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
摘要:新時期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各階段教育教學中的進一步推進,各級的教育工作者已經意識到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就目前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來說,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可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中還存在以往的教學思想,導致單一、枯燥成為了學生下課堂學習的感受,同時也出現了種種弊端,如,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等,而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為物理的學習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方式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和個性發展的重要階段,并且物理學科也是源自于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因此,將生活化教學滲透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是符合這么學科的教學目標,同樣也符合此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對此,為了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通過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實現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分析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創設生活化情境
課堂導入環節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重要的環節,有效的導入環節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熱情的提高,還能促進學生對于投入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將本節課所要教授的知識內容和生活中的物理知識進行結合,并且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場景和視頻資料等,為學生設計生活化的課堂導入,創設仿真的物理教學場景,讓學生樂于學習,快速并有效的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識,促進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我們以教授《光的折射》這部分內容為例。對于這部分物理內容來說,教師就可以結合生活化教學模式,為學生進行講解和解答。如,在進行實際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授本節課之前,先為學生舉生活例子:同學們,你們看,我現在將筷子放到水中,你們仔細觀察,為什么水中的筷子是折的?或者我們從貓眼看外面的人,我們卻感覺人比較遠?在為學生提出生活化問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教師也可以適當進行引導,學生會積極的進行思考。當教師為學生舉出這些生活問題之后,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已經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并且教師所設計的生活問題也能促進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熱情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物理的學習中添磚加瓦。以此類推,教師可以為學生多列舉和生活有關的實際案例,讓學生逐漸感受到物理知識。這樣教師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設計到導入環節中,通過為學生創設仿真物理的教學環境,可以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熱情的提高,引發學生對物理問題的思考,感受學習的趣味性。
二、樹立生活化意識,運用生活化方式
目前大部分教師所沿用的教學方式還是比較傳統的,而這種教學方式在降低著課堂教學質量。因此,需要教師積極轉化自身的教學思想,充分把控物理知識的教學特征和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態,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樹立生活化意識為學生開展物理教學。讓學生真正的掌握物理知識,實踐物理知識。
例如,我們以教授《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部分物理知識內容為例。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快的掌握本文中的教學知識點,同時也將枯燥的物理知識轉化成生動的教學。因此,在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將生活化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通過結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聽廣播或音樂,并且在收聽的同時提問學生相關的物理問題,聲音的產生過程?傳到耳朵的方式?這樣為學生設計具有生活化的教學問題,使具有趣味性的形式融到學生的學習感受中,學生也愛學了。之后,教師就將其中的知識原理告知學生,讓學生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識,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三、結合生活化經驗,設計生活化問題
在進行實際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結合日常中的生活問題,為學生展開教學。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探索,搜尋其中的物理知識。并且教師還要為學生設計具有生活化的教學問題,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的科學支持,增強學生的切身感受,從而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例如,我們以教授《透鏡》這部分物理知識內容為例。為了讓學生高效的掌握物理知識的本質,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驗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如,在進行物理實驗之前,教師先為學生提出物理問題:在陽光中,用放大鏡怎么點燃紙張?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驗,這樣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只要將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將光線匯聚于一點,等待一定時間之后,紙張就會被點燃。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操作物理實驗,可以讓學生快速并有效的理解、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識。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熱情的提高,還能增強自己對于投入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真正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綜上所述,將生活化教學全面滲透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優先轉化以往的教學思想,有效借助生活教學用具、生活經驗等為學生設計具有生活色彩的教學思路,這樣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探索物理中的規律和知識點,從而進行有效掌握,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樂趣,最終實現高質量的教學課堂和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海鵬.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中學物理,2016(12):35-36.
[2]施秀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5(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