節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準備幾組圖片,在課前可以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在講課之前問學生有沒有在教室中發現平行線的存在呢?然后讓學生可以思考和概括一下平行線判定的定義。留時間給學生,讓他們去思考,然后教師就可以提問一些學生的想法,學生在思考過之后可以對知識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也便于教師授課。教師可以先舉例子,例如教室的墻實際上就是一組平行線,再結合課件里的圖片給學生進行講解判定的幾個條件,便于學生更好地去應用。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是學生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方式,在課堂中,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讓學生在體會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同時就能夠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產生較高的數學學習興趣。隨著近幾年教育的改革,學科教育更偏向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教育,因此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需要學習好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學會應用,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覺得自己學習的知識沒有什么用途,實際上學生所接觸和學習的知識都將會以某一種方式體現在行動中。
參考文獻
[1]褚惠杰.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2)
[2]肖婭.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J].學周刊,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