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立梅
摘要:學好數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科學嚴謹的態度,學會正確、合理地看待世間萬物。而且據筆者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對數學課程充滿了興趣,但因為總是出現錯誤,受到教師和家長的責罵,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其實,筆者認為如果能幫助學生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將會有效緩解這一問題,從而引進了錯題本教學手段。基于此,本文以小學數學課程為例,探究錯題本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題本教學;策略探究
要想用好錯題本就要了解錯題出現的原因,從而篩選出做題本中應該出現的素材。如,有的學生是因為基礎差,這類學生連基本的數學概念、運算規律都不清楚,經常犯一些“低級”的錯誤,因此他們的錯題本上應該積累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并借助錯題本夯實自己的基礎;有的學生是因為粗心大意,不是審不清題,就是錯把加法當作乘法,甚至在抄寫答案的過程中出現錯誤,因此更需要發揮錯題本的價值;還有的學生是缺乏反思,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更沒有探究錯誤出現的原因,只是照著教師的要求將積累錯題本,卻根本沒有翻閱過錯題本,因此也沒有發揮錯題本的價值。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正視錯題本的價值,發揮錯題本的作用。具體如下所示:
一、注重日常積累,錯題變為復習資料
題目做錯了、改過了扔至一邊是同學們日常行為,其實這不僅浪費了錯題資源,還是學生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錯誤的表現。基于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督促學生準備一個專用的錯題本并分門別類地積累數學錯題,將其變成一種復習資料用于今后的復習活動中。
如,在學習完《簡易方程》這一課內容后,為了檢驗大家的學習成果,筆者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展示了這樣幾道題:
x-2=8
2x+4=10
5y=20
5a+3=18
就是在解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暴露出了同學們的很多的問題,如粗心大意、移項錯誤。不理解為什么字母x、y、a可以轉化為數字等。這些錯誤促使筆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并叮囑大家將錯題積累到錯題本中,還要在上面表明錯誤出現的原因,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而到了期末復習中,錯題本發揮出了極大的價值:同學們了解了自身的短板;夯實了自身數學基礎;重新學習了數學知識等,大幅度提升了數學考試成績。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建議學生重視日常積累,將錯題集中到本子上,為自己的錯誤打下“記號”,也方便之后的查閱。果然,同學們的這一做法在之后的復習活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大幅度提升了考試成績。
二、注重日常應用,建立新舊知識連接
除了將錯題本用于期中復習活動中,同學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發揮錯題本的價值,從而建立新舊知識點之間的連接,減少新知識學習的障礙。
如,為了學好分數加減運算,同學們就要翻閱之前積累的整數加減運算中存在的錯誤,從中找到知識點之間的連接,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再如,整數乘除運算就為學好小數運算奠定了基礎,整數中出現的錯誤為小數運算提供了經驗教訓;而長方形體積和面積計算公式也借鑒了之前的知識點,讓同學們倍感熟悉等等,總而言之,就是充分發揮了錯題本的價值,建立起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將錯題本的價值發揮到了日常教學活動中,如通過翻閱錯題本,知道之前經常出現的錯誤并在新知識的學習中避免同樣問題的出現;再如熟悉舊有的知識,查找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減少學習的障礙;找到自身的短板,重新認識自己。
三、注重生生交流,與其他學生共提升
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不同,對同一數學知識掌握程度不一樣,因此出現的錯誤和積累的錯題也大相徑庭。基于此,筆者認為同學們有必要加強日常的交流,習得他人的學習方式和技巧,也能夠從他人的錯誤中吸取經驗,在互相交流中共同進步。
如,在學習《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這一課內容時,同學們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同學們將自己的問題積累到錯題本上后,筆者舉辦了一場“學習交流會”,即讓掌握本課知識的學生上臺傳授自己的學習經驗,如如何記牢加減乘除運算法則,去掉括號后的運算,有沒有簡便的運算技巧等。在此過程中,尖子生解答了后進生存在的困惑,幫助后進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尖子生也從后進生身上吸取了經驗教訓,警惕自己不要出現同樣的錯誤;學生水平中等的學生既能從尖子生身上學到新的學習方式,又能避免自己出現后進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學習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正視了同學們之間的差異并舉辦了“學習交流會”,讓不同的學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實現了共同提升。
綜上,因為種種原因,同學們在學習中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打擊了學習的自信心,也影響了教學效率。基于此,筆者引入了錯題本教學模式,即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從問題中得到成長并提出了踐行該模式的具體途徑:注重日常積累、注重日常應用、注重生生交流這三條建議,以期能充分挖掘錯題本身存在的價值,為數學教學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何利利.錯誤也精彩——談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16).
[2]胡玉敏榮.錯題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