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家
摘要:眾所周知,數學學習伴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始末,并影響著學生的生活和工作。雖然學生在幼兒園階段就零散地接觸過數學知識,但是正規的數學訓練和數學邏輯思維的養成是從小學階段開始的,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為學生數學學習打好基礎。本文中筆者從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展小組合作,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布置課后作業,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等幾個方面談談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的具體建議與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教學方法
我們知道,數學學習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始終,學生小學數學基礎不牢固,勢必影響到將來進一步地學習和生活,因此學生從小學階段就應該重視數學學科的學習工作。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小學數學現狀并不十分理想,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也有待提高。本文中筆者具體談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的方法。
一、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思維習慣還停留在幼兒階段,以形象直觀為主,喜歡游戲和動畫故事,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利用游戲和講故事等創設有效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時,教師先問學生:“同學們生活中你們有過購物的經驗嗎去商場購物需要用什么呢?”“在生活中我們需要用錢來買東西。”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森林里的小白兔購物的情境。“一天森林里的小白兔打算買1斤胡蘿卜,已知胡蘿卜的價格是5角元1斤,請問它帶的錢夠嗎?還剩多少錢?”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被有效調動起來,從而進入本節有關元角分的學習中去。
二、開展小組合作,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小學生經過幾年的數學學習后,積累了一定的數學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能夠接受較為復雜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組織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解決實際數學知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時,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后,筆者以為本節課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讓全班學生以四個人為一組自由組合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與組內其他學生進行討論交流以下幾個問題:1.一天小白兔兩兄弟一起外出尋找食物,它們一共找到了6只胡蘿卜。小白兔哥哥說:我要吃4只。小白兔弟弟不同意:我們要一樣多。你認為它們應該怎么分?每個人可以分到幾只胡蘿卜?2.第二天,小白兔兩兄弟又一起出去尋找食物,找了老半天,它們只找到了一根香蕉。應該怎么分呢?每只小白兔可以分到幾香蕉?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能計算出來嗎?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指導。雖然之前學生沒有接觸過分數的相關知識,但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不難得出問題的答案,只是遇到這類問題不知道如何用數學知識來表示,當同學實在解決不了時,教師趁機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分數的相關知識。通過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解決數學問題,不僅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布置課后作業,鞏固學生課堂所學
練習鞏固環節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一部分。為了檢查同學們的課堂學習效果,教師要抓好鞏固環節,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符合學生學習水平和接受難度的練習題目,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鞏固練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完“四則運算”的相關知識后,在課堂練習鞏固環節,為了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當堂練習:1.亞運村游泳館上午有89人在游泳,中午離開45人,下午又有52人進來,現在一共有多少人在游泳?2.某展覽館3天接待顧客1260人,照這樣計算,一周接待多少個顧客?3.小棗村修一段長30公里的公路,已知甲工程隊需要6天能夠修完全部里程,乙工程隊天每天修5公里。求甲工程隊每天能修多少公里的路程?乙工程隊幾天能夠修完全部道路?甲乙兩個工程隊一起需要幾天能夠修完全部道路?通過設置以上難度層層遞進的練習任務,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幫助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也加深了對四則運算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感受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鞏固了所學知識。
總之,鑒于數學學科在學生學習和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論是任課教師還是學生本人都應該重視數學的教學與學習工作。本文中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站在教師角度,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提出了開展有效教學的幾點方法。當然,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才干加.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 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03):113-114.
[2]張曉東.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探究[J].教育之戀,2019(0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