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目的:探討新生兒低血糖的相關危險因素及早期護理干預。方法:回顧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150例新生兒低血糖及正常新生兒150例臨床資料,分別為低血糖組及對照組,探討其危險因素,總結護理干預措施。結果:Logistic回歸分析,妊高癥、羊水糞染、早產兒、新生兒窒息、低體重兒、紅細胞增多癥是其危險因素。結論:導致新生兒低血糖危險因素較多,有效控制危險因素,早期護理干預,以此積極預防新生兒低血糖發生。
【關鍵詞】新生兒低血糖;危險因素;早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新生兒低血糖是新生兒時期常見代謝性疾病,正常足月兒發生率在1%~5%[1],早產兒或低體重兒發生率在15%~25%[2]。新生兒低血糖疾病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及發病原因等影響著臨床表現,如臉色蒼白、反應性差、異常神經系統疾病等[3-4]。若長時間血糖血糖控制不佳,或嚴重低血糖未及時糾正,甚至會造成永久性腦損傷,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影響新生兒的健康發育。因此早期發現、及早干預極其重要。由于大部分患兒無明顯典型性表現,給臨床診斷、治療帶來難度。因此明確新生兒低血糖危險因素,為臨床干預提供依據,旨在降低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確保新生兒生命安全。現本研究就分析新生兒低血糖的相關危險因素,并提出一定的干預措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150例新生兒低血糖及正常新生兒150例臨床資料,分別為低血糖組及對照組,伴不典型臨床表現,經輸注葡萄糖后各癥狀好轉;排除母體妊娠期糖尿病、缺氧缺血性腦病者。
1.2 調查方法
回顧分析兩組新生兒臨床資料,查閱病歷資料、溝通交流及相關檢查等,以此分析其危險因素。兩組新生兒均于生后3d內內采集足跟末梢血,檢測血糖濃度,低血糖:出生3d內血糖≤1.67mmol/L。
1.3 統計學方法
SPSS23.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數據。數值變量數據以()表示,采取t檢驗;無序分類數據以(%)表示,采取c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單因素分析
觀察組孕婦妊高癥、羊水糞染、早產兒、新生兒窒息、低體重兒、紅細胞增多癥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性別、分娩方式、巨大兒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多因素分析 妊高癥、羊水糞染、早產兒、新生兒窒息、低體重兒、紅細胞增多癥是其危險因素(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低血糖危險因素經Logistic回歸分析,妊高癥、羊水糞染、早產兒、新生兒窒息、低體重兒、紅細胞增多癥是其危險因素。當母體合并妊高癥后,子宮-胎盤血管阻力明顯提高,相應減少胎兒血供量,致胎兒慢性缺氧、生長速度緩慢,發生早產、能源物質儲備缺乏等;紅細胞增多癥者紅細胞生成量增加,促進葡萄糖無氧代謝及糖量消耗,誘發低血糖。同時新生兒窒息會增加缺氧狀態及糖消耗量,使儲備糖原快速衰竭,極易發生低血糖;或窒息、缺氧會暫時性增加血中胰島素含量的,誘發高胰島素血癥,增加血中葡萄糖利用率,使血糖降早產兒、低體重兒肝糖原儲備量明顯減少,出生后代謝能量增加,母體血糖供應中斷等,極易發生低血糖;或新生兒生長發育及能量代謝過程中,皮質醇及其他代謝激素共同發揮著協同作用,而早產兒激素分泌功能不足,影響皮質醇及代謝激素的平衡性,導致低血糖發生。
因此在新生兒低血糖早期護理干預中:(1)加強高危新生兒篩查:明確新生兒低血糖高危因素,對高危患兒進行必要血糖篩查;對已被確診為低血糖新生兒,應密切監測血糖水平;根據體格差異、風險程度,確定血糖監測時間及次數;一旦被確診為新生兒低血糖,需立即進行干預治療,立足于新生兒生理、代謝狀況,有效干預治療。因新生兒低血糖病情復雜,缺乏典型臨床表現,采用微量血糖儀監測血糖水平,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發生蒼白、發紺、呼吸暫停、大汗等特異性表現,及時有效處理。根據血糖水平及臨床表現,及時調整葡萄糖輸注量及輸注速度,使血糖水平維持在3.36~6.72mmol/L范圍內。停止補糖后,要24h持續監測血糖變化,以免造成病情反復。(2)盡快補充能量。新生兒娩出后,盡快給予母乳喂養,早期、有效吸吮,能夠增強新生兒交感腎上腺應激反應,促進兒茶酚胺含量的分泌,適當增加血糖水平。若無母乳,可相應喂養10%葡萄糖。
綜上所述,導致新生兒低血糖危險因素較多,有效控制危險因素,早期護理干預,加強新生兒血糖干預、病情觀察及防治感染,以此積極防治新生兒低血糖,提高新生兒安全性。
參考文獻
寶凌云,易欣,高瑾,等.運用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影響新生兒低血糖的危險因素[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6,44(3):286-289.
宋丹,梅花,張亞昱,等..新生兒低血糖相關危險因素分析研究[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7,40(11):989-992.
錢晨,楊愛君.73例新生兒低血糖癥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刊,2016,51(12):100-103.
廖柳華,林俊榮,盧莉敏.新生兒低血糖與早期神經發育遲緩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刊,2017,52(2):61-64.